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否定包产到户主要是从实行包产到户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层面来考虑的,较少考虑实行包产到户的积极作用。毛泽东认为实行包产到户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担心实行包产到户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并影响农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会瓦解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会否定"三面红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油画肖像画创作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在毛泽东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油画家们深入民族地区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少数民族油画肖像画.它们在构图、人物造型和绘画技巧上更加严谨、准确、规范,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油画史上的许多重要的同类作品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的分歧是中苏论战的深层根源,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引发论战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另外,中苏之间民族传统的差异及其影响下的个人因素无疑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再加上其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引发了激烈的中苏大论战。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随之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一系列举措促使重型机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修配、仿制、自主研发重大产品的三个阶段。苏联援助、自力更生和“三线建设”等若干因素影响重型机械的技术发展。在此期间,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指向、薄弱的工业基础、较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能力,决定了中国重型机械技术发展所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的努力,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站在今天的角度反思,这场学术争鸣在当时有其不可或缺的创获,譬如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挑战了阶级斗争史观的唯一性,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得到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等。但讨论对唯物史观所做的正本清源工作不够彻底,意识形态因素与思想解放程度对史学方法探讨有所制约等时代局限,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工作尚未完成。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来看,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反思、打击了极端意识形态化,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获新生、恢复学术活力,其历史价值不容抹杀,但对此前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遗产未能较好吸收。未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确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历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8.
20世纪50年代廉洁党风的形成,是多种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那时全党依然保持着战争年代的思想风貌;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的言传身教;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制约等。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能够使我们从历史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主观自觉与客观制约、思想道德教育与民主法制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者是根本。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党风和廉政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国内、国外两个视角,对理论界关于“20世纪30年代马克恩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体来看,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对于这场运动涉及的人物、刊物、书籍,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至今缺乏完整而详尽的研究.尚需要从整理完善相关资料、深度挖掘人物贡献、系统研究运动过程、探求运动的意义及启示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推动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必然的历史原因。"毛泽东热"现象的产生有着国内的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同时,在中国盛行的毛泽东热潮也与国际大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入探究"毛泽东热"这种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岳朝娟 《南都学坛》2002,22(5):19-22
包产到户是我国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伟大创造,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分析思考包产到户历经曲折的原因并总结出经验教训,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对我国农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对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方面,邓子恢主张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他把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概括为统一经营、分级管理、明确分工、个人负责。邓子恢关于“包产到户”的论述是我们党内第一次把家庭经营在农业上的适应性提高到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高度来认识,第一次从指导思想上把家庭经营看作集体经济的一部分来表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与固守理论教旨的教条主义者和倚重实践经验的经验主义者不同,毛泽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与中国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反对主观主义的线性认识路线,反对固守理论教条的右倾投降主义和脱离理论指导的“左”倾盲动冒险主义,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结合实践活动经验科学合理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 “多”中抽象出“一”,灵活适时地调整实践的主题、进程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获得了一种实现形式,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引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伟大理论创新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始终胸怀天下,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过程中,自信自立把握和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由此才能在两种主义、两种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竞争中赢得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与前途。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籍制度象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将中国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 ,进而固化了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阻碍了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当前举国上下拉开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帷幕 ,我们只有乘势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才能加快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 ,真正完成在 2 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我国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容,虽然建国后通过合作化道路,个体农民经济被改造成集体经济,然而这种集体经济的生产方式仍然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集合,并未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把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置于新条件背景之下,同时也使我国小农生产方式改造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使我国特色的小农生产方式改造道路理论得以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乡镇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演绎了中国当代基层社会对整个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而稳固基层系统结构的正是千千万万的乡镇干部,他们的功与过、苦与乐应该如何理解、如何评判,需要我们做出微观的分析,以较为客观的数据还原他们的种种面相,提出化解乡镇干部压力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