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不能没有权力,但权力必须受到制约,要使权力受到制约,首先必须解决权力的来源问题。洛克认为,公共权力不是来自上帝和父权,而是来自于个人权力,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渡出自己的权力,因此,公共权力的目的在于个人利益和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公共利益,制约权力就在于使权力合乎这种目的和价值。在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权力都有可能被滥用,如何保证权力合乎公共利益,洛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2.
权力是人们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它也是控制支配他人,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语言和权力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一方面受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这种权力关系.语言帮助建构、维持或瓦解权力关系,而语篇则是行使权力和实现各种权力关系的一种空间.  相似文献   

3.
教师惩戒权作为微观权力,在运作时会由于价值误判和操作失当以及权力过度使用而导致学生权益受损。因此,有必要明确权力运作的正当规限,使权力运作实现合人性、合教育性、合道德性及合法性的多元价值统一。基于学生权利与自由意志优先的价值排序、行使权力的目的之善与结果之恶的价值悖论以及秩序与自由的价值冲突等方面的考量,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应注重以下方面:界定学生违纪行为必须准确,制定惩戒规则应尊重学生知情权,选择运用惩戒手段要适当,遵循惩戒程序正当性原则,准确把握惩戒的道德边界、法律边界,做到惩戒合情、合理、合法,从而实现身体规训之外在价值与精神成长之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高校领导者的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与自然性影响力构成,其作用包括权力性影响力作用和自然性力作用。在权力影响力的产生中,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职位以及行使权力的能力。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产生需要高校领导者内外双修,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吸引力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吸引力就是道德所具有的使人们趋之若鹜、乐于为善的力量,它源自于道德的合需要性:合乎社会、时代的需要;合乎人们解释世界、解释生活的需要;合乎个体追求幸福的需要.据此,我们必须从道德知识、道德教育形式以及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道德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关系是由多重权力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所形成的权力关系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广延性、综合性、坚韧性、目的性、有效性、潜在性、服务性、责任性和对称与非对称性。权力关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运行权力必须遵循权力伦理和权力道德。比之一般伦理道德,权力道德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内容的政治性、本质的责任性、形式的公权性、功能的示范性和角色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后发展实践中,优化配置权力资源,保证权力合理化运行,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权力监督之必然性:权力监督是权力本质属性的料学反映,是权力主体和行使权力主体相对分离的深刻体现,是权力运行成败得失的理性总结,是反官僚主义和惩治腐败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精辟论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权力监督之必然性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努力探索权力监督机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长期形成的"权力"意识根深蒂固,我国监督权力行使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行政审批权在取消或下放行使中存在许多违规操作的问题,阻碍了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大行政审批权下放行使的监管力度。通过明确审批监管机构职责和责任,强化依法规范行使权力的监督,完善监管法律和制度,提高审批监管人员法律和技术素养,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真正起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董事会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与州、所在社区及校内的教职、非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保持权力均衡发展。探讨美国社区学院董事会拥有和行使权力的情况,为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社区学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行政领导干部既是行政命令和组织秩序的执行者、维护者,又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准绳的价值负荷者,是具有自由裁量权的责任行政者。行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来源于权力的委托关系、权力行使的道德基础和自由裁量权。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必须承担法律的、组织的、公众的责任。责任重在落实,其行政责任的贯彻落实是以"依法"、"公平"、"正义"等基本内容为核心,以建立负责任的政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11.
权力是行为者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能力.在任何政治秩序中,权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秩序的变更,是由于该国际体系的现存统治方式与权力的重新分配之间发生了断裂.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就必然导致世界秩序的变革.而世界秩序的和平变革,必须在权力和道德两者之间寻求艰难的妥协.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权能的重要表现,是构成及维持人类社会功能的权能模式,道德的权能可以说是文明秩序的骨干,"道"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具有整体自反的特性,使自己不断重造再生而为万物生生不息的创化之元或泉源,"道"有超越性及内在性的特质,其内在性特质又称"德","道"与"德"在权能基础上本质是相同的,"道"是"德","德"是"道";原创字"道"字的原本语义内容是道的人的图腾物体,"德"字的古意也隐含于"道"字的形符,以直立的姿态行走的权能及能力为重点;"德"是持久正直的活动或行动的善德或超卓,人类虽有能力达成,但要实现正当或真实的人性,仍须靠努力;从广阔的角度考虑,中国哲学传统或是我们开展研究事业的最佳位置,要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先正确认识太古时期的语义学中的古代逻辑及文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和谐状态一直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标,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莫不以此为标准,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和谐构想。但是,公共权力本身具有的特性,使得权力的腐败成为可能,而权力如果失去制约、监督。就会使腐败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权力腐败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用制度的力量规制权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论民主与法治社会中的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谈论德治 ,应当注意它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以及限度等方面的意涵。在民主社会 ,“德治”首先意味着对于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官员的道德教育 ,其次意味着政府经公民授权对社会的道德教育。“德治”应当依法进行 ,不能突破法治的原则和规范 ,并应当注意自身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职权法定”原则最初是一项行政法原则,但根据依法治国的法治要求,“职权法定”原则应当包括“职权宪定”的要求,所以,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都适用“职权法定”原则.依据“职权宪定”和“职权法定”的法治原则要求,全国人大也不得随意越权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可以行使的包括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律解释和宪法解释的职权.鉴于“司法职权”的概念已经成为法治实践中的政策熟语,但却没有在宪法文本中明确加以体现,根据“职权法定”原则,应当及早通过宪法修改的方式将“司法”、“司法机关”和“司法职权”的概念写入宪法,以确保“职权宪定”原则得到彻底的遵循.  相似文献   

16.
论个体的道德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的道德动力应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提出 ,并从内在道德动力、外在道德动力以及内外道德动力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由物质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构成 ,个体的外在道德动力由外在激励力和外在惩罚力构成。实现外在道德动力和内在道德动力量与质的整合 ,才能不断增强个体的道德动力 ,造就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17.
权力腐败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在探索权力制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找出法德同构制约权力的政治学依据,提出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体系、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三方面构建权力制约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论题迄未进入中国法学的主要研究视野,这同中国的旧有传统和学术方式颇有关联。西方自希腊以降,一直以权力论题为学术和实践的双重主旋之律,权力界说驳杂而富足:有罗马人的"能力说",霍布斯的"因果关系说",韦伯的"可能说",伯特兰·罗素的"结果说",萨托利的"力量说",还有迪韦尔热的"影响说"。考察古今权力现象和权力界说,权力实际是一种具有支配性力量的社会资源。权力能为人们带来好处,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对社会主体和其他资源发生影响;权力体现主体之间和资源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以直接强制性为后盾。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它能充分显现正面价值;在落后昏暗的制度下,它会弊病丛生甚至肆意为虐。人注定要过社会生活的本性使人们无法与权力脱离关系,人在多数时候都处于权力的网络之中和权力的支配之下。权力握于谁手,意味着他与相关的人和组织形成什么样的连带关系,意味着什么人可以获取何种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9.
汉斯·摩根索的政治哲学是其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理论。其中,人性、权力与道德是其政治哲学的三个支柱。在摩根索看来,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权力争夺是国际社会生活中一个恒常现象,而这种权力斗争又必须置于一定的道德框架之内。人性、权力与道德三者的统一是对国际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问题的哲学回答。  相似文献   

20.
文学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当一个世界不复存在的时候,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结识不复存在的世界,在人的想象中,它能引起共鸣。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提示我们自我意识的存在,还可以彰显一种道德的力量,所以读书也有这样一种诠释自我意识的力量。一部文学作品应该立足现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但是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必定都有未来,都有梦想。文学给人们带来力量,文学会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作家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对语言的贡献,没有语言,就没有那份新的体验、新的力量和那份细腻,不可能带来更为真实的表达。文学的方法可能是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或者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文学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类的语言不会消亡,因此文学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