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勘是释义的前提──兼评《盐铁论简注》的注释白兆麟《盐铁论》是桓宽根据汉宣帝时盐铁会议的记录而整理编著的,这是一部对话体的政论性著作。经过清人卢文、张敦仁和近人杨树达、郭沫若、王利器的拾补、考证、释要与校注,已经大体可读。1984年由中华局出版的马非...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马克·布洛赫的《法国农村史》今天在西方史学界已被公认为一部古典名著。著者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是法国当代负有国际盛誉的历史学家,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36)、巴黎大学(1937—40)、蒙彼利埃大学(1941—42)等校教授,著有《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史》(二卷,1939—40,英译本,1961)、《史学罪言》和《史学论文集》(二卷,1963)等书。他于1929年与同事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历史学家卢契  相似文献   

3.
吕斌 《华人时刊》2009,(10):26-28
提起马大猷,许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是在声学界、物理学界甚至科技界,他却赫赫有名。他的个人经历充满了“第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27岁时,他成为上世纪40年代全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他的学术生涯更是充满“第一”:这位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于上世纪40年代回国的老科学家,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取得许多世界水平的成果,更是开创了中国的声学研究——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4.
<正> 张之洞(1837—1909)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为官40余年(1863—1909年),其中有三年(1881—1883年)是在山西渡过的(任山西巡抚),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张之洞整个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此之前的十八年,张之洞所担任的官职主要是: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翰林院庶吉士、四川学政、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衔。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生长于农村、大二辍学的年轻人,6年前以"网络教学"创业;6年后他的网络教学业务年收入数亿,被认为"在网络教育领域摸索出一种靠谱的盈利模式",他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2014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业领袖"之一。他叫邢帅。凭在QQ群里教Photoshop迈出创业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说改革开放40年,说温州模式40年,若问谁直接参与特别早,突破之事特别多,社会影响特别大且持续时间又长,那非陈寿铸莫属。是他,积极建言并参与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城市农贸市场;是他,自行设计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批个体户证书的颁发;是他,负责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是他,  相似文献   

7.
天竺和尚不空(公元705—774年)在中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时值盛唐.他在京都长安一带从事译经40来年,“善唐梵之言”,梵咒汉译采取了严密的对音体系,形成“不空学派”(H·Maspero语).用他的梵汉对音材料可以考察李白、杜甫、白居易时代的长安音.声母的讨论已经发表,本文只谈韵母和声调.  相似文献   

8.
迈克尔·法拉第(Micheal Faraday,1791—1867)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一生对科学的贡献甚多。早年从事分析化学及合金钢、光学玻璃等应用技术的研究。曾将许多以前认为是永久性的气体液化,并发现了重碳化氢(即苯)。不过,他的最重要的贡献却是在电磁学的实验研究方面。1821年对电磁转动的研究,使他创造了第一台实验性电动机;1831年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了第一台实验性发电机,揭开了电力时代的序幕;接着在电化学方面的研究中,他所发现的法拉第电解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电解、电镀、电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他关于磁致旋光现象的发现成为光的电磁说的实验根据;他对电介质、磁介质的研究,提出了电容率、磁导率、抗磁性等  相似文献   

9.
今年91岁的刘恋老人,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1930年9月参加中央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曾历任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庭长、嫩江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65年8月,由于身体原因,他离休回江西省兴国县城定居。在回故乡定居的40多年中,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一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60—1797年)是十八世纪法国“平等派”密谋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空想共产主义者,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思想家。1797年5月26日,巴贝夫牺牲在热月政变派的屠刀之下。但是,巴贝夫的思想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消灭。相反的,经过他的忠实战友邦纳罗蒂的发展和传播,在十九世纪30—40年代,  相似文献   

11.
牟丹渝 《中华魂》2012,(8):23-24
改革开放后,江上舟考回因"文化大革命"中断学业的母校——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经过8年在瑞士的苦读,获得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后归国,40岁的他成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海归"。1991年出任海南省三亚市副市长;1993年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洋浦开发区管理局首任局长,发布"最小行政干预,最大经济自由"的"洋浦宣言"。1997年后到上海工作,历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工业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2003年8月担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兼任重大专项组组长,由他主持筛选的国家第一批重大专项逾16项(包括集成电路制  相似文献   

12.
明朝学者杨慎(号升庵)在谪居云南的数十年间,不顾嘉靖皇帝派人监视,满怀对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遍游滇中名胜,广交各界学者和民众。永昌(今保山县)、大理、临安(今建水县)、昆明、安宁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安宁温泉、剑川石宝山等处,有着他的题咏;昆明西郊高峣的“碧峣精舍”(在今高峣小学校舍内)是他的长居之所。在这简朴的住宅里,他一面讲学,一面著述,经过三十五年辛勤劳动,给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泰奥多·德萨米(1803—1850)就是活跃在这个时期工人运动中的空想共产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萨米的革命活动是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是当时法国最大的工人革命组织的领导人,1848年革命时,他是巴黎无产阶阶的重要领袖.他为推动工人运动发展,进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他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年).他与亚当·斯密同处于资本主义从确立到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极盛时期.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具有重商主义残余.但他在价值论、货币论、利润论以及资本理论等方面,较多地站在历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天安门的国庆典礼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他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穿着不甚合体的中山装,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合照时表现得小心翼翼(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邓小平)。在阔别故土近40年后,李嘉诚打造的商业  相似文献   

16.
冯惟敏,字汝行,号海浮。青州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人。他是明代第一流的散曲家,在我国散曲史上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同时,他又是有成就的剧作家和诗人,为时人和后辈所赞许。 冯惟敏的生平,过去极少专论;对于他生平中某些具体问题,更有悬而未决者。现将我们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地所见到的各种文献资料,搜集为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考订论述。 (一)生卒年代: 冯惟敏的生年无问题。据《海浮山堂词稿》(以下简称《词稿》)、《光绪晋州志》,可知他生于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九月上旬,在晋州官舍。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在欧洲“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他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年).我们在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丰功伟绩时,不仅应该永远铭记他在马克思生前安于“第二小提琴”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地并肩战斗的40年(1844—1883)中,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立下的巨大功勋;而且更应该高度颂扬他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岁月中,忠实地继承领袖与战友的遗志,为争取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忘我奋斗的英勇精神和新建树的不朽功绩。在这期间,恩格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对国际共运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重要理论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无产阶级如何适应时代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斗争策略理论,是恩格斯晚年思想的中心内容之一,这集中反映在1890—1895年间的著作中,如《<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未来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等及有关书信。下面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8.
日前,法国雷诺公司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发表了中期经营计划“Renault Commitment 2009”。他在侃侃而谈2009年雷诺销量将比2005年增加80万辆时,有记者却问,那么日产(尼桑)会怎样发展?对于记者这样的发问,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去年4月,戈恩因其神奇的管理和业绩而身兼雷诺和日产两个公司的CEO。一年中,他有40%的时间呆在日本, 40%的时间留在法国,剩余20%的时间在美国的办公室里度过。  相似文献   

19.
M·M·斯贝兰斯基(1772—1839)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学家、国务活动家.他诞生在一个农村牧师的家庭.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刻苦攻读、博览欧洲的政治文献,尤其是刻苦攻读法国启蒙派的著作.17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宗教学院.1797年开始在元老院里任职,曾先后担任亚历山大一世的御前大臣、司法部付部长,国务会议主席等职.1808年底,他受亚历山大一世的委托,拟定了《国法概论》(1809年)《国家法典草案》等提案.他的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就是在这些提案里提出来的.但由于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改革失败.1812年春斯贝兰斯基被贬流放.斯贝兰斯基的“改革方案”早已引起了俄国及西方学术界的重视,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著名学者尼·伊·屠格涅夫,(?)·阿·科尔佛,尼·格·(?)尔尼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于 1933年 1月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 ,至长征时止历时 2年。其间他在工农群众和红军官兵中积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此 ,他倡导成立了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群众组织 ) ;组织翻印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 30余种 ;动员组织俱乐部、列宁室等 ,宣传普及基本原理 ,做到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张闻天的全部工作 ,证明他不愧是党内成绩卓著的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