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娜 《学术论坛》2016,(4):125-129
“微文化”的“去中心化”、“即时互动性”和“碎片化”特性不仅改变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意识结构,还冲击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模式,从而挤压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话语空间。这与技术对文化的侵入所导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以及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之间的分离密不可分。为此,必须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化”和“生活化”,加速主流意识形态的“数字化”进程,转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话语权”实质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对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构还存在传播“声量”较小、“供给”不足和“本领”不强等现实挑战。为改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不利局面,必须做到“言之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言之有料”,推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言之有器”,加强中国理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能见度”的提升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权力再生产和权力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算法推荐不仅带来了“国家—媒介—个人”信息权力关系的变迁与重组,而且重塑了社会信息能见度分配的底层逻辑。在算法推荐场域,主流意识形态“能见度”在可见空间、议题设置、话语叙事和价值引领等方面面临着多重遮蔽。要在解蔽中实现视觉突围,既要做到技术“收编”和议题“破圈”,以高效的算法赋能和共情的议题设置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觉覆盖面和视觉冲击力,又要做到流量“扩容”和算法“向善”,以鲜活的话语议题和高势位的价值引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觉吸引力和视觉引领力。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化已不可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角力加剧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疑占有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情感需求、算法技术和资本逻辑的叠加驱动下,网络场域的圈层化已成为当前网络的基本样态。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交互区隔化、圈层内容同质化、圈层信息泛娱乐化等问题影响着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话语主体的引导力被削弱、话语客体的凝聚力被离散、话语内容的说服力被消解的风险。应着眼于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趣”“效”“序”“质”,嵌入“有意思”的表达方式,拓宽主流价值“领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升网民媒介素养,进而为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赋能。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理论,任何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科学性的主张都只会导致人们的“信仰迷失”和“精神缺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础性共识,它对其他意识形态具有引领与规范作用,它既包容非主流意识形态,也旗帜鲜明地批驳敌对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并为经济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略论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对外开放,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遭遇到很多挑战。总体而言,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挑战、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的挑战,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挑战。廓清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展开意识形态攻势,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分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加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多维场域环境的挑战。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面临话语主体呈现“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共生、话语载体呈现“再中心化”的多向互动、话语内容的大众化以及话语传播的自由开放等新变化。在当代语境中,要牢牢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引领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的作用,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迈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各类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在技术的支撑下集聚扩展,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隐患重重。其中错误意识形态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立场漂浮的网络主体,不仅带来了网络生态“穷山恶水”“土山贫水”的别样景观,而且严重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冲击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危及网络经济发展空间。因此,嫁接网络空间“两山论”思维,以“谋安全、促发展”为总体要求,建构法律规范、道德培育、方式创新“三位一体”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路径,能够有效打击错误意识形态的恶意传播,着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打造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价值有效转化成网信事业发展的经济价值,铸就“金山银山”,为实现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提供理论创新、方向指引和实践抓手。  相似文献   

10.
刘文辉 《学术探索》2011,(1):121-126
20世纪90年代以传媒话语为主导的传媒语境呈现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文化霸权”特性,它与市场经济合谋,建构了人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景观。在传媒语境的笼罩下,文学叙事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尊独大”的历史合法性失效。由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得不主动调整话语策略,不仅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下沉”的姿态面对文学,而且还通过“激励表彰”和“宣传评介”等手法满足作家的“逐利”需求,同时也对作家借用大众文学的美学符号达成“谅解”。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关系表现出多维选择流向。  相似文献   

11.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来滋润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文化旨趣、文化取向;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新时代,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可以不断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时代主流话语是时代主题的集中反映 ,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反过来又促进时代主题的转换 ,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主流话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话语系统和实体构筑具有话语核心和话语指导作用。集中反映新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主题 ,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的“三个代表”话语是当代中国新的时代主流话语 ,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实体构筑和转型具有话语先导和话语工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在当下社会中的“本体论”意义赋予其对于社会文化生态、大众话语、交往关系及主体文化心理的建构性力量,且使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生机理与作用机制实现了“文化渗透”转向.对融媒体与意识形态运作同构性的忽视,导致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一系列现实困惑,如后现代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生存空间愈渐窄化、微观叙事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话语极易陷入“二元对立”的境遇、新型文化景观的隐性意识形态属性鲜获关注等.优化两者之间的张力关系,应当通过聚焦文化心理,在情感对接中形成意识形态的共情体验;赋能媒介话语,在微观编码中凸显意识形态的生活观照;依托仪式场景,在具象互动中实现意识形态的主体询唤等,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论”转向,有效提升融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度和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时代主流话语是时代主题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时代主题的转换,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主流话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话语系统和实体构筑具有话语核心和话语指导作用。集中反映新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主题,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的“三个代表”话语是当代中国新的时代主流话语,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社会实体构筑和转型具有话语先导和话语工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攻与防”,坚持在主动进攻中坚守阵地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态势和走势是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  相似文献   

16.
从源头看,中国小说代表的是一种“异在”的话语精神。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言说,小说话语的非主流性或说反主流性代表了一种风格,体现了等级差异和争夺话语权的倾向,小说浅俗的话语特点也注定了其边缘化的地位。在小说怪力乱神精神背后是反叛正统意识形态的话语追求,这种“怪力乱神”违背儒家以“仁”“礼”为核心的中正精神,有纵情乱性的作用,从形式和言说方式上深含着“异在”精神的解构功能。《水浒传》体现了这种怪力乱神精神,并以人物形象、语言策略和意蕴氛围映现出来,作为中国传统小说的经典模式,它由特定的结构组成,其构成因素与正统主流经典话语相异,表达了强烈的“异在”精神。  相似文献   

17.
佘家葳 《南方论刊》2024,(2):110-112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认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而随着5G技术与智能算法的发展,“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公共理性的弱化、“信息茧房”现象与价值观多元化都在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并且,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理论说服力不足。因此,需构建大宣传格局、整合利益关系、创新内容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8.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若干关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按照舆论统放适度的原则,以“一”(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导“多”(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以“多”促“一”,“一”“多”共生,“一”“多”共荣。应坚持阶级性与普世性相统一,既要正视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现实,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也要认识到,人民内部矛盾是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方法是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矛盾的主要方法,“以人为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之一;既要承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也要承认意识形态的普世性,充分尊重和努力扩大普世价值,以维护世界和平并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应坚持批判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正确把握批判与包容、继承与创新的内在逻辑关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体,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以西方文化为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徐浩特 《理论界》2005,6(6):43-44,223
构筑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撑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好“古”与“今”的关系;第二,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当今时代,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解决好“中”与“外”的关系;第三,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尊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解决好“一”和“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永贵教授申报课题“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被批准为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石,以全球化发展进程为时代背景,以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调研与分析相衔接,系统研究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为:1、深化对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研究,明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