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强化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理论武装,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铸魂”工作;创设组织体系,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造形”工作,增强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升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运行效果,不断释放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组织建设放在事关党执政地位的高度、放在保持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前沿来思考。正因此,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要求,并且着力开辟基层组织建设新领域。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得到了全面发展。从浙江实践到全面发展,习近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不断推进,形成了前后相继、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浙江工作期间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在大革命失败时湘赣边界各县的党组织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中国共产党人重建和恢复了边界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基层组织的实践建设,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要从基层发展党的队伍、要整顿党的组织、要从思想上建党、要做好群众工作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吕克忠 《金陵瞭望》2005,(10):60-60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力度不足,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新问题,城市社区党的基层组织职能定位缺乏可操作性,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努力推进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本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并为我们绘制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幅蓝图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内在统一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前提和最终目的 ,实践“三个代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我们应该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指针 ,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充分的主体条件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世纪党的“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工程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夯实基础、纽带作用、辐射作用以及在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切实加强支部民主化建设 ,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用改革的精神全面整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对新时期高校院系党总支工作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总支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主体,是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载体。进一步认识新时期高校党总支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广大教职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江泽民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不仅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 ,又在原先理论形态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思想观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联结点 ,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评价尺度和逻辑引申。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阐发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六大"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现状,提出必须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战略地位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努力探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律,使党的基层组织永远保持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等院校的共青团组织对培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作为基石的基层团支部工作现状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共青团工作的成效,文章在对基层团组织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基层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高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特色 ,有助于揭示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真正科学价值。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脉相承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发展 ,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理论品格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首次提出了在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中居核心地位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应有之义,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党委应提升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认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结合,设置科学的党建工作责任制目标。狠抓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关键。科学评价党建工作责任制目标的落实,运用好评价成果的激励与问责功能,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提高社区治理效能,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有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长期以来,成都市坚持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多元力量协同治理,持续创新社区治理方式。近年来,成都市更是把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主动谋篇布局,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党组织,它以学习型成员作为党组织的行为主体,通过积极建立知识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和有效路径,充分开发利用党组织成员的学习效能,形成高素质的党组织队伍。大力推进中国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深刻把握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逻辑蕴涵,不断推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认识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先进性建设指通过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紧密结合党的历史任务,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保证,从而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党历史上先后有过3次大的经验总结,促进了党的自身建设及理论上的成熟。第一次总结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总结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次总结把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确立,村庄社会发展导向日益强烈,资源匮乏型地区的村治主体发生了新一轮的精英更替,能人治村广泛兴起。调研发现,能人治村是基层政权在强发展导向和发展诉求与弱发展能力之间的张力中寻求出路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与后税费时期中西部地区的中农治村和发达地区的富人治村不同的是,能人治村具有发展性、社会性和行政性的特点。能人自身的资源禀赋、村社内部的信任资源与乡村互惠的关系结构构成了能人治村的发展能力、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但资源匮乏型地区的能人治村也带来了一些意外后果,表现为发展型村级债务的形成、基层微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村庄之间的分化加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准确定位村庄发展的目标,积极引导和规范村治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