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1986年第10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研究了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的科学活动和科学组织活动问题.历史学部的院士秘书С.Л.齐赫文斯基院士说,现在,在历史学部7个研究所(苏联史研究所、通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军事史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斯拉夫和巴尔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杂志1989年第1期报道,为表彰Б.А.雷巴科夫院士对发展苏联历史科学的贡献和诞辰8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88年6月2日发布命令,授予他各族人民友谊勋章一枚。雷巴科夫生于1908年。他是苏联杰出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科学组织者,历任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联史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部院士秘书等职。他撰写的《古罗斯手  相似文献   

3.
简讯八则     
据苏联《苏联民族学》杂志1990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苏联国家奖金两次获得者Ю.В.勃罗姆列依于1990年6月4日逝世,终年69岁。勃罗姆列依历任民族进程研究跨部门委员会主任、苏联科学院科学出版委员会社会科学分会主任、国际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联合会副会长、苏联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委员会委员、世界科学工作者组织执行委员会委员等60多个职务。荣获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及多枚奖章。(应)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7期报道,去年10月苏联和罗马尼亚两国学者在莫斯科举行了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欧洲社会主义各国(1945—1980)文学的发展”为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根据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研究所同罗马尼亚科学院G.克林内斯库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所协作课题《文学和艺术对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贡献》而召开的。上一次讨论会是1979年在罗马巴亚举行的,议题是“在欧洲社会主义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分期问题”。苏联科学院院士、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90年第8期报道,1988年11月15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通过了《关于把苏联科学院、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的研究和平与裁军问题的学术委员会改建为苏联科学院和平研究所的决定》。1990年5月,苏联历史学博士A.K.基斯洛夫教授当选为该所的所长。基斯洛夫所长认为,把研究和平和裁军问题的委员会改建为苏联科学院和平研究所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学术委员会结构不定形,已经不符合当今快速变化的、几乎每天都会提出新问题的时代要求。2、从安排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10期报道,由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化史科学委员会莎士比亚学会和文化部全苏艺术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全苏莎学研究会,于1982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来自全国不少城市的莎学学者和戏剧活动家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当代美国中国学”学术理论讨论会于1983年12月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行。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B. A.克里夫佐夫致开幕词。И. H.科尔库诺夫做了题为《美国中国学家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经济问题(七十——八十  相似文献   

8.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8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于1988年3月24日召开了纪念伟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研究所所长库兹涅佐夫通讯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高尔基建议创建的、后来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决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纪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苏联高教部、俄罗斯联邦高教部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机构于1983年5月在列宁格勒组织召开了题为“社会主义再生产集约化规律性”的全苏科学会议。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和各专业科研所、高等院校的学者以及各政府  相似文献   

10.
据原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91年第6期报道,阿拉木图市哈萨克科学院维吾尔学研究所于1991年6月3—5日召开了维吾尔学讨论会。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阿拉木图、塔什干等以及美、德、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哈萨克科学院副院长、院士Ж.М.阿布季尔金主持,维吾尔学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Г.С.萨德瓦卡索夫作了题为“哈萨克科学院社会学系统中的维吾尔学:现状、问题与前景”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苏联学者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苏联《远东问题》杂志编辑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经济学室共同举办了一次园桌会议,讨论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关的问题,参加讨论的有远东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及学院的学者,兹将会上发言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85年初举行了第16届"中国国家与社会"科学讨论会,3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和简报.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部负责人勒·波·捷柳辛说,苏联学者在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3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通史研究所和“史学史”科学委员会于1983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全苏历史编纂学大会。会议专门讨论了西欧和美洲国家史学发展中的马列主义影响问题。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所的学者。“史学史”科学委员会主席M.B.涅奇金娜和通史研究所所长乌达利佐娃在大会上致了开幕词。在全体大会上,巴加图里在“马克思揭示了唯物主义史观”的报告中指出了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远东问题》1987年第3期报道,1987年2月3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联中国学家协会理事会会议。会上,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M.季塔连科作了“关于以苏共二十七大和苏共中央一月(1987年)全会精神改革苏联的中国学”的报告。协会副主席、历史博士Ю.М.加列诺维奇作了“关于协会理事会1985—1986年度工作总结和1987—1988年工作计划建议”的报告。报告指出,苏共二十七大决议要求苏联中国学家为苏中人民友谊作多方面的工作,为发展苏中友谊,为巩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协会应当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必须特别注意研究这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1977年第3期报道,最近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举行会议,讨论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和技术史研究所的工作问题.苏联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罗夫院士,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格维希安尼,格拉西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7年第2期报道,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和全苏中国学协会为纪念杰出的中国革命家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于1986年10月13—14日举行国际学术会议.会上,苏联科学院院士C.齐赫文斯基作了题为《孙中山——伟大的中国革命家、民主  相似文献   

17.
苏联《真理报》2月24日报道,苏共中央讨论了关于提高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研究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问题中的作用的问题,并且通过了一项决议。决议在肯定经济研究所成绩的同时,着重指出了该所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缺点。研究所实际上并未成为国内经济科学的主导中心,没有对整个经济科学战线和经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国际生活》1986年第8期报道,第二次苏联非洲科学政治大会于1986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与会者围绕争取和平、合作与社会进步的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来自非洲30多个国家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学者与苏联和其他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古巴的代表出席了大会.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葛罗米柯作了题为《苏联和非洲各国争取和平、合作与社会进步的斗争》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简讯四则     
据《苏联科学院院报(文学和语言类)》1989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教育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罗季奥诺维奇·谢尔比纳于1989年1月24日逝世。B.P.谢尔比纳生于1908年6月24日1929年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师范学院文学系,并以一个普通教师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生涯。1940年被接受为苏联作协成员。曾任《真理报》、《消息报》和《十月》、《新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此文系苏联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研究所所长O.T.博戈莫洛夫院士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及其前景和困难等问题答《科学与宗教》杂志记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