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成安 《学术界》2001,(6):110-11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丁建中等人在<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不过通读该书我们发现,该书作者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他们其实是在曲解马克思原意的基础上就草率地向马克思及其价值理论发难的;而且他对于自己的所谓"新理论"也缺乏小心而细致的论证;该书中甚至还存在很多常识性的错误.可以说,<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是一本理论错误、逻辑混乱、文字粗糙的低劣之作.  相似文献   

2.
一、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与经典价值论  资源、环境和生态作为区别于经济力 ,独立于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经济行为以外 ,自然客观存在的资源力范畴应当具有价值 ,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这里讲的资源专指自然资源 ,这种资源力可以等同于自然力 )。但是经济力范畴的价值同资源力或者自然力范畴的价值是否具有同一性 ?有无相通的内在规律 ?有无相通的度量标准 ?需要在与经典价值论的联系中加以解决。(一 )资源力、自然力价值与劳动价值论1 .自然力在劳动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马克思对于独立于经济力以外的资源力 (在《资…  相似文献   

3.
<正> 对价值实体的研究,是学术理论界长期不懈努力研究的主要课题,其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独树一帜,揭示了价值实体是人类劳动这一本质问题,而且为后人提供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模型和线索.这是对人类的不朽贡献.但马克思对价值论的研究成果也未能达到统一人类认识的目的.他的关于劳动时间、价值实体的论述经不起认真推敲,本文试图从分析马克思“劳动时间论”入手,探讨“劳动功能价值实体”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4.
价值规律论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方面.劳动价值论及其价值规律在<资本论>中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不断高级化、复杂化而具体化的.从深层意义上看,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是可以综合的.  相似文献   

5.
刘冠军 《齐鲁学刊》2007,3(6):116-122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并入生产过程转移其自身的价值进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而后者并入生产过程不增加商品的价值量但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同时,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又都是价值增殖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同一个过程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者并入社会生产实现价值增殖时的社会前提具有"一致性",实施过程具有"同时性",实质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等。因此社会科学是父,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母,双双并入社会生产过程,共同结出"新增价值"之果。  相似文献   

6.
王传林 《河北学刊》2004,24(4):197-200
当今世界,各种劳动的知识化水平千差万别,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相去甚远.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实体的概念和商品价值相对性原理,衡量各种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的尺度应该是社会平均劳动而非简单劳动.诚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各种劳动的计量单位是简单劳动,但马克思所说的简单劳动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平均劳动.后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传统的商品价值量公式就成了没有前提条件的永远适用的教条而未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克思对劳动与价值的经典分析,得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等同于"个人劳动是转化为人类劳动的唯一源泉"这一命题,而后一命题显然是成立的,进而得出只有当劳动同时具有活劳动、参与社会分工的劳动和有效劳动的属性时才能创造出价值。并且,在对要素决定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进行反驳的同时,主张劳动价值论应与时俱进,同时坚持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8.
刘冠军在《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都视为"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社会科学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这两种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冠军 《齐鲁学刊》2006,1(1):83-90
从“科学理论”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中外理论界众多价值、价格学说中的一种,而且在我国是影响颇大的一种。在此之外,中外理论界还提出了各种“非劳动价值论”学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生产费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边际效应价值论、供求决定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基础上的价值论研究的结晶,它与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相比较,是更为深刻的理论,是在科学地区分和严格地定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价值形式、价值和价格、物化劳动和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等诸对范畴的基础上,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的有机统一的宏大理论体系;而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的学说,基本上都是在现象层面上对价值或价格的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远没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那样深刻。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公有制可满足假设,发展它的途径是增加"实现"这一基本范畴;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已经用劳动力价值代替了劳动价值概念,要彻底完成这一变革,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应当是劳动力价值论;在做了上述发展以后,劳动力价值实现论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而要素价值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