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发展性的阻碍分析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力有极大的影响.尽管多数流动人口举家迁徙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物质和资源条件,然而鉴于流动儿童家庭本身存在一些特性问题,如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家庭人口多、体力劳动率高等情况,他们难以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资源,从而使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主要家庭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2.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带来了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与社会整合问题。学校教育以其独特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和介入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福利政策和福利服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对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现状的认识,并在分析影响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提高的诸多因素基础上,从满足流动儿童发展性福利服务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构建以居住证统筹流动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顶层设计;构建流动儿童微观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服务体系;以职业化、可持续性为目标,构建非户籍流动儿童福利服务实施体系;确定按服务对象为核心分配资源,构建非户籍流动儿童福利资源的分配体系等完善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方式的转变,城市里的流动少年儿童快速增加。作为社会的特殊人口群体,他们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福州市政府也不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但是还是面临一些问题。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l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使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显著增加,居住呈长期化趋势,社会融入成为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存在着"行动的困境",图海纳学派的社会学干预方法为研究者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启示。社会学干预方法的问题指向、对于行动者和主体性的彰显、对于知识生产和改造社会的追求,以及方法实践技术本身在"互动"和"去环境化与系统整合"方面所独具的优势,使其具有了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先天优势。将社会学干预方法应用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生产,还在于该方法可以为流动儿童个体赋权,培育其公民意识,锻造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中,因环境资源供给的不足,产生了适应性困难,影响了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应认识到他们与本地儿童在生命历程及自我发展上的差异,了解流动儿童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反应,确认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需求从家庭学校、城市社区两大系统增加资源的供给,发展他们有效适应压力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与环境互动时形成自主感和愉悦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城乡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量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从留守农村到留守城镇,为实现城市就学,成为城市的"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城市,主要有个人独自留守、祖辈陪同留守和单亲陪同留守三种形式.再留守的发生既有微观层面个体城市化动力,也有宏观层面结构变迁的压力,其实质是为实现城市化而积累人力资本.但这些再留守儿童从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学习生活,失去传统支持,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城市政府应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学校为其提供关心关爱和学习帮扶,社区为其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留守城市的农村儿童完成就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流动农民与市民间社会距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7年末进行的南京流动儿童家长、市民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城市两大群体间社会距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群体间社会距离具有不对称性,个体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感知社会距离越小,同时社会网络有利于减小双方间社会距离.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面临各种困境,如何更好地协助其城市社会融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家庭抗逆力理论由于主张关注困境家庭的优势,实现了实践范式从问题取向到优势取向的转型。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突破当前问题化、个体化和静态化的服务困境。这一模式通过调整评估方向,肯定和发掘流动儿童家庭及其系统的优势和潜能;采取家庭群体决策制定方法,建立以流动儿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制定灵活的、全方位的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提升服务项目;提供补缺和预防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增强系统间的协同和合作,搭建社区为本的多系统服务框架,最终实现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催生了规模日益扩大的民工潮,也造成了严峻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事关社会公平,也与农民工的前途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动荡的生活和转学经历、边缘化的学校教育、再生产阴影下的家庭教育、居住环境及文化资源、父母教育程度及亲子交流、家长的教育期望、流动儿童自身对未来出路的迷茫等问题的探讨,认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下,教育对于处在城乡夹缝中的流动儿童而言,更多地是一种阶级再生产的渠道,而非向上流动的阶梯。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寻求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认同".本文所探讨的是流动儿童究竟通过哪些策略性选择来获得这种认同.研究发现,在客观社会通道相对封闭、自身信念系统呈多元化的前提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通过转换比较方向与比较维度、扩大城乡间的差距等策略,来追求高自尊并获得正面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02-207
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作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遏制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上升,是城市管理中亟待破解的难题。通过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群体与本地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比较分析可知: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缺位、流入地城市社会管理的滞后等因素,是导致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入手,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樊篱,着力完善外来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体系,消除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能够实现从源头上预防与减少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3.
刘丽 《河北学刊》2012,32(4):118-122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更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但受相关制度和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社会偏见和社会排斥现象的存在极易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倾向,从而影响其市民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倾向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社会流动和社会认同三个方面,而“去内卷化”的路径应从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改革相关制度及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城市适应力等方面加以探求.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在城市生活,这一群体的社会化状况直接影响流动人口的未来走向。从这一群体的城市社会化环境来看,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不平等的教育,封闭的人际交往下造成社会认同危机,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了上一代弱势的文化资本。市场的转型并没有完全改变社会流动机制,受原有制度体系的影响,社会流动体现出继承性特征。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封闭的阶层流动机会导致了流动人口子女阶层的固化与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内容的梳理和对比,发现健康不平等是农村人口流动的重要社会后果,并且这种健康不平等结果是整体性的,是存在于包括农民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内的农村流动家庭全部成员身上的.通过对造成这种健康不平等结果的因果链条进行由近及远的分析,发现“农民工”身上的劳动力半商品化过程是因果链条上的远端解释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正是劳动力半商品化形成的农民工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以及国家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缺位导致了农村流动家庭整体性健康不平等结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市民日常生活所需为摊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摊贩则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装点了城市之声、城市之味和城市之乐.流动摊贩花样百出的叫卖声、招徕生意的器具声宛若城市的交响乐,滋润着五味俱全的城市味觉,形塑着城市品牌与市民品味;流动摊贩售卖货品,又身怀生存绝技,表演街头艺术,丰富了城市大众娱乐,增添了都市的草根色彩与平民精神,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大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消费流动是社会流动的一个向度.但是,在以往的文献中,这个向度被忽略了.文章分析了这一忽略的根源,并认为,要深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必须重找切入口,即:用分析性概念来替代综合性概念和经验实体性概念.从分析的角度看,社会分层可以分解为四个相互联系的向度.它们分别是:经济流动、权力流动、消费流动和地位(声望)流动.前三者共同构成后者(地位流动)的原因.消费流动不但涉及与市场相联系的社会不平等,而且涉及与再分配机制相联系的社会不平等.通过引入消费流动的向度,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理论就不但解释了个体之间或阶层之间的不平等,而且解释了区域之间或地方之间的不平等.通过把消费流动整合进社会流动的理论模型,文章扩展了“地理流动与社会流动之关系”的内容,并据此分析了地方与地方之间在人才竞争上的优势与劣势的体制根源.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社会化是他们由一个生物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留守儿童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文章作者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两省四县进行的调研发现,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区域经济水平、教育投入、社会文化、家长流动特征等,是影响两地留守儿童社会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事关国家、社会、家庭的社会性问题。在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框架下,采取"两为主"的原则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势必会触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使政策受到影响,加大政策实施成本。要保证国家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综合权衡各方的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重要转型期的唐宋都城的变化昭示了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载体,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空间概念:一是地域空间,诸如城市区划、城市布局、城市建筑等;二是社会与政治空间,诸如居民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市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空间,诸如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城市观念等。可以说,我们关注的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多重性和多维性。如果把唐宋都城长安、洛阳、开封和临安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行梳理,它还可以分为有形变化、张力弹性变化和无形变化,具体表现在平面布局的突破、地域空间的拓展、功能区域格局的重新组合、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人口结构的调整、官府职能回应市场的探索与转变等方面。在城市社会经济空间拓展的过程中,都城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在城市社会结构变化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商品经济因素展示了其无处不在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