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困扰着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和深化改革,扭曲了银企正常的债务关系。我国先后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对符合条件的国企实施“债转股”,以减轻国企的债务负担。“债转股”重塑了银企关系,银行在“债转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 《江汉论坛》2002,(10):93-95
债转股在广义上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但我国的“债转股”是一种狭义的政策性债转股,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政策性债转股在国际上已被证明是一种解决银企关系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也主要参照了国际上的做法。但我国现阶段的“债转股”主要是按经济学思维方式运作,由政府仓促推动的,缺少法律的宏观考虑和制度配套,因而在现实操作中困难重重。法律在“债转股”动作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必须发挥法律的价值,突出法学家的贡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规范,才能找到国企改革的正确路径。只有对“债转股”进行法律观念上的思考和法律对策上的分析,才能使之操作理性化、规范化,促进其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债转股”新概念 1999年4月份以来,大众传煤上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债转股”,这个概念迅速在金融业与国有企业中流行起来。“债转股”概念出自于一家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4月20日,我国第一家专门经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了化解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和降低国有企业沉重负债而不得不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主要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MC)并赋予其特殊的职责与使命 ,实现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双活”。从我国“债转股”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环境来看 ,目前“债转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条件甚至致命的缺陷 ,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以“债转股”方式对国有企业不良债务进行清理的操作与利弊,结合Krugman的债务拖欠分析理论,提出了有选择地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债转股操作,并进行配套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债转股“政策的性质、含义和债转股对企业的有关要求?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此项政策?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的体会:一、“债转股“政策是二十年来国企改革实践的再探索债转股的由来:为寻找国企搞活之路,去年初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批准,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方式、对部分由于负债过重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即“债转股“。此后,去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债转股”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脱困的重要手段,其阶段性目标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所持股权资产变为货币资产,收回不良债权。因此,“债转股”后的关键是管理重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方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终顺利退出,托管应是管理重组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从债转股实施一年的情况来看,许多人对债转股存在很多误解。本文从债转股的内涵、实施背景以及债转股的作用等几方面来阐述债转股,旨在正确认识债转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拨改贷”的企业投资体制以来,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日益显现。推出债权转股权的改革举措,旨在为企业脱困减轻债务负担,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银企效益。但是在债转股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如果不理清这些关系,不加以制度规范,改革的目标难以实现。本文试图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定位债转股的各个相关主体的产权关系,规范债转股行为,促进债转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实施中的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国家为使深受高负债率困扰的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从理论上看,它对国有企业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培育长期盈利和成长的潜力,优化资本结构,对国有商业银行卸下不良资产的包袱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应。但是,该政策在实施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不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和控制,“债转股”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滋生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都表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都斟(寻阝),它并不是仅为两三个王所居,而是自太康至夏桀一直作为夏都存在,延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之久。见于史籍中的其它夏都还有原、老邱、西河等,斟(寻阝)与它们之间主要是一种主都与辅都的关系,这是夏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创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资本形成和现存资本的分析,研究了新疆农业资本形成的特点,提出了新疆农业资本集聚、增值与扩张的战略对策。文章还提出了新资本时代、战略性资本、新农业资本、资本人等一系列讨论农业资本的概念以及农业资本集聚、扩展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资本政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政治形态,从资本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东亚与西欧资本政治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逻辑的差异、资本政治文化的分歧和资本政治制度化程度的高低三个方面。西欧型资本政治形态与东亚型资本政治形态的差异直接导致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风险投资"退出"的内涵、功能及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风险投资微观运作过程入手,对风险投资"退出"内涵进行了系统的界定,详细分析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微观经济功能和必要性,即风险投资"退出"由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和风险投资基金退出两部分内容构成,二者的微观经济功能互不相同,相互补充.风险投资"退出"是风险投资微观运作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针对风险投资中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最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资本逻辑命题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主要是指资本运行所遵循的效用原则、增值原则以及强制生产与强制消费原则。资本逻辑命题虽然是我国环境哲学研究领域一种颇为流行的话语体系,甚至成为了环境哲学领域的一个教条。但是,从环境哲学的角度看,该命题仍然存在知识谱系不够真实、关键概念界定不清、核心论点飘忽不定、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现象无法解释、理论逻辑难以自洽等五个有待克服的理论局限。资本逻辑命题以对资本的生态批判开始,以对权力和资本的双重遮蔽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农民工》提出了一向为人所忽略的农民工的文化资本问题,对于相对来说缺少知识和技术的农民工,作者认为他们的资本是在乡土社会所形成的伦理文化,这种文化资本为他们获取经济资源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促使他们创业成功。然而这种认识显然夸大了文化资本的作用,遮蔽了农民工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文章对此作了一定探讨,希望能促进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资本理论演变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古典资本理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资本对劳动的强制,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和工具;舒尔茨的现代资本理论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个体劳动者之所以投资,是为了获得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当代资本理论更加突出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一样,是带来利润收益,并使资本得到保值和增值的所有权资本。  相似文献   

18.
冒大卫 《云梦学刊》2011,32(2):71-74
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理论要义就在于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他的批判逻辑和思路经历了从《货币章》到《资本章》的深化,亦即从货币关系到资本关系,从交换关系到生产关系的转变。在《资本章》中,资本本身的矛盾在资本拜物教的层面展开了内在矛盾的分析。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思路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消费社会和全球资本主义的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以人的潜能激发来实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最优配置,是获取竞争优势的趋势,这标志着社会进入"心理资本"时代。本研究对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问题进行系统剖析,概括了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普遍偏低的现状,列举了开发不足、需要人为隐藏、日渐削弱和渠道缺乏等具体问题,并分析了认识不够、转型压力等4方面原因,提出建立多方参与、多渠道合作的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培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价值的理论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为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必须正确评价人力资本价值。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内涵至今并未统一,仍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经济学、财务学、评估学角度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理论界定,以求全面地把握人力资本价值的真正内涵,为高效利用人力资本和确保我国实现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