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圣像破坏运动的研究,西方学者已作了大量工作,但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圣像破坏运动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这场运动以皇帝利奥三世(717-741)于公元726年夏季颁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公元843年幼帝米哈伊尔三世(842-867)统治时期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毁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在此期间,圣像破坏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从726至812年为第一阶段,其间,利奥三世发起的圣像破坏运动引发了波及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的有关如何对待圣像的争论。公元730年,利…  相似文献   

2.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以菱格画最为著名。菱格画题材多源自宗教,其画面元素亦常与宗教教义联系。菱格画的独特形式在克孜尔地区繁荣,除宗教因素外,也应与该地区偏爱菱形格的传统有关。菱形格在其他地区也被广泛运用,并有较丰富的遗存。菱形构图画面,其突出优势之一是利于石窟壁画的大面积绘制,以满足宗教传播需要。克孜尔石窟菱格画独特面貌的形成,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圣像画进入国人视野。在强大且顽固的心理图式影响下,国人难以接受耶稣受难像,却与圣母像保持亲近,甚至一度将之混同为观音。面对此情,奉行适应性传教策略的耶稣会士唯有做出妥协,暂弃耶稣受难题材,选择圣母像,以期为未来国人接受天主教文化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4.
东正教在今日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日俄罗斯,风糜全国的宗教热已成为引起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当你踏上俄罗斯大地时,你立刻会感觉到,东正教经过前苏联70多年的压制封锁之后,现在又回来了。在首都莫斯科,重新修整的教堂到处可见,那出入教堂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教堂内秉烛祈祷的男女老幼,令你吃惊不已。在大街上、地铁站、广场、商店,出售圣经、圣像、圣画、宗教艺术品的摊床比比皆是,使你眼花缭乱,牧师的布道声时时入耳,使你感到无处不在宗教的笼罩之下。东正教在今日俄罗斯,不仅已深入广大居民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教育领域,而且在一步步走上政治舞台。可以预测,东正教在未来的俄罗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一幅日本私人收藏的中国元代绢画引起了摩尼教学界的关注,该画被日本学者名为"摩尼降诞图"。本文在诸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图像与相关文献记载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此画所据之主要文本更有可能是《老子化胡经》,而非唐以后流传于中原的摩尼降诞故事。该画包含了复杂的宗教文化元素,应是一幅融合了宋元时期道教、明教等多种宗教及本土文化因子的民间绘画。  相似文献   

6.
高雅的画廊与市场的经营我们参观的“特里季亚科夫”美术馆 ,位于克里姆林宫以南、莫斯科河南区一条幽静的拉夫鲁申巷内 ,是一座外形很像童话故事中的俄式阁楼。正面装饰着莫斯科市的旧城徽 ,绘有一个神奇的勇士正在用利剑刺杀一条毒蛇。美术馆是莫斯科富商巴威尔·特里季亚科夫 1 856年创建 ,是 1 892年赠送给莫斯科的一份厚礼。我们在馆内驻足观看 ,几十个展厅里收藏了 6万多件十一二世纪的艺术品 ,主要是圣像画、雕塑、线条画。其中拥有一件举世无双的 1 2世纪拜占庭艺术品———弗拉基米尔圣母圣画像 ,可以说是价值连城。馆藏还有代表俄…  相似文献   

7.
著名美国纳西族研究学者洛克收集到的一幅纳西族桑尼巫师在举行巫术仪式时所用的卷轴画表明,桑尼巫师不同于东巴的神祇信仰,他们的神灵观念中具有较突出的本土特点。此外,纳西族本土神祇和外来神祇在纳西巫师神灵观念中的整合现象,从这幅画中所反映的集桑尼主要守护神、东巴教神祇和祖师、东巴教中的“风鬼”、占卜女神以及与古羌人有关的姜子牙、道教城隍神等于一体的特点中较明显地凸显出来,即诸种宗教观念在纳西族民间巫师信仰中得以整合,外来宗教对于纳西族本土宗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从宗教要素中的"神圣之物"角度看,"神圣之物"是宗教信仰以及宗教行为的根本所在,这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一个重点;从宗教要素中的"信徒"角度看,"信徒"是一种宗教存在和延续的现实基础,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中,人的因素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因素;从宗教要素中的"修行"角度看,信徒的宗教修行是一种宗教实践活动,也是宗教实现存续的途径之一;从宗教要素中的"仪规"角度看,宗教仪规是宗教的一种制度模式、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是宗教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列维纳斯和马里翁都企图重构西方哲学,但是二者采取了不同的道路.马里翁思想在许多地方都体现着列维纳斯的影响,后者对"脸"的确定是马里翁现象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提之一.所不同的是,在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上,马里翁认为这张"脸"还是成问题的,它还必须被彻底化为一个"圣像",二者的差异主要不是各自发出什么样的呼唤,而是所引起的效果:接受到脸之呼唤的"我"是受格的,而领会圣像之呼唤的"我"是与格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无神论、宗教反实在论和宗教批判实在论三个哲学视角论述了宗教哲学中的语言观。无神论否定宗教语言 ,认为它是一种颠倒的日常语言。宗教反实在论则从人的自律角度出发 ,认为宗教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 ,可以用于维持和继承传统的价值观。宗教批判实在论肯定核心的宗教语言具有指称性 ,宗教语言实际上是基于人类对实体的回应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