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给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交流方式带来了由引导者中心到个人中心的变革,从而产生了链式、轮式和全通道式等多种聚合行为。由于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行为的转向: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由线性传播转向群体成员间的交互传播;由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转向多用户间的交流;由关注交互结果转向交互过程。与之相对应,对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生活是消费的基本组成部分。低碳生活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青年群体是践行低碳生活的重要主体。青年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健全的低碳知识体系在低碳生活行为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低碳价值观会通过低碳情感和低碳效能感来影响低碳生活行为;低碳情感、低碳价值观会对低碳生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普及低碳知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价值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网络世界是链接交织的意义世界.随着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工具媒介不断便利,广大青年参与到网络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中,一个为了达到自身目的,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媒介,制作、转载和评价链接的链接青年群体日渐形成.对此,有必要厘清链接青年的意涵和主要行为类型,反思如何避免链接青年受到不良链接内容的利诱和控制,形塑具有正能量的链接行为,强化新时代网络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网络群聚行为和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做了明确的界定,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的形式,归纳总结,分析网络群聚行为特征和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表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网络群聚行为存在广泛的消极因素以及网络群聚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生存成为网络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样态。这种特殊的虚拟生存维度从技术意义、话语意义、形象意义上消解着现实社会的崇高价值,表现为网络青年群体整体性意义感的弱化,价值取向的技艺性特征和对崇高价值的虚伪性拒绝,乃至于衍生出现实社会问题。纾解网络青年群体崇高价值感失落的问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黏合网络圈层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网络青年群体塑立和维护崇高价值的目标客体,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话语之中,对网络青年群体的崇高价值感进行话语性弥合,唤醒网络青年群体对崇高价值的渴望。  相似文献   

6.
青年群体作为熟稔网络媒介操作技术的主体人群,普遍具有较高的公共事件议题关注与参与热情。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深度访谈法,以山东问题疫苗事件议题为例的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权益诉求、媒介使用习惯、价值理念、媒介事件参与体验的精准叠合带来了公共事件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迅速传播;而文化水平、情绪强度、理性程度等的差异则使得事件议题在急速传播中同时出现聚焦与散逸;青年群体耐心的缺乏与对新议题的转移则易导致公共事件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快速消解。对传播主体人群的再审视将为网络公共事件议题的理性聚焦、秩序传播、事件问题的有效推进提供思考的进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微传播时代的用户生力军,青年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价值生成都深深地打上了媒介的烙印。在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青年群体所呈现出的"媒介依存""个体表演"以及"符号交往"的行为表征,消解了作为主体意义的青年精神。长期处于赛博空间所建构的"仿真"世界,"游戏人生"的娱乐心态让青年群体对现实交际产生了恐惧与焦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始变得模糊与游离,信仰虚化、道德混沌、精神危机震碎了青年人日趋成熟的理想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当代法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为我国青年价值观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价值观对青年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意义非凡。对青年价值观教育又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而且价值观教育本身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在青年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时,把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来讨论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广泛使用、流传、熟知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来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关注现实。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青年网络流行语,我们应通过利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观青年心态;通过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提高教育实效;通过建设网络文化,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视频现象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网络视频是高校学生接受视听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来源.也是学生课余时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资源丰富的网络视频文化改变了青年学生对传统视听文化的理解.突出了个体创新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张扬.视频制作技术和互联网交流让青年学生越来越成为视听节目拍摄和制作的重要推动力量.青年学生要求独立的话语表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事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短视频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起着重要作用,对青年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推动短视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其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是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之举,是短视频在全媒体时代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时之需。解决短视频碎片化、娱乐化、去中心化、同质化与青年价值观形成之间内在矛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视频内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创作模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传播方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评价机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作用,真正实现网络短视频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面临着急剧的社会转型,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俄罗斯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发生猛烈的撞击与冲突,因此,近十年被认为是俄罗斯社会体制、结构、关系以及观念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型的急剧变革时代.青年是社会群体中思维最为活跃、反应最敏捷、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青年在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念变迁与社会的整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将深刻地影响俄罗斯社会转型的进程、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年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青年文化变迁必定会在青年价值观中得到反映,最终带动青年价值观的改变。青年价值观演变的总体态势和青年价值观当下的总体特征表明,逐渐被物化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削弱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偏离正影响着部分青年群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融汇中西文化优秀成分,关注文化微观视域,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青年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中,应当内在地包含对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优秀文化价值的吸纳和组合。从心诺、言诺到契约之诺的诚信观、从“情、理、法”文化到“法、理、情”文化、从节约、消费到理财的消费现、从男女有别、夫妻同志到共同发展的性别文化,都是在代际价值组合上的一种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现已成为公民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青年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在网络中对政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当今,中国青年网民对网络政治资汛关注度高,信任主流媒介.但他们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关注度形成强烈反差,这需要从法规制度的健全、网民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和网络政治参与途径的拓展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切实解决问题.从而在总体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生是网络空间的主要群体,也是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参与者。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网络集群行为形成过程具有去个性化、相对剥夺感、情绪感染、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等群体心理特点。研究采用价值累加理论体系框架,分析了网络集群行为形成过程,包括酝酿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冲突阶段和消退阶段等各环节中的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社会心理理论解释模型。对此,要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加强舆情研判与监测、建立红色网军队伍、加强舆情教育引导、发布权威信息、舆论新闻危机公关和公信力重塑等措施对青年学生网络集群行为进行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网民对于网络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性因素的干扰。文章以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概念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青年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媒体平台、参与主体以及理性批判的精神。然而,从当前网络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道路上仍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