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山田信夫刊布的回鹘文买卖契约中,有一个词出现过六次,它的转写字有三种:“ygn”、“ygn”、“yign”,均译作“甥”。他还把ygntaγay释为“甥舅”。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解释。但是,笔者认为ygn的汉译应该是“嫂子”或“婶子”,ygnimtaγaym的汉译应该是“我嫂(婶)子、我叔(舅)”。这个词组多出现在违约赔偿的句子里,即发生了违约现象,当事人的兄弟、子女、嫂(婶)子、叔(舅)都要承当后果。这个现象反映出在古代吐鲁番的普通家庭里,作为妇女的嫂子或婶子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2.
刘戈 《民族研究》2005,(6):69-72
在山田信夫刊布的回鹘文买卖契约中,有一个词出现过六次,它的转写字有三种"yägän"、"ygän"、"yigän",均译作"甥".他还把yägän taγay释为"甥舅".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解释.但是,笔者认为yägän的汉译应该是"嫂子"或"婶子",yägän-im taγayam的汉译应该是"我嫂(婶)子、我叔(舅)".这个词组多出现在违约赔偿的句子里,即发生了违约现象,当事人的兄弟、子女、嫂(婶)子、叔(舅)都要承当后果.这个现象反映出在古代吐鲁番的普通家庭里,作为妇女的嫂子或婶子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中的两个程度副词mo(O)l(n)和g(y)的用法,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蕴舍比较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乌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i)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Sar(i)(g) O(g)ur等演变而来.Sar(i)(g) 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O(g)u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相似文献   

5.
引言在藏语书面语里,动词有未来、现在、过去三时,用动词本身的曲折变化表达。曲折变化除表达时间意义外,还表达bdag(自)和gzhan(他)的语法意义。在构成曲折形态的成分里,以前置字母(prefix)的变化尤为重要。在相传为七世纪吞米桑布扎(thon mi sambho ta)所著的藏文文法sum rtags里说:  相似文献   

6.
(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白马)藏族信仰习俗中至今存在的自然崇拜、苯教信仰、中国道教信仰以及"朝格(sprul rgan)"、"杨氏爷"、行业信仰和藏传佛教信仰的状况做了如实清理和描述,并对(白马)藏族的丧葬、民间禁忌以及种种信仰习俗的特点和它们与(白马)藏族整体生活的关系做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西葡萄平话的名词后缀la33及湖南宁远平话的名词后缀l(е)、t(е),语法意义与普通话名词后缀"子"的语法意义相当.本文结合汉语的内部材料及外部材料,对"子"字的上古音声母进行了探讨,认为"子"字上古音声母为复辅音,la33、l(е)、t(е)应是"子"字的上古音遗存.  相似文献   

8.
经堂语是一种宗教场所的特殊用语。指的是明清时期,经师们用当时的汉语("蒙式汉语")翻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汉语变体。其面貌特征、性质、形成过程与历史上的"汉儿言语",今天的临夏话、西宁话等西北民族地区接触方言十分相近。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经堂语的译文风格与元、明时期直译体译文风格接近,存在元白话里的"格"标记成分:如方位名词"上"是"位格""宾格"等标记形式,介词"打(达)"是离格标记形式等现象,属于蒙古语等语言的"格"范畴。我们认为这是蒙古语在经堂语里的干扰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译文前言这是陈那(Dinnaga,藏译为phyogs—kyi—glang—po;汉译亦有作“大域龙”者,据传为世亲弟子,约为公元五、六世纪时人,尤善因明。)的一部讲止观(定学)的论述,连同最后的一个祈愿偈才十个颂子,可惜只有颂文而无解释,只在藏文里有法自在(Chos—kyi—dbang—po)在本颂的首尾作了一些仪式上的传示。本颂只用卓尼版丹珠(Sems—tsamku、145a、6—146a 8、代号为C)和德格版(Sems tsam hi126b.1—127b.1,代号为D)作了校对,因文字不长,异同只有一条,而与《传示》  相似文献   

10.
(亻革)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表达——以枫香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今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枫香寨的(亻革)家人为个案,从"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和艺术文化"等文化层面,具体论述了(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文章认为,文化因素是表达族群认同的基本要素,(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正是通过"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和艺术文化"等文化要素所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是有明确比较对象、必须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同向递进关系的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二是有明确比较对象、不必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反向递进关系的低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三是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在主观倾向和用法上与"有点儿"形成互补关系的中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其中作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的"还"与"更"在用法上易于混淆,但各有各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以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而无汉译本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元、明、清时期常用的俗语词“利市”一词的意义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古象雄的"鸟图腾"与西藏的"鸟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7,4(3):45-54
西藏古代岩画目前可以肯定为古象雄人的文化遗存,其地理、年代、经济形态、明确的尚武性格,尤其是突出的象雄苯教文化的内涵,都说明西藏岩画的创作族群应当是生活在藏北(阿里、那曲)的古象雄部族。苯教文献记载,古象雄人是神鸟"穹"的后裔,古象雄的神鸟穹崇拜反映到西藏岩画里,便是西藏岩画中期(距今2000年前后)以后凸显出来的"鸟图腾"文化特征,岩画中后期大量出现的塔祭坛图形还显示出"鸟图腾"与古象雄的葬俗之间的密切联系。鸟葬形成的时期并不很早,其流行时期在11世纪以后,这也反映出北部象雄苯教文化对西藏民俗文化深入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198 2年 ,一位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民族学者将摩梭人 (社会 )作为“家庭制度的活化石”在其论文的标题中彰显。① 而 1 5年后 ,同一族群竟然又以“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出现在另一部学术著作的标题中 ,②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受过法国式训练的中国人类学家。这一现象实在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当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篇题为《没有父亲的民族》③的文章中时 ,我不禁深感惶惑 ,因为我的被引述的文字读起来就好像我同意蔡华对摩梭文化的概括一样。④从个人角度出发 ,我当然极愿借一切可能的机会来郑重声明 ,自己同这种有失检点的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借鉴神话学的相关理论,解析了"侠"的内涵及人们对于"侠'的观念的流转与演变:侠的创造具有相当的虚构性和变数.侠走出历史后,就被不断地"发明"、"创造"成为维护正叉的斗士和人间的浪漫英雄.侠神话的创造涉及对存在的认识、对道德的需求和对政治公道的盼望.侠神话建构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断地解构,在港台新武侠小说对侠的现代阐释中,这种神话最终被打破.  相似文献   

17.
从方言表现看,"来着"(来、着)不仅表完成,也表持续;从近代汉语看,"来"和"来着"一脉相承,都不限于表完成;从句子的情态类型上说,"来着"几乎可以用于所有情态类型的句子当中,因此,我们推测,"来着"可能不表体,而只表时,只表示事情是过去发生的."来着"也不限于表示近过去.  相似文献   

18.
在欧盟的法律秩序当中,欧盟法院担任着一个关键的角色,通过其判决持续地为欧盟的法律秩序强化司法的保护.在公共服务业的各种限制竞争行为中,滥用优势地位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欧盟竞争法的显著发展之一就是出现了"基础设施原则"(EFD)这一重要法律规定,而这一时期欧共体法院的司法判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吉太加 《中国藏学》2007,(3):157-161
藏药浴是藏医独特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在温泉浴疗法的基础上,依据传统藏医药的基础理论而创造出来的。"五味甘露方"是藏药浴的基本配方,现已发展成为经典组方。本文就此作一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壮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jщ33"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一个表示"在、居住"意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分:一是介词;二是进行体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