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哲学塑造了人格精神,人格精神又决定了诗文风格。 文风的走向就这样被学术的流变规定 着。元代诗文的发展与学术流变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沿着学术流变的线索来把握元代诗文发展的线索,从而认识和界定元代的诗文流派,是一个比较好的视角和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元代诗文的发展就其主体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六大流派,即前期的南北抗衡 ,中期的东西并峙,后期的吴越对立。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史的高度看,元代诗文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但这种衰落有其一定的文化背景。本文认为士文化传统中的"济世"传统的失落与理学传统的禁锢对元代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元代诗文的衰落。  相似文献   

3.
虞集的诗文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集在元为一代之文宗,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但今天看来,他的成就不足以当此盛誉,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他的诗文成就,考查了他诗文创作得与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 ,元代文学批评沉寂 ,没有出现大的批评家 ,也没有出现伟大的文学批评著作 ,由此研究者对元代的文学批评较少涉猎。但元代毕竟是一个百年王朝 ,它的文学批评毕竟要有一定成就 ,在这百年中 ,文学思潮无疑在发展演进。所以 ,从 2 0世纪初 ,就有学者对元代的文学批评给予了一定关注 ,到世纪末 ,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对 2 0世纪百年中的元代诗文批评研究作一宏观的回顾和梳理 ,以期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7):98-104
诗文图共存是元诗一个显著的现象,诗文图同一观念深深影响着元人的艺术风格和文风走向。元人借助诗文图共存的方式表达人生理想、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推动了明清文人对诗文图三者结合的艺术形式的认同。诗文图共存的同题集咏是一种表达生命态度的方式,隐藏着对现实的认知和强烈的儒家伦理诉求,是元人社会意识形态的折射。诗文图三者文体互补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大,大大提高文化传播价值,丰富了史书不具有的细节,达到以图文证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元代也曾实行过科举考试 ,但时断时续。其形式继承前代 ,又有一些变革。它是元代汉族文化与蒙古等民族文化交汇的一个重要契机。它对促进民族交往与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程朱理学也第一次在科举考试内容中占了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7.
元代国家空前大统一,云南地区作为元朝的一个行省,第一次归于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之下。蒙古人、回回人、汉人较多进入该地区。各民族间联系加强,各民族文化与婚俗相互影响。这有利于缩小西南边地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差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元代朝仪之制可上溯至太宗元年八月即皇帝位时,由金旧臣耶律楚材为之谋事,此次朝仪成为其后发展完善的基石。1234年夏,窝阔台在达兰达葩举行的百官大会上,作为重要的新的命令之一,对朝仪的要求等又作了颁布,朝仪之制又有推进。世祖至元年间,刘秉忠、许衡等奉命制定的朝仪已有相当规模,但直至顺帝朝仍不完备,不为汉臣们所称道,显现出品级服饰不分、礼乐等方面胡汉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与玄学、佛教间的关系,学界重视已久,而其与道教间的渊源,历来关注十分有限.结合谢灵运的生平遭际、家世交游、文学创作等因素来看,道教在其思想构成中亦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解读谢灵运诗文的道教意象,对于重新审视谢灵运的宗教思想,全面理解其作品的内涵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古蒙古语是一种典型的黏着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元代蒙汉两种语言接触和融合的结果之一是蒙古语的格附加成分,尤其是它的与位格附加成分被吸纳进当时的汉语中去;由于中古蒙古语的与位格附加成分语法功能比较复杂.因而遣成蒙式直译体汉语中跟蒙古语与位格附加成分相对应的有关词语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扩展.吸纳蒙古语的格附加成分尤其是与位格附加成分的其他后果是直译体汉语中前置性介词使用频率的降低和"S+Prep+O+Postp+V"杂糅句法格式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11.
有元一代自始至终的文化冲突形成了元代文人极其复杂的心态,当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时,他们做出的不同的抉择,影响着元代文学的创作精神。元代文人对传统诗学继承的两种极端趋向,接受者不同的“期望阈”造成的诗、曲创作精神的悖反,创作主体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形成的诗、曲迥异的审美倾向,使得元代诗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雍容典雅、尊经循道、情在理中、合法合度;而元代散曲则冲破了传统诗学的藩篱表现出惊世骇俗的浪子才情  相似文献   

12.
元代经至元、元贞、大德数十年的发展,社会渐呈稳定局面;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以袁桷、虞集和黄(?)等人为代表的力主雍容典重、盛大舂容的文风。然而随着元朝迅速衰落,社会陷入战乱,文学风气也一转而变为真实、质直而局促。这固然属于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但仍可看到不同作家个体在其中的挣扎和调整。舒頔虽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太高,然而可以视为易代之际文学风格转换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元代官府公文传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树森  默书民 《河北学刊》2004,24(2):176-179
本文考察了元代急递铺设置的目的、过程,揭示了它与宋、金旧制的关系;指出,设铺道路的选择以便于文书传递为依据,它与驿 路并不统一,在不通驿的州县也设有传输公文的急递铺;并依据西方旅行者的记述,认为元代急递铺在传输信息时可能使用了马匹。  相似文献   

14.
元代的宝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豫 《殷都学刊》2002,(4):60-65
本文就元代宝卷与唐宋俗讲、变文及明清宝卷的关系 ,从讲唱形式、语言文字句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旨在阐明元代宝卷在整个宝卷文学发展史上所处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袁枚诗歌的禅影踪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玲 《文史哲》2002,(1):86-91
袁枚的诗歌腾跃着鲜活的生命气息,灵动洒脱,清新自然,在清代乾嘉诗坛独树一帜 。综观袁枚诗歌作品,禅影踪迹不时闪现。拨开袁枚“不喜佛禅”的表象,即可看出他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表现内容等方面都对禅宗有所吸收与扬弃。  相似文献   

16.
李莎 《殷都学刊》2007,(3):43-48
该文首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近三十年来元代人口研究方面的国内外主要学术成果,分类展现了学者们在元代的户口统计与管理、户口考证与推断、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人口政策、人口思想、人口素质、民族人口、特殊人口问题与人口现象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7.
陈高华 《学术探索》2005,(6):124-129
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的宫廷乐舞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元代的宫廷乐舞有雅乐和燕乐之分。雅乐基本上是前代的延续,燕乐则具有多种民族文化成分,反映出时代特色。元朝宫廷乐舞的建立,与忽必烈推行汉法有密切关系,是汉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属于天然烹调辅佐料,主要是以植物为主;一类是属于加工烹调辅佐料,主要是利用食物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技术加工制作而成。了解元代烹调辅佐料的消费与生产,或者可以从更多方面,领略元代饮食文化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蒙元统治者高度重视教育,百余年间采取了一系列兴教政策和措施,创办了诸多各级各类学校,使蒙元教育一改传统的、单一落后的教育方式,以其在教育领域的诸多创新和鲜明特色而独树一帜,不仅谱写了蒙古族教育的异彩华章,也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史留下了耐人回味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