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本土化管理案例建设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然后探讨了本土化管理案例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继而提出了本土化管理案例建设应完成的内容,最后分析了本土化管理案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总结、研究中国本土化企业管理的实践与经验,使本土化走上世界,成为世界案例,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要把握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00家企业和100所高校案例样本25年跟踪研究,提出了转型国家管理本土化概念,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各阶段的管理思想、体制和经济增长特点,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管理中国化的相辅相承关系,以及加速管理中国化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转型期中国管理变革的模型。本文采用了"管理思想—经济体制—管理形态"理论框架,对转型期25年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转型期管理变革模型与其他国家的区别。转型初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管理思想还不成熟,主要依靠从西方引进案例开始,由此导致许多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问题。管理兴企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加强了转型中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实践研究,带动了转型近期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提升。第二个问题,中国崛起需要管理中国化。管理中国化是中国转型期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方法,它包括管理经验化、本土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中国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理论",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管理科学、管理教育存在的难题,为实现管理中国化找到了新方法。第三个问题,中国管理本土化与国际合作问题。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一个典型范例,除国内需要深化研究外,近期主要是加快案例国际化的步伐,开展与发达国家学术交流活动,与转型期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中国本土化案例库资源共享。本文作者欢迎全世界的管理学者、企业界和政府机构加强与中国管理界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大的本土化案例库网站近日已建成。本网站是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近15年研究成果和26年本土化案例研究基础上建成。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高校和政府。全库有特大型案例100个,实证案例1200个,教学案例800个,研究类案例1000个。  相似文献   

7.
●国家案例库项目图书成果●推动管理本土化案例实验室建设●加快管理教育本土化步伐●提高高校管理教育科研与教学水平●促进管理类学生就业率●提升管理学院和图书馆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本文分析阐述了学科导航建设中蕴涵的知识管理思想与理念,并提出在学科导航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知识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学科导航发展的几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熊建萍 《科学咨询》2006,(19):42-43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本文分析阐述了学科导航建设中蕴涵的知识管理思想与理念,并提出在学科导航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知识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学科导航发展的几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胜利油田外拓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海外项目逐渐增多,在这种新形势下,对海外项目实施本土化管理成为了一种新型有效地管理方式。笔者在本文申就新形势下如何对海外项目实施本土化管理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水利工程在造价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在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及工;竣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控制。就水利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合作以领会理论知识并会应用的教学方式,主要的教学环节包括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以及案例报告等几个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逐渐的应用起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分析物流管理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牲,论述案例教学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管理科学文摘》2006,(6):42-43
由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承担的"中国企业与高校本土化案例资源库组建工程"是我们管理方面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我想这个课题的实施,一方面,对我们国家企业管理经验的提炼,对管理科学的促进,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敬勤  刘静 《管理学报》2014,(6):788-792,818
综合各学科关于"情境"的文献研究,概括了管理研究领域"情境"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对12篇高质量国内外案例研究论文的分析,探讨并分析了情境的双重属性(构念属性和环境属性)在案例研究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效果。最后结合案例研究范文,从"情境化范畴"与"情境化构念"2个侧面阐述了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案例研究的可能途径,并尝试给出提高本土化案例研究质量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民航贵州空管分局气象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工作的探索,提出在体系建设工作中应该着重关注体系运行的动态管理、风险管理、安全检查、案例分析、安全沟通这几方面问题,以及为了做好体系建设工作还应加强的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7.
案例库建设落后是制约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原因。建设高质量的案例库,应该构建合理的工作团队,遵循科学的工作流程。案例库建设团队应该由第一线教师、研究生、管理实践者、教育专家、案例库维护人员和案例推广人员等组成。案例库建设流程包括总体规划、收集素材、撰写案例、维护开发和总结反馈等五个阶段及十五个具体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对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运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越来越大,简要分析案例分析法的发展后,重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教学中的作用、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人力资源教师的授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禤培浩 《经营管理者》2013,(13):76+74-76
本文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基本关系分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以及以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及相关问题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我国广东省肇庆市实际情况,对其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社会建设的强化以及社会管理的创新在共同促进新时期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