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明清长篇小说中,对人物外貌、心理、言语、行动、性格的描写都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进行的,而不像西欧小说那样,中断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冗长的静态描写。就是环境景物描写,明清长篇小说也把它放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小说中主要人物成长、活动和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场所。环境一般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作品内容所展示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小环境指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环境描写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的主人公必定在这特定的环境里活动,必须与社会、时代、历史发生一定的联系。环境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3.
<正> 真切细微的心理描写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特色.他的小说不追求人物外在行为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与完整性,而注意刻划人物内在心灵的特征,表现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心理描写的深化、外化和虚化是他的小说在心理描写技巧上的突出特点.所谓心理描写的深化,是指把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化到人物意识活动的领域,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显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意识冲突.所谓心理描写的外化,即描写心理活动在外在事物上的反射,通过人物外在言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序曲》就像一首抒情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同她的所有小说一样,故事情节十分有限,小说描写的是伯尔纳.斯坦利带领全家搬家这一区区小事。小说的重要性不在于故事的结果如何或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不同的复杂人物的塑造,通过他们在不同的"时"与"空"环境所体现出的心理感受、愿望和思想,小说家为读者创作出了一首永不停奏的生命序曲。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散文体的文学作品。它包容了其它文学样式的长处,又较少受时间、空间和篇幅的限制,最适宜于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因而是一切文学艺术中最丰富的艺术。小说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它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可以合理的想象、虚构和艺术夸张,但必须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成其为小说了。在表现手法上,小说比其它文学样式(如诗歌、散文、戏剧等)更自由,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更多方面、更细致地刻划人物;有更丰富多彩的情节,更具体地描绘环境。小说的语言是由叙述描写的语  相似文献   

6.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以人物形象为最重要。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小说塑造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形象,对于从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大有裨益。根据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之规定,结合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人性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合乎人性的,小说中描写的人物不一定必须是人类历史上真实人物的表达,然而他们却有着和常人相同的特点和动机。某一人的全部特点从来也不可能都包括在小说里,但由于忠实地描写了某些特点,性格刻划依然可能合乎人性的。在任何情况下,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性,都是以文学作品以外存在的人性为根据的。是生活给了我们试金石,使我们能用以衡量文学中性格刻划的真实程度,而不是反过来。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人物可供文学写照。说一个人物刻划得合乎人性这样的提法是讲得通的;说一个人刻划得不合人性也是有意义的。人物刻划不能“不管怎样”那是真实的。假如某个特定人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做A、B和C这句话能成立,那么在同样条件下他不会做D、E和F这话当然一样能成立;如果小说家描写他倣了D、E和F,那么他的描写就不合乎常人的行为了。在小说或者戏剧之类的复杂作品中,性格刻划并没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也许情节更加重要,或者风格比这两样都重要.可是无论如何,性格刻划是评价文学作品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个重要的因素。文学作品也可以描写错误的或不尽属实的世界观,但评论家并不因此而指摘这些作品。作家唯一不敢大加改动的东西是人性。如果他的性格刻划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人性,我们就会立刻抓住这一点错误来指摘他。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小说创作中的历史性环境描写虽然有作家“再现历史”的表达预期,但是小说中的历史描写并不精确,至多只是与历史的某种程度的相似,既不能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有损作品的文学性,甚至挫败了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预期,影响了读者对小说阅读接受。虽然巴尔扎克有自己明确的创作意图,但是也没有阻止读者对作品中历史性环境描写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想在翻译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重神似,那么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说对话描写可以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本文以风格翻译论为导向,从《三国演义》人物对话中文白夹杂再现、语境中修辞手法再现、对话中人物个性再现以及骂词中人物身份再现四个方面探讨罗译本中人物对话风格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中关于酒的描写 ,已经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 ,促使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物命运的转变 ,加剧了小说中的矛盾与冲突 ,推动故事情节朝着紧张、曲折的方向发展 ,并促使故事情节波澜横生。另外 ,还深化了小说的社会内涵 ,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对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分析表明,小说的环境描写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人物语言风格体现出方言特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多元性。语料库检索分析为该小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形象化的语言有助于艺术形象的描绘,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小说的语言应该是最富有形象性的语言。小说语言的形象性,同小说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有直接的联系,也同小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有关。为了使塑造的人物丰满、典型、栩栩如生,为了使故事情节更为扣人心弦,为了使环境描写更为具体明晰,就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加强语言形象性的方法很多,图示法是一种形象性特强的表现手法,于小说语言的形象化很有帮助。例如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 初七那天上午,双双又上工地,她担心自己回来晚,临走时在门上写着:  相似文献   

13.
哈代的作品具有浓浓的基督教堂文化气息。哈代对建筑艺术的兴趣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从事基督教堂建筑工作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仅如此,一些小说的情节结构与教堂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不无相通之处。哈代小说中的教堂场号的描写具有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辰和人物命运演进的作用;有关教堂的钟声扣音乐的描写渲染了神圣氛固和人物的复杂心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以此作为作品艺术结构以及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指出了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主人公艾米丽与当时社会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及其成因,并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与西方小说相比较,“因事见人”可谓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特点。所谓“因事见人”是指注重故事情节,并在具体的故事情节描写中体现人物的性格。那么,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中国独特的认识论和思维方式是形成“因事见人”手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民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累的养分,积淀着异常丰富的心理背景.文学作品中常常有着大量直接的民俗或者暗含着的民俗心态描写.这些描写不仅能够展现出不同地区的民俗样貌,而且在小说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刻画以及思想主题揭示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沙汀作为四川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就有许多民俗描写,这些描写为沙汀小说增添了浓郁的巴蜀文化气息.本文从环境、方言以及人物刻画三个方面来展现民俗在沙汀小说中的特色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天,小说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按照通常的解释,它是指一种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文学形式。1979年版的《辞海》“小说”条下就是这样说的:“文学的一大类别,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可是这样的概念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因为最初的“小说”二字,其内涵与上述的理解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8.
话本小说《八洞天》成书于清顺治年间,卷一《补南陔》以小说家之言描写了狄青平定侬智高的相关事迹。将小说与历史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后可知,小说所述有关侬智高起事时间、时限、人物职官等基本忠实于史;同时还用"依史以演义"的创作手段,敷演人物故事情节,使小说具有传奇色彩;并且虚构人物,捏合情节,服务于小说的创作与宗旨。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与施尼茨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研究施蛰存与施尼茨勒之间的影响关系,指出:施蛰存在二重人格描写、变态心理描写、意识描写技巧等方面受到施尼茨勒作品的影响;在接受其影响同时进行主体选择和超越,这表现在:人物的意识流动更加单纯集中,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结构更为鲜明生动,摈弃了施尼茨勒对人物心理近似于“病史”、“病历”的描写方法,从而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段。它与肖象、行动和语言三种描写手段,互相配合,互为表理,共同为塑造真实生动和丰富完美的典型人物形象而服务。 心理描写在外国文学中叫做心理分析,这是专指作者(或叙述人)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而言的。在我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描写中,没有如外国小说那样的人物心理分析、而常常是借助于对人物的外形和人物所处的外在环境(即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