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民本目的论的思想和主张,即: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依据来解释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最终目的的思想和主张,是追求社会主义事业过程的完全性、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目的的完整性、完美性的特性或行为,是关于为什么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的逻辑起点;以人民为最高的价值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评价标准,是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的价值核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邓小平新民本目的论合乎逻辑的历史继承和创新发展。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与创新,澄清了在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上的种种错误认识和偏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政治哲学和治政理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质。  相似文献   

3.
先秦民本思想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夏商西周依附于天命论的阶段和春秋以来儒家的理性思考阶段。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对民本思想所做的革新性发展,从民众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论述了民众对于国家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富足和军队的强大的决定性影响,从而赋予民本以理性化思考,并使之从一种近于宗教信仰的政治信条丰富为具体的惠民措施,使民本思想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合理的内核,在长期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民本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执政的出发点归宿,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民本思想传统始终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民本思想对毛泽东的政治理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探索的是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民本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林 《探求》2005,2(4):19-21,73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是隐含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思想,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充满活力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进行了探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华 《浙江学刊》2006,(2):222-224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线索的探究,追索当代民本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扬和实行新民本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宁晓菊 《社科纵横》2005,20(2):12-13
富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富有开创性的内容。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富民”。本文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展现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形成渊源及过程。  相似文献   

9.
徐华芳  李萌 《探求》2014,(3):27-30
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工作中,努力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从一个老人的立场出发,他深刻分析现行领导制度的弊端,提出要培养接班人,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以保证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5):119-122
先秦民本思想具有丰富的治理意蕴,在治政意识方面,强调民意重于神旨,主张先民后神,民为神主。在治政理念方面,强调勤政恤民,主张尽心于民,勤政无逸,倡导以民为监,顺乎民心,规谏统治者要爱民如子,体恤民情,禁止虐民。在治政方式方面,强调德法共治,为政以德,节用爱人。在治政价值上,强调民为邦本,民为君本,民贵君轻。在治政方略方面,强调行王道施仁政。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战略家的胆识和大无畏的气概 ,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一直坚持和领导全党同官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并在斗争中形成了系统的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在建党 80周年之际 ,深入学习、研究、坚持并发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 ,对于加强党的执政建设和执政水平 ,推进党领导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1):10-14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提出,源于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党的地位、任务变化的客观需要。它深刻分析了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科学论证了反腐败斗争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复杂成因,阐释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谋划了中国特色反腐败斗争的系统方略。邓小平反腐思想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戴黍 《探求》2002,3(3):30-32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策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举重若轻,顺势转折;勇于创造,敢为天下先;打破陈规,灵活应变;抓住机遇,跳跃发展;处变不惊,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14.
王长江 《社科纵横》2005,20(2):14-14
邓小平外交思想内容丰富,是新时期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南。独特的功能型外交思维方式,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秘密,这一秘密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5.
16.
孙德江 《创新》2011,5(3):14-17,126
邓小平对干部教育的重要性、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都作了深刻的、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朱颖  万红 《南海学刊》2022,(4):45-53
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内涵,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厚源泉。传统民本思想肇始于商周,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唐,成熟于明清,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文化溯源与现实生成提供了丰厚土壤。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从君民到人民、从统治到共享、从用民到民主的重构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刘清 《社科纵横》2008,23(6):120-122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古代君主治理天下和士大夫为官之道的基本意识,更是道德遗产的重要方面.民本思想有其积极进步的因素,但与今天的民主观相比仍有着质的区别,对其内涵要素合理的发掘则是我们目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剑华  傅明 《唐都学刊》2004,20(2):141-144
邓小平理论中最富魅力的华彩篇章之一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突出实力外交 ,既量力而行 ,又有所作为 ;把高度复杂的外交战略变得更易感知更易操作。理性、务实并且冷静。因此 ,继续深入贯彻这一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无疑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4,(11):23-27
由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截然不同,决定了现代民本思维从根本上超越了古代的民本思维。这种超越性体现在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着七个方面的根本区别上。即人民之"民"与臣民之"民"的区别、自本之"民"与神本之"民"的区别、主体之"民"与客体之"民"的区别、本体之"本"与工具之"本"的区别、发展之"本"与生存之"本"的区别、政治之"本"与经济之"本"的区别和法治之"本"与人治之"本"的区别,从而使现代民本思维具有了全面性、普遍性、必然性、内在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古代民本思维具有的只能是片面性、特殊性、偶然性、外在性、局部性、多变性的特点。可见,现代民本思维比古代民本思维更彻底,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思维。因此,只有现代民本思维,才是符合今天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导性政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