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问题凸显。河南省作为农村人口占主体的省份,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意义重大。从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成本的角度,分析制约其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提出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信心;针对农村居民的需求特征,开发适合其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预期的消费成本等具体举措,对刺激河南省农村的消费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三:消费、投资和出口,相互联动,归根到底落脚在消费。长期来侧重投资,也关注出口,对消费相对地着力不够,导致一系列矛盾,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也越来越低。实行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的内含之一是适当控制投资,并扩大消费需求。这要有诸多对策,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永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市农村居民在收入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据农村住户4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4374元。比上年增加576元,增长15.2%。这表明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从消费对象、消费区域、消费商品等方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这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本文借助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等资料,测算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状况,讨论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寻找消费热点 拉动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汉青 《南都学坛》2001,21(2):70-74
买方市场的形成 ,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另一方面也严重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正确分析我国当前购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子女教育、旅游等消费热点 ,采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供给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消费信贷等措施 ,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和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本研究利用近年来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资料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系统地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了解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靠3亿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升级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会越来越困难,而9亿多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是持久的和不可估量的.启动农村市场,已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项长期方针.启动农村市场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政府、工商业和农民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有效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完善市场体系,增加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9.
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消费升级必然拉动经济增长。但消费升级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必须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引导消费升级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历史回顾,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消费升级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若干可以采取的调控措施,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从而拉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验安徽省19952011年政府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不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比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大;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都具有负向冲击作用;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也都有正向的冲击作用,但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民福利视角对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消费不足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对农村消费问题研究长期缺乏福利理论视角。事实上,农村消费与农民的基本福利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农民福利的制度考察和现实分析,尝试开启透视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新视角,而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家在农村只承担最低限度的福利责任,结果导致农民福利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调整政策取向,从农村生产福利、保障福利、生活福利和科技福利着手,改变制度的不足与缺陷,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农民的福利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才能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以消费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构建节约型社会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空喊口号,这其中包含着一个非常朴素而实用的经济学原理:以消费的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适度增长包括合理消费率的形成和消费结构的不断提升两方面。适度的消费增长,通过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提升产业结构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文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来对上述论点作出论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中国的信息消费政策聚焦于促进信息消费增长,而忽视了不同群体之间信息消费不平等程度的改善。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福利效应测度模型,运用1993—201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数据,从增长与平等双重视阈测算并比较全国和地区层面信息消费增长与信息消费平等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1)信息消费增长与信息消费平等均具有显著的福利效应。在合理的参数取值下,扩大消费信息规模相当于每年补贴农村居民16.21%~285.23%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而实现信息消费的绝对平等也相当于每年补贴农村居民7.83%~294.02%的消费产品或服务;(2)缩小数字鸿沟是提升农村居民福利不容忽视的新视阈。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消费平等的福利效应在可能的参数取值范围内超过信息消费增长的福利效应,代表性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长的福利效应仅为信息消费平等的福利效应的1/3;(3)信息消费增长与信息消费平等的福利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在“互联网+”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信息消费政策应对增长与平等比量齐观,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以实现中国农民居民信息消费的充分发展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弹性等方面比较分析湖南省与全国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全国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二者的消费需求项目的侧重点基本一致,基本需求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而较高层次的需求项目还处于较低水平。湖南农村家庭的消费更受到了其收入增长水平缓慢的制约。建议开辟农村家庭创收渠道、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各项保障制度等以优化湖南省农村家庭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特点、预测农村居民未来消费结构,对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点,并对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用于基本生存消费比重普遍下降,而用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持续上升,但用于生活性消费的份额比较低,而用于储蓄、生产性投资的份额比较高。在未来五年里,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已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到注重质量提高上来。食品、服装、家用电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将有望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6.
实践表明 ,居民消费需求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以来 ,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偏低 ,对我国经济增长缺乏需求拉动 ;必须把适当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在保持投资适当增长的同时 ,促使消费需求增长快于投资增长 ,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要采取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各项政策措施 ,刺激居民消费、鼓励居民消费、增加居民消费 ,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