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叶艳莉 《社区》2008,(20):30-30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就是古典建筑的眼睛。作为建筑中与人接触最多的构件,它也就成为装饰的重点,换言之,也就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诚如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中国的窗子不仅有着实用性。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浙江是石窗艺术的重镇。观察浙江石窗,对石窗艺术则可有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罗马柱式堪称欧洲古典建筑的典型构件 ,可视作欧风建筑的代名词。 1977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向全世界宣告了高技派的诞生。二者在我国建筑界 ,以至文化界均产生了诸多争论。随着时代的脉动、科技的日新月异 ,罗马柱式所代表的欧风建筑正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相反自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大凡有影响的建筑物 ,或多或少与高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技派建筑在我国正以其勃勃生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古典建筑砖石雕刻艺术趋于内向性空间诉求的吉祥语意系统,指出其具有的独特性与民族性,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意蕴的“民族性”吉祥寓意诉求的建筑空间特性,对古典建筑砖石艺术所形成的自身文化机制及其历史的、文化的、动态的发展历程进行有条件的梳理、检视和细密分析,强调了吉祥文化意蕴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意念转换历史动态的建筑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与建筑装饰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它们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文中概括了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符号的基本功能: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符号全面体现出美的形式和审美功能,凝聚了我国古代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和智慧结晶成果,是世界建筑装饰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董裕墓为我国明朝晚期的官臣墓葬建筑,其墓葬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文化和谐统一的营造思想,石像生和雕刻等艺术在墓葬建筑中也体现无遗。董裕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明代晚期官宦建筑提供科学的实证,呼吁相关单位对其应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三、基督教建筑艺术基督教的传播遍及世界广大地区,但它在欧洲的根基最深。在十几个世纪内,它曾是西方各国的国教,对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格等有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它和西方的建筑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古典建筑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别,他们以实质的材料和非实质的精神方面揭示出一个社会在政治、哲学和宗教方面的价值观。政治上,民主制度和独裁统治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哲学上,西方建筑受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影响至深,而日本则重在抒情。宗教上,不同的信仰孕育出不同的建筑形式。歌德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建筑奏响了人类创造性从高音到低音的所有音符,保存着人类文明那些最可爱的旋律。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华夏大地的艺术殿堂里闪烁着无数光彩夺目的稀世珍宝。在这些瑰宝之中,中国古典建筑和书法艺术是最光彩照入的,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并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长期以来,古典建筑和书法艺术被人们作为两种不同范畴的学科艺术而加以研究,很少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但是,人们稍为留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但最终是艺术。通过分析西方建筑的艺术定位,比较“建筑”与Architecture含义的异同,指出Architecture的正确释义应是建筑艺术而非建筑工程,Architect的正确释义应是建筑艺术师而非建筑工程师,“建筑”是对Architecture的片面解读,艺术的缺失是制约中国当代建筑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文章还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中重理工轻艺术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了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存在的艺术缺失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弊端。最后提出了中国建筑回归艺术竹对策,指出中国建筑要迅速提高设计水平并在世界建筑界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必须正视并解决建筑艺术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建筑     
本文试从文学创作中寻找建筑艺术的灵感。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建筑气势恢宏,中国古典城市的文化氛围,历来为世人所崇尚。中国人要走自己的城市建设之路,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尊重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从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法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罗马式建筑庄严隆重和雄壮。这种印象的形成 ,既同内部空间的体积和比例有关 ,又同它的石造外壳的结构设计、艺术装饰有关。建筑内部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面貌 ,强调了顶部和顶部光线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意义 ,并间接暗示着天空的存在 ,而天空在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世界观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哥特式建筑赋予了一切以神秘象征的意义 ,使一切建筑形体本身都充满了相应的艺术表现 ,它把支撑拱 (支撑拱把建筑拱顶的推力传导到附加于外墙的大石柱——扶壁上去 )也变成了一些前所未见的艺术造型支架。  相似文献   

13.
犁青的自由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大陆诗歌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在诗歌的语言、诗体及艺术技巧等方面尤有建树,这既得益于我国古典诗歌和现当代诗歌的滋养,也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的滋养。他的立体诗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因其具有生态的功能性、形式的艺术性及文化的多样性等特征,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建筑类型、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装饰及细部处理、建筑结构与用材、建筑造型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出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建造特色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人才教育,人才教育依赖经典教育,而经典是人文精神的宝库,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遗产,只有继承传统文化宝藏,才有可能发展民族文化。通过对西方国家经典教育历程的调查,发现西方各国对经典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加重视,经典教育向各类各级教育蔓延,其内容也更加广阔。经典的意义是超越时空的,其对人类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永恒的,人文精神和人类的完善和发展将是大学教育的主题。西方国家对传统经典的教育活动对我国的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阐述居住建筑节能的涵义,并对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现状及居住节能型建筑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整体规划设计到建筑物单体设计以及建筑细部构造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完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建筑功能、艺术与建筑技术三者更好地结合,达到建造低成本、高效率节能型居住建筑的目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梦是古典诗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范畴。在具体的诗词作品中,其表现形态尽管纷繁复杂,但仍严格遵循着文学表现现实的基本原则,即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一点,从古典诗词梦境的具体营构方式和相应的情感抒发模式上可以分明见出。因此,当我们解读古典诗词的梦境时,就不仅是在探寻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在还原那一个个独特的时代,而这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文丘里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是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文丘里在建筑形式处理上的新思路和新手法和他对建筑史与建筑传统所持的态度,引发了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迅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艺术教育要和国际接轨,首先要从艺术设计教育着手,更新观念,大胆改革,逐步完善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