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丰富与多样化,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不断与现实经济世界产生矛盾与冲突,许多经济现象仅通过对理性人模型的量变扩张已无法解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经济学考察人类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剥去了假设理性人光鲜的外衣,强调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行为经济学更适合对我国当前整体经济行为的深入研究。将个体行为纳入经济学分析体系,这对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为经济学修正了主流经济理论中"自利人"的假定,吸收社会心理学关于"利他行为"等研究成果,不仅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相吻合,对当前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涛 《社会科学》2004,(7):18-26
本文分析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特点是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 ,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 ,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 ,从而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 ,以观察现在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 ,并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持续偏好等基本假设的不足。行为经济学的崛起 ,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既提出了挑战 ,也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3.
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科学。它通过实验探讨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入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机制。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提出挑战,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判断依赖于代表性原则,可得性原则,锚定调整原则和小数原则;并且提出"前景理论"修正了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提出"心理账户"理论解释金钱的"非替代性";同时认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两种经济学范式在人性假设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春玲 《兰州学刊》2005,1(1):98-10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两者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这一假设在逻辑上发展成为"经济人假说"并成为西方经济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和基石."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这一假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去认识人性及其本质的出发点.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异同,并从中得出对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有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由于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机理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因此,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事实上,经济学本土化在经济学学说史中是非常突出的现象,英国和法国长期以来就因为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风格,德国经济学也因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原因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历史学派。显然,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因此,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构建就需要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契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动态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同时,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往往与其方法论密切相关。从亚当.斯密到现代的主流经济学,虽然学术流派林立,不同理论主张的传承、融合、分化和对立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唯一没有变化的还是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方法论生发与流变的策源地或出发点,但由于这个假设始终没有摆脱个人主义方法论原则的桎梏,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一个很小部分的规律,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因而它的历史局限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行为经济学已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三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 (贝克尔、阿克劳夫、坎内曼 )充分说明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本文主要简述行为经济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其主要研究内容 ,着重论述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热点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并对行为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实验性的 (或“现场观察性”的 )科学 ,大约在20世纪中期 ,随着把实验室试验引入经济方法中 ,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方向。一个重要的、壮大的学科正致力于对经济学传统假设 ,尤其是有限理性、纯粹自利和完全自控假设的检验和修正 ,而且今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从实验室的试验过程获得的新数据 ,而不是依照传统的方式获得。这一前沿研究根源于两个有明显区别却趋同的传统 :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决定进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经济理论的预言进行检验 ,也就是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今天行为…  相似文献   

9.
当代经济学中行为学派的兴起和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等一些新的发展动向,从基本行为假设的检验、方法论的变革和研究对象的扩展等方面对现代经济学构成了挑战,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由此引致的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中人本特征的重现和凸显,将对我国经济理论建设和改革深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同时对这种假设做了批判与重新界定,使经济理论对人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的人,同时也对制度如何更好地安排从而更符合理性人的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纯粹利己主义假设的批评在经济学中早有传统,但系统地拒绝纯粹利己主义的证据来自近年来的实验经济研究。另一方面,纯粹利己主义的悖论表明,对人类行为动机的考察应该将道德、规范乃至利他纳入考虑,但这种考虑又会动摇经济学的利己假设基础。事实上,我们应该承认经济学方法论的二重性,将经济理论划分为标准的经济理论和描述性的经济理论,前者不必考虑道德和规范等因素,而后者则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之一。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同时对这种假设做了批判与重新界定,使经济理论对人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的人,同时也对制度如何更好地安排从而更符合理性人的要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业安 《学术研究》2022,(3):85-91+178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经济学一直都是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及主流化在造就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也摒弃了原先的交叉学科研究传统。老制度经济学重拾交叉学科研究传统,但由于面对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困扰,无法与新古典经济学展开思想竞争。老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为复兴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传统带来了希望,通过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老行为经济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老行为经济学孕育出了现代行为经济学,后者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内,坚持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路径,并成功地建构出足以与新古典经济学竞争的理论内核。现代行为经济学的成功得益于对经济学交叉学科研究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日趋复杂的经济金融活动给基于单一行为假设的现代经济理论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行为深化分析以人类真实行为及其关键特征的深入分析为切入点,内生化地探索研究人类行为的异质性和交互性,借助一体化建模和计算实验等方法手段逐步揭开复杂经济之谜,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理论发展的正确走向和睿智选择,也为行为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更具针对性和动态适应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不同企业理论方法论的分水岭首先在于对人的经济行为的认识不同。基于此,企业理论研究范式可归结为三种:以“新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为出发点的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有相通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有渊源的人性基础。斯密的“利己心”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戈森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享乐最大化定律。凯恩斯利用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政策。贝克尔从人性出发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解决了许多发展难题。制度经济学健全人性 :以制度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 ,以制度的约束机制制约人的消极行为 ,成为发展的关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人性 ,人性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的起点,经济人假设与稀缺性假设一起,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两块基石。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如下基本涵义:第一,经济人是完全自私自利的;第二,经济人只在乎经济利益或者说物质利益,而对其他方面不予考虑;第三,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近年来,随着实验经济学的迅猛发展,实验经济学家对经济人假设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一假设的三个基本方面与人们的真实行为模式存在系统偏差。由于经济人假设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意义,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分析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演进经济学蓬勃发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最活跃、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之一。演进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因此确立了 ,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 1)有限理论 ;( 2 )选择过程 ;( 3 )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演进经济学围绕这一分析框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其进展主要沿着二个方向进行 :一是研究企业行为理论和行业竞争理论 ;另一是研究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到底是什么?通过一项局部调研和一项实验显示:尽管存在着看起来是"非理性"的种种行为,但并不否认人们的行为从趋势来看是理性的,以理性为基础建立经济学模型仍然是合适的和必要的。与此同时,理性的定义以及理性模型的构建也要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理性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行为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充实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促使现代主流经济学得以更精致、更完善地模拟和刻画实际的经济行为,从而将现代主流经济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类面临的稀缺资本类型已由人力资源稀缺转变为自然资本稀缺,自然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这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假设发生了改变,其局限性日益凸现。循环经济理论修正了其研究假设,实现了对其理论局限性的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1在现实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将自然资本视为经济运行外生变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本一直被视为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被排斥在经济分析过程之外。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将储蓄和资本积累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马尔萨斯强调土地的作用,但只是狭义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