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在谈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时,往往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来表述。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既找不到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两个绝对相同的指纹。因此,任何事物都有和其他事物不同的特点,即都有自己的个性,以区别于他事物。但是反过来说,任何事物不管  相似文献   

2.
“鼓社”和“议榔”是本世纪50年代前尚残存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两种社会属性不同、产生时代各异的重要历史事物。它们都是绚烂多姿的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在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上却各说纷纭有继续进行讨论的必要。笔者认为,弄清这两个事物及其相关的问题,对苗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有五点不同。 一是构成特点不同。比喻论证中构成喻体和本体的两个事物具有相似之点而又本质不同,“凡喻必以非类”。类比论证中构成类体和本体的两个事物必须有几个类比之点,属于同一范围,而且本质相同。不属同类事物,其相同属性虽多,也不能作类比论证。喻体与本体的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极其丰富的词汇中,“信息”与“情报”两词早已有之,它们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使用范围也不相同。由于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很少使用,因而没有引起人们对它们的特别关注和研讨。自从50~6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对这两个词的使用热潮,并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用得相当混乱,常在某些书报杂志中出现对同一类事物、对象分别用“信息”和“情报”两概念描述的情况。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也不利于国内外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学术交流,因而,尽快结束这种混乱状况,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造…  相似文献   

5.
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的前提下,认真地探讨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恢复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克服超阶段的左倾错误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此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呈现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动的状态。静止与运动一样,都是客观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事物处于不显著的量变或平衡的状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13页)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运动的绝对性的基础上,从来重视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先后有人在报上提议:学术论文的作者应当象文艺作家一样,要有各人的写作风格。这意见值得重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自然界的许多景象都是因为具有不同外貌和特点,才被人所赏识;如果大家的文章都是一种格调,千篇一律,读者的兴趣自然就降低了。事突上,认真做学问而又经常提笔的人,总有自己的某种风格。“文如其人”。绝对相同的人是没有的,绝对相同的写作风格也是没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都有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毛主席的著作同样有独特的鲜明的风格,在这方面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论因素     
任何事物,都具有若干个(两个以上)因素。影响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领域三个方面事物的因素存在着质(属性)的区别。这三大类因素及其关系是整个世界事物发展变化普遍规律的基石。人类社会事物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当把因素视为事物的成份(或称因子),则(A+1)层次上的因素是A层次事物的成份(或因子);当把因素视为独立的事物,它就有一个完整的内容,就是个单独的天地。事物与因素仅仅是不同层次的不同概念而已。基于人类社会事物所具有的显著的属性、位置、作用方向与影响力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特征上的区别,可以将它们分为六大类型15种类。具体为:一、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二、内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仅对霍有光先生在《邬焜先生“信息价值论”质疑》一文中呈现出的六条批判逻辑的凭空杜撰和缺乏科学常识的性质进行了点到为止的阐明。通过这一阐明重申了如下基本观点:一切事物都是物质体和信息体的统一体;从主客体通过中介信息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理论中推不出“客体本体没有信息”的结论;主体信息不等于主观信息,主体首先以一般物的存在性在自在水平上与外界交换信息;在劳动者、工具和对象之间存在着微观中介能量场的相互作用,这种微观中介能量场可以载负相关的信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粒子,就是同一粒子在不同的瞬间也会具有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加晓昕 《天府新论》2006,4(1):154-157
类推就是类比推理,也叫类比法。从逻辑学上讲,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及以上)事物在某些形式或属性上相同或类似,进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式。比如说,甲类事物具有A、B、C、D属性,乙类事物具有A、B、C属性,就推断乙类事物也有D属性。很明显,这种推理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为了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 ,了解东方人怎样看待和应付这个世界的工作非常重要。东方人看待世界的格式与应付方式跟西方的方式既相同又不同 ,即“相同与不同的并存”。当然东方人、西方人在其“人”的范畴上相同。但东、西地方的差异形成不同。其不同性从古代到现代继续连接下来、其未来也是一样。那么东方人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呢 ?其答案也是从多种多样的个体上可以得到。笔者觉得其中《周易》的方法比较清楚地阐明了其答案。因为在东方的古典《周易》里明确地反映古代东方人看待世界的格式与应付方式。从周易时代以后东方空间的人们都…  相似文献   

11.
矛盾是普遍存在着的。人们思想中的矛盾,都是现实世界中矛盾的反映。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在人们的思维运动中,就成为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凡是具有这种关系的概念,我们都称它们为矛盾关系概念。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社会现象,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形成了相应的“社会主义”概念和“资本主义”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内容,从而构成了矛盾关系。这样的两个慨念在内涵上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说明它们的内涵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本文以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意识”和“认识”是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辞典以及一些文章中都把这两个概念相混同。比如,1980年1月出版的《辞海》,是这样给“意识”和“认识”下定义的:“意识”是“高度完善、高度有组织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们所特有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定义,除了前后用词上有所不同之外,其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即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显然,这样给“意识”和“认识”下定义是不科学的,它给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外贸体制如何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目前的体制不利于两个市场的结合,实际上是把两个市场绝对分开。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善于利用这两个市场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为了认识两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首先应当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自然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是市场,它们都具有市场的一般特点,都是作为交换关系的总和与交换场所,价值规律都起调节作用,它们都是带有一定的自由、等价、竞争等等特点,这是他们的共性。但是,由于范围不一样,可控制程度不一样,尤其是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把两个市场区别开来,又有各自的个性:第一,从性质上来说,我们的国内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国际市场则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当然有社会主义国家参加,在一定范围内也有社会主义国际市场的雏形,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这一论断的理解很不一致。周启伦、李铁城二同志在《“一分为二”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吗》一文中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对立统一规律阐述为“对立面的相互渗透规律”,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把对立统一表述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仅仅是列宁所说的“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矛盾是统一物的对立和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是矛盾的统一。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他们既相对立和斗争着,又互相依附而统一着,并从而构成这一事物。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也没有社会的前进。这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存在着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无矛盾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论自首     
何谓自首?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理解和表述不尽相同。持众最广、影响最大、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的自首概念是:“自首,就是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主动向一定的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接受国家审判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内容上把自首和投案两个概念看做是全同关系,把它们等同起来;在形式上后半句只是对投案的具体解释,全句前后重复界说不明。因此,传统的自首概念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自首和投案是同一个事物,还是两个有着共同点的不同事物,这就要看它们在内涵上是否具有共同的固有属性,在外延上是否是等量的。  相似文献   

17.
甲:什么叫“一分为二”? 乙:这是个重要問題。簡要地說,“一分为二”就是辯証法的核心——对立統一规律的科学概括和通俗表述。它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最普遍的本质——一切事物都分解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它們彼此互相联系,又互相斗爭,由此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这种“一分为二”的情况,不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維,概莫能外。所謂树立唯物辯証法的世界观,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說,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象的模糊性及对教育理论数量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育现象的模糊性(一)教育本质的不清晰性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根据精确的判据标准把它们区分为彼此界限分明的类别,非此即彼,明确肯定。我们称这类有明确类属的事物为具清晰性。模糊性则是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扎德在创立模糊数学的第一篇文章中对模糊事物描述说:“不精确性的根源在于缺乏明确的类别隶属判据。”教育现象属于一种社会范畴。它在类属上是明确而不含糊的。但就其本质上说,它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呢?这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因此,教育理论界才有了“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之争。事实上,教育现象正如自然界中的高山,大河、天晴、路远这类没有明确区分标准的现象一样,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既具有上层建筑的成分,又具有生产力的成分,一定要争出个非此即彼的绝对结论来,是没有必要的。就教学内容来说,也很难严格地区分出哪些是纯知识性的,哪些是专能发展学生智力的,哪些又是专为政治思想教育服务的;就课堂教学形式方法来说,也不可能清晰地分出哪些是专能发展学生一般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哪些是特能训练学生性格的,哪些是仅仅对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有利的;而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来说,也不可能绝对分出哪些是可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哪些又是仅能为巩固社会上层建筑服务的;如此等等。对此的深刻了解,对于辩证看待教育性状演变的差异性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一)有些哲学书上把一事物(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向他事物(新事物、新矛盾统一体)的转化,也说成是“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首先,与一事物内包的两个矛盾的方面不同,新、旧事物之间并不构成一对矛盾,它们虽然有承启关系,有历史的、必然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与旧事物内部两个矛盾方面之间的“联系”(统一性)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旧事物并不同时存在,并没有现实的互相依存的关  相似文献   

20.
矛盾范畴的发生、发展不仅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还有其形成、发生的坚实的逻辑根据。一、矛盾在一和多的对立统一中发生当人们通过劳动实践把自己从与周围世界的浑然一体中分化出来,开始有了“自我”和“非我”的初步认识后,就看到世界上的事物是干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在这个基础上,便慢慢地形成了“多”的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看到在这众多的事物中,一个跟别一个又毕竟不同,各有独立的存在,因而又各是“一”个事物。他们还看到,一个事物总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事物。由此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事物中一定有一个事物,从它可以变化、产生出多种多样事物来的想法。泰利士认为水就是这样的事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一切都由火的转化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