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最近就民族形成问题,正逐步展开一场深入讨论。这次讨论,实际上是1954年和1962年两次关于民族形成基本理论的探讨与争论的一个继续。所不同的是,前两次争论的中心问题主要在于解决资本主义以前是否存在民族,即封建社会或更早的时代里,有没有“古代民族”这种早于“现代民族”的人们共同体。而这次争论的中心,则主要是在阶级出现以前的原始社会中是否已经形成了最初的民族,即古代社会中民族形成的上限,是在奴隶制国家出现之时,还是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时代?是在野蛮时代还是在蒙昧时代? 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这次讨论不论在探讨民族形成的具体时代条件和由此所涉及到的许多基本的民族理论问题等方面,要比1954年和1962年的两次讨论更广泛,更深入了一步。特别是经过了民族与阶级问题的讨论之后,再进一步探讨民族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就使这次讨论一开始便接触到民族起源与形成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比如在最初时代里型铸民族的基本前提究竟是什么?民族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同阶级与国家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等等。在探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神话研究触及面广,开掘度深。注意到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特点,使神话研究突破了民间文学界限,成为一种综合性研究。以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为基点对其神话进行探讨。主要包含其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和感情趋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感性领悟和感情体验居于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民族理论?民族理论就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学说。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以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一定的民族中生活,包括现代工人阶级也是如此。正如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的:“工人阶级如果不是‘在民族范围内构成起来’,如果不是‘民族的’(‘虽然这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就不能巩固、成长和形成”。①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既有经济基础,也有上层建筑方面,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问题。对于民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我国学术界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论战,大体上说,过去二十八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从1954年到1962第一阶段,1962年到1982年(包括中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为第二阶段。现在还处在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论战的重点是:资本主义以前究竟有没有民族?第二阶段的重点转移到民族究竟是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哪个时代形成,也就是说,民族形成的上限应该划在何时?这就比第一阶段的重点前进了一步,深入了一步。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看,由部落发展成为民族以后,民族内部仍然保存着氏族、胞族、部落等社会组织,而且这些组织还保持着他们原有的独立性。在原始社会里,民族与氏族制度同时并存,两者之间并无矛盾。恩格斯所说的“蒙昧民族”就是在“蒙昧时代”形成的民族,“野蛮民族”就是在“野蛮时代”形成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两年多以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漫长的原始社会,就象浩瀚的宇宙一样,我们已知的领域实在是有限的,而等待我们去开拓的天地,却是无比广阔的。回顾一下,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于原始社会,可以说还茫然无知。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前人的不断探索和发现,在这方面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原始游群的生活,血缘家庭的内  相似文献   

6.
文字发展阶段和方向 世界各民族的文字在最初阶段多是象形、指事、会意的。因而,从造字的那天起,文字就与语音产生了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才促进了文字一步一步地朝着表示语音的方向发展。即:文字产生于象形阶段(包括指事和会意),经过形音阶段(以形为主)、音形阶段(以音为主)。最终走向表音阶段。可以说,世界各民族文字的发展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远古社会即原始社会,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初期的必经阶段,也是以后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最早基础。 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其先民在远古时代就劳动生息在青藏高原上。远古人类在西藏定居的时间,据考古研究推断,目前至少可追溯到五万年以前。西藏解放后,先后在申扎、日土、普兰、定日等县发现的旧石器中晚期遗存,便是这些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青年社科基金会资助、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穆赤·云登嘉措主编的《青海少数民族》一书,最近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青海自古是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很早以前就有羌、鲜卑、氐、党项等与各兄弟民族有渊源关系的古老民族在此活动,从而使青海从历史上就成为各民族冲突、交融的历史大舞台和各民族文化形成的渊薮。就整体而言,青海的少数民族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藏族、回族、蒙古族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仅青海各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使青海有些民族与其母体相比较还呈现出一些特点。本书研究总结了这些特点,不仅有助于整体民族的研究,同时还勾勒出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的方方面面,为其他学科和其他地区的民族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秦汉文化史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物质文明著称于世,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源流深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不但善于创造,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特有经济、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的先进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阻塞,各部落、民族之间囿于一个狭窄的天地,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缓慢,规模很小,这样就使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多源的特点。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随着“邦畿千里”的夏、商、周三代统一王朝的建立,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和交通的日渐发达,各民族间经济交流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居住的土著居民包括那乃、乌利奇、尼大赫、涅基达尔、乌德盖、奥罗奇、埃文基等民族。他们的传统信仰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么原始社会的宗教是怎么产生的呢?那时候,原始森林中和海上狩猎、捕鱼、养鹿和采集都保障不了人们稳定的生活。在原始社会中,  相似文献   

11.
白族对鱼和海螺的原始崇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即原始社会里,曾产生过原始宗教。世界上的各个民族,虽有发展的快慢先后的差别,但凡经过原始社会阶段的,都会留下这种宗教的遗迹。只是发展程度高、文明较早的民族就少一些,反之就多一些。 白族自古以来就居住于云南的苍洱地区。由于这里交通较为便利,环境气候较适于农、渔、副等业的生产,加上接受汉文化的时间早、影响深,故白族社会发展快,文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青海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抓手,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积累了丰富的创建经验,为我国民族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先进区的创建也面临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突出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建设,突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突出民生建设这个永恒的任务,切实保障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积极争取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突出管理服务职能,切实做好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人类的原始社会史研究简况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了这一人类最初的历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起源及原始状况,才能为研究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原始社会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所以目前学者一般是从民族民俗学——即恩格斯所说的“社会的化石”、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籍中的神话、传说等间接和直接方面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较早的有瑞典  相似文献   

14.
柳杨 《理论界》2002,(4):40-41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深刻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一个半世纪以来,不仅仅文学艺术的发展与进步证明着  相似文献   

15.
<正> 恩格斯的民族形成理论非常丰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宗宝贵遗产,本文仅阐明他关于民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发展而来的理论,供大家进一步论述。 (一) 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民族、民族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当然包括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先秦史原始社会人际关系是否平等一种意见认为,现有充分材料证明,原始社会人与人关系是不平等的.第一,原始艺术的广泛发现,说明至少在四万六千年前,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产品剩余,一部分人脱离了生产活动。第二,考古发现表明,远在一百七十五万年前的猿人阶段,就存在广泛的食人习俗。毫无疑问,食人者和被人食者是不可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对马克思晚年原始社会问题研究的继续,其研究深刻地批判了机会主义错误的民族和国家理论。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阐释了民族同阶级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部经典。  相似文献   

18.
探讨西藏节日,必然涉及藏族宗教、历法文化乃至历史发展等许多问题,然而,就一篇短文而论,只能聊挂几笔。 (一) 处于远古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在无法抗御生老病死的痛苦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时,在不能解释日月星辰、雷电雨雪及梦境幻觉的变化时,便视为神魅在作怪,于是便对大自然产生祈祷、祭祀、崇拜和信仰,一切宗教本源于此。同时,这些朦胧意识下的宗教活动本身就孕育着一个民族的节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至今还不同程度的保存着丰富而神秘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宗教的发端,当今风行世界的文明宗教,其源泉皆可追溯至原始时代人类的宗教信仰。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对于正确阐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中国少数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古朴神奇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社会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在原始人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