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这里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比较注重“统一”,而西方人偏好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同时比较注重“对立”的文化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重形态分析、轻客观量化的传统设计教学模式与当今社会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随着绿色建筑设计思想的普及,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强化量化思维,完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反思与总结传统设计教学中的弊端,结合绿色建筑的核心设计原则,尝试性的探索了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产生并形成量化思维的方法与规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在以往整个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变革基础上的真正革新,它改变了以往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对人本身及其所在世界的抽象认识,从实践这一根本原则出发去科学把握现实的人及世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不仅完成了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局限性的克服,而且实现了对它的超越。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简单的批判继承与改造,而是以实践为根本点展开对哲学前提、哲学本性及其价值立场的反思,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拒斥形而上学与确立无产阶级价值立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原则性超越。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语言价值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口才的认识迥异.其差别体现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礼貌特征等多方面.人们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化模式来分析另一种文化.认识差异,了解原因,才能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淑女、悍妇、和亲女性、妓女等这些悲剧女性是存在着差异的。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最长,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深,中国女子的灾难也就最重。相对于中国女性,西方女性的整体地位略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研究中西文化何以有此异同。中西文化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因而,文化、思维与翻译三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设计”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以“流水别墅”设计思想的解析为例,实地考察安徽古村落建筑群,以苏州古典园林和日本建筑为中介,比较赖特建筑设计与徽派民居的异同,分析其共有的徽州文化与建筑生长思想,阐明生态设计思维的基础和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和消费国,但中国目前的服装业还面临着品牌创新和品牌提升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元素的特点、价值以及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旨在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一些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颜红影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85-87,104
从分析中国传统院落的发展出发,简述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从传统院落的空间组织、生态理念、哲学内涵三个方面着手,总结传统院落空间的主要特征,探讨如何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传统建筑的精髓——院落空间设计的理念和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出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行方式,如传承传统院落的空间序列,在高层住宅中实现"空中院落"和在现代社区中重唤传统邻里关系,并结合国内优秀建筑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逻辑设计的四种逻辑思维方法:正向逻辑思维方法、逆向逻辑思维方法、双向逻辑思维方法和整体局部逻辑思维方法,并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无障碍设计之标准、原则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建筑在社会大众对现代建筑的种种质疑中诞生了.它不受任何法则束缚,主要表现为多元与折衷,在建筑文化上既反映了新技术的时代性,又表现了大众化、历史化、地方化的特性.后现代主义注意建筑的文化与传统,积极地拓展现代建筑中未包容的文化内涵.后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对现代建筑所提倡的建筑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正与超越,从而使建筑的发展又走向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设计创作中逻辑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创作灵感赖以形成的基础,二者的辩证统一,是设计意念产生的源泉。又由于设计者与其他参与者在创作活动中角色的不断变化,两种思维间也相互转换、相互促进。这一切只有靠实践——创作实践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丁平  王君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5):101-103
建筑是人创造的物质文化产品 ,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 ,蕴含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本文介绍了建筑设计活动中的一些见解 ,意在促进建筑水平的提高 ,繁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并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文化中已然存在的、显性的思想学术脉络,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哲学史"写作乃是参照西方的体例建立中国现代学术谱系的过程,尽管这一学术谱系总是以某种"古已有之"的面目出现。至少有两个问题构成今天"重写哲学史"必须突破的瓶颈:一是所谓"中西之间"的问题。科学与启蒙理性实为主导胡适、冯友兰"哲学史"写作的基本预设,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自我反省、发展及其成果,基本上没有能够系统地反映到"中国哲学史"写作中来,晚年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冯友兰对此是完全隔膜的。二是如何处理"中国哲学"与"经学"的关系。胡、冯等人的"哲学史"写作,都是以否弃经学脉络及其意义系统为前提的,而与"经学"相隔绝的"中国哲学",本质上只能是外在于中国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政治思想的主干,儒家政治设计思想隐含着现代重构的可能。在重构的原则上,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抛弃、继承和改造的方针;借鉴、综合、创新的多元观念;开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姿态;协调、辅助、补充的原则。在重构的要素上,应辩证地弘扬、超越:重民思想和利民方略、伦理情怀和天下为公精神、权威意识和大一统爱国精神、和谐稳定理念和中庸策略、小康社会理想和大同世界愿景。  相似文献   

18.
祭柳,是东北满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仪式。原始先民对于柳的崇拜,与对于其他树种或者其他植物的崇拜,有着大致相同的心理机制,它们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满族祭柳仪式是东北满族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柳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满族人的生活中显现出独特的重要性。研究满族祭柳仪式对于我们认识东北文化,研究像《红楼梦》那样深受满族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研究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研究东北人的现实生活等,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上有明显的反映,从而给英语学习、英汉翻译及跨文化交际制造了不少障碍。本文从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英汉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的差异,以期有利于英语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云南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