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增进党的思想建设的科学性在于,党性与人性的内在统一、共产主义的终极关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关怀的辩证统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一理论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谈了自己的体会.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社科理论界的神圣使命和艰巨而光荣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视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又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首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体系化汇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共同智慧和心血.在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带头进行理论学习.并与深入的理论研究、准确的理论宣传相结合,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向前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同时,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的历史任务,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连顺 《江汉论坛》2008,3(4):45-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的.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非常重视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毛泽东的实践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全党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是一次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是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的党史学习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息息相关;有利于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锻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有机统一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理论界》2007,4(1):15-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先进分子正确认识马克恩主义学说的起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韩振峰 《兰州学刊》2011,(1):20-22,2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恩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有机统一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形成的两个高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只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统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党的宗旨,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针对不同时期中心任务和党员队伍实际,坚持经常性教育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取得丰硕成果,积累  相似文献   

12.
姚建军 《兰州学刊》2007,2(4):179-181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作为整风运动的前奏,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范围及规模、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学习目的而言,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学习与生产相结合、指导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积累了丰富的开展学习运动的经验;在组织、思想、理论方面为整风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郑重作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依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具体阐述。党中央的伟大决策,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把我们的思想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社会革命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推动工作、指导实践、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历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前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始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根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十六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广泛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为此,必须充分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指出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中国共产党最为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作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一九八五年九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新老干部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号召是非常切实的,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党在过去每个革命发展的转折时期,都曾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例如最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就通过大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好了思想准备)。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要加紧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时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任务重,时间紧,而且还要走适合我国实际的新道路,尤其迫切需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维度看,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是在逐步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向前推进的,体现了强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国家意识;是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向前推进的,体现了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意识。从价值维度看,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围绕"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逐步展开,并最终形成毛泽东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从而体现出两个方面的价值指向:从理论价值的维度看,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篇章;从实践价值维度看,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炳建 《兰州学刊》2012,(10):10-12
党的"十七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如何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该问题对于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等五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希望在人们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