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创设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堂的情境应始终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明理;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问;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学;四、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参与;五、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乐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真正达到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学过程是否有效。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谈谈近几年在课堂教学中从重视情境创设、重视教学过程、重视数学活动、重视学习方式、重视学习情感五方面探寻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已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创新数学教学是个重点。教师必须有创新课堂教学意识,让学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高中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数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提示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句话向我们表明观点: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的用数学服务的,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落实这些理念,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练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让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课堂的开端,让学生真心参与,即从情感上让学生乐意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引人入胜,入数学课堂,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最后要提高主动参与的质量,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让每一名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不是单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多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小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思考、总结,并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有效的目的。教师通过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让学习活动回归生活、数学与生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是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数学教学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注重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汇总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学习了数  相似文献   

11.
程洪湘 《科学咨询》2007,(16):36-36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严格执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三步曲,数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情”,贴切预设课堂“生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就不失为有效教学途径,竟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只有那些有生活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而且,只有在这种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一种真实的问题情境。因此,按照这一理念,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数学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提起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认真听课、背诵概念法则、做练习、考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本)》中指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经过实践,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我有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已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创新数学教学是个重点。教师必须有创新课堂教学意识,让学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之。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笔者针对“浅析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开发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行意志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不管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十四中“531”教学法,其核心都是一个,就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老师由知识的讲授者变成知识的引导者。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生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枯燥难懂的状况,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消极心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班级学生集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认知过渡到数学学习,能较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朱红星 《科学咨询》2010,(18):16-16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参与式”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要结合本地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更加具有个性、活泼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