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已出版的中华民国史通论著作鲜有对中华民国的总体性评价。历史向中华民国提出了两重任务:推翻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度;废除专制政治,实现民主政治。中华民国虽终止了君主制度,但没有实现民主政治,长达38年的历史仍是一个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并没有扎根,传统的专制政治思想观念在中国社会中仍然极其牢固,启蒙运动存在局限。专制政治使中华民国三次错过了推进社会近代化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依附权贵、参政从政是我国历史上士阶层的共同特征和毕生追求。墨子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稍后于孔子的士的大师 ,由其“贱民”的出身所决定 ,其参政意识另具特色 ,具有庶民性、献身性、革命性、竞争性和理论的系统性五大特征。但受时代和士阶层圈子的局限 ,其政治主张明显带有空想性和偏激性。  相似文献   

3.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 ,“士”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 ,与当时列国的纷争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他们自我的觉醒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自信的结果。“士”的觉醒 ,主要表现在 :1、极力宣扬“士”阶层在社会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化统治者对于“士”阶层的重视 ;2、努力争取“士”阶层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3、争取个体的人格独立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时期,民主与专制在政治实践中呈现一种离合态势,近代中国为民主与专制提供了同时存在的空间,特殊的历史环境为专制政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专制政治的选择又最终导致国民政府失去了政权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平王东迁,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士阶层悄然兴起。各国诸候在争霸或自保中都急需招揽人才,士阶层也正在积极寻求参政机会,双方结合是必然趋势,如何结合是时代重大课题。孔子站在士阶层立场上设计的君主选官方式、士阶层谋官途径和为官原则,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在中国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士”与“士大夫”“知识分子”一词,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但知识阶层的存在却源远流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这个知识阶层一般被称为“士”.顾颉刚先生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认为,“士”最初是武士,其身分相当于低级的贵族,它有统驭平民百姓的权利,也有保卫国家社稷的义务.商、周时代文献中提到的“士”或“庶士”,大体是指知书达理的贵族或执掌各种事务的中下层官吏.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动,“士”逐渐转化为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士阶层”在历史变迁中传承下来的精神内涵——“士人风骨”以及“士阶层”与江南园林之间的渊源.通过分析“士阶层”的精神内涵对于江南园林植物造景方式的具体影响,研究与士人有关的江南园林在植物造景方面的独到处理手法.与现代的居住区环境造景手法相对应,并且分析了历史建筑环境修复案例,阐明了“士人风骨”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文化性格王泽民春秋时代,中国古代第一批知识分子群体即士阶层兴起和形成了。知识阶层的兴起和形成,不仅直接地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而且其独特的社会性格还深远地影响着中国雅文化发展的面貌与倾向。一、春秋之社会变化春秋时代是一...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新派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阶层弱点、社会地位与功能的思考,不仅改变了自我阶层认知,也在重塑着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形象,他们主动参与甚至推动了自身阶层的边缘化。瞿秋白的思想证明了这一点。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瞿秋白思索了士阶层没落的多种原因;剖析了"士"、过渡时期的"文人"、新兴知识分子三类知识分子形象,对他们的特点、社会角色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他还将知识与劳动的关系进行了颠覆性的排序。瞿秋白的知识分子观和知识观传播开去,从理性上、理论上推动了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自我论证与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道德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天、士和民的道德。孟子认为,作为道德本体的天赋予了士阶层以道德德性,而士阶层的道德又主宰着民的道德。君可以看作士阶层的代表。天、君、民三层道德的贯通关键在于天心、君心、民心的一贯相连。由心到天,须经过尽心,知性,再晓于天,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境界中便有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通过"陈彭案"的研究,从而探讨该案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自我认同感的动员与整合过程,并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群体自我认同感得以整合和重构的因素,认为与五四情结、陈独秀个人声望、国民政府独裁和民族危机深重有关;最后认为抗战是知识分子的趋同走向。  相似文献   

12.
"道义担当精神"这一共同特质使西方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和儒家士大夫可以联系起来考察。道尊于势,道统高于政统。士志于道,儒家知识分子代表人民,不断批判、抗议现实的政治权威,缓和了君主与人民的对立和冲突,对传统政治结构起到了稳定作用,形成中国的开明专制。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表现为这两种政治主体的协调和冲突的循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诸子百家之不同,不在于是否主张专制,因为他们都是肯定专制的专制主义论者;也不在于主张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应该专制,因为他们都认为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应该的,他们都是永恒的超历史的专制主义论者。他们的不同只在于主张怎样的专制:是王道的、开明的、仁慈的专制主义,还是霸道的、野蛮的、邪恶的专制主义?因此,中国专制主义便可以归结为两大混合类型:以孔子和儒家为代表的“永恒且开明专制主义”与以韩非和法家为代表的“永恒且邪恶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知识分子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强化 ,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重新进行了确定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 ,进而对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政治地位进行准确定位 ,以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 ,发挥知识分子在国家各项建设中的作用 ,更好地坚持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启蒙知识分子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逐渐取代中世纪教士成为思想领袖。由于启蒙知识分子形成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所以启蒙知识分子被看作是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诞生。知识与权力的同构关系赋予启蒙知识分子以革命领导者、民众教育者、国家政权实施者的角色。然而,启蒙的权力也是有其限度的,主要表现为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二元结构和启蒙知识分子的有限的启蒙。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后半叶,乔治三世通过强化君主权力、建立“国王之友”内阁,从而确立起个人专制统治.这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在英国遭遇到各界的质疑和反对.威尔克斯事件的爆发、伯克等人的批判与乡绅请愿运动的兴起、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及其对英国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冲击着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统治,最终促使乔治三世个人专制统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五四的知识分子的经历大都有弃医从文的现象,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这批知识分子在面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时的复杂态度.并试图通过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来阐释出他们从反传统到返传统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古至今 ,中国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有机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战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探讨知识分子与统战文化 ,对于统战科学的发展、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的多极化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分子问题和农村问题都是当下的炙热话题,知识分子对农村的介入与融合也是大家翘首期盼的结果,但是由于知识分子自身定义的模糊和自身诉求的不同,及其文化资本与政府政策的脱节,导致了知识分子与农村关系的"断裂"。要达到两者的"和合"局面,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轴;促进教育改革,吸引并留住外来人才;保障"文化资本"向经济、社会资本的转化;放宽体制的钳制等。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是思想文化的传承者 ,而汉赋又是知识分子践道的载体。在中国古代传统政学一体化的氛围下 ,汉赋的孕育、发展、衰落始终与皇朝政治、知识分子的命运此消彼长 ,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