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第四代最高统治者,是女真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1153年(金贞元元年),他实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把金朝的统治中心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城南白城)南迁燕京(即今北京),改称中都。这一果决的迁都之举,在女真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关于完颜亮迁都这一问题,日本学者田村实造曾专门撰文论说过,然笔者以为尚有再论之必要,故于此试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海陵王完颜亮是金朝历史上一位特殊的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他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政治上设官分职,打破选用官吏的民族界线,推行科举制;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思想与文化方面推崇儒学,吸收中原先进封建文化;迁都燕京。这些措施为后继者进行封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古傲狂生 《中华魂》2013,(24):49-49
完颜亮,是一个别样的帝王。他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完颜宗侯的次子,完颜宗弼也就是《说岳》里大名鼎鼎的金兀术的侄子。完颜亮身为金朝的皇帝,却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谥号,  相似文献   

4.
金世宗完颜雍是金朝第五世皇帝,于1161年10月7日在辽阳称帝,与海陵王完颜亮的中央政权,分主南北,七十多天后,进兵中都,夺取中央政权。本文准备就金世宗进京,主掌中央政权后,所推行的颇具调整措施的几项主要政策,提出一点粗浅看法,求教于史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根深源远,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京建都始于1153年金朝迁都燕京,并改称中都。自此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代五朝以及民国初期北洋政府,直至1949年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迄今已有850年历史。北京建都的历史如此长久,在我国七大古都中仅次于长安(建都1120年)和洛阳(建都  相似文献   

6.
1149年12月,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发动政变,取代了金熙宗,于1151年3月下诏"广燕城,建宫室",1153年迁都燕京(北京),并更名中都。并颁布中京大定府为北京,汴京为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从公元1153年金中都到今天,北京作为首都已经有851年了。 而历史上的金中都和今天北京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在历史上的金中都各个城门,今天又都在什么位置,现在什么样子呢?这些城门的名字只体现在今天的几个立交桥的名字上面,它们是会城门桥、丽泽桥,丰宜桥。名字很普通,如果没有人指点,很容易就轻易错过了。 金中都仿照北宋汴梁的规制,在辽南  相似文献   

7.
金朝灭亡后,金旧臣如元好问、刘祁、杨奂、王鹗等本着"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的愿望,纷纷撰著史书,以保存故国信史为己任。王鹗《汝南遗事》所记为其亲历亲见之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学者认为《汝南遗事》是王鹗随金哀宗在蔡州围城中所撰,这是将王鹗记录哀宗迁都蔡州城后之军政大事的"目录"误以为是《汝南遗事》。根据王鹗在《汝南遗事·总论》中视蒙古灭金为"天开一统,地入大朝"这一事实,以及杨奂所作《读〈汝南遗事〉》诗,可以确认《汝南遗事》成书于金朝灭亡以后,约在金亡(1234年)后至元宪宗五年(1355年)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完颜亮的汉化改革。分五大部分:理论阐述部分,提出了本文的写作中心;简述完颜亮及其对汉族文化采取的态度;结合具体史实详细论述了完颜亮的各项汉化改革措施;着重论述完颜亮汉化改革中存在的局限性;全文总结。  相似文献   

9.
金代历史百二十年(1115—1234),其间两度迁都,以北京作为都城凡六十余年。第一次迁都在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从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即由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往北京。第二次迁都在贞祐二年(1214),金宣宗由燕京迁都于汴,即由北京迁到今河南开封。就在金人的第一次南迁中,曾有一次古墓的发掘与考察,见于《金史·蔡珪传》:  相似文献   

10.
赵世延字子敬,蒙古雍古部人,祖先原居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北边塞上。世延曾祖(黑旦)公,最先担任金朝的群牧使负责金朝马群的牧养。成吉思汗起兵统一中国,对金朝养牧的骏马十分动心,于公元一一五一年率兵袭击金朝群牧监夺取其马匹。(黑旦)公亦于此时归顺成吉思汗。(黑旦)公死后,世延祖父按竺迩幼孤,遂由外祖父术要申抚养,并从这  相似文献   

11.
完颜亮作为金代杰出的女真族诗人,所作笔力雄健,气象恢宏,浩气薄天,语言粗犷豪放,清新婉丽,语言别具一格,风貌独特。他的诗歌写作技法较为粗糙,所以其风格直率朴实,雄健踔厉,立意高远不凡,艺术表现上的朴陋,表明女真贵族忙于战争,濡染汉文化未深的本真形态;是女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以"复数的解释和记忆"颠覆既成的、统一的"历史的讲述方法"是1964~1967年前后大江健三郎最关心的问题点。本文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中心,从小说体现出来的"历史的叙述方法"中考察大江健三郎的历史意识,以及因这种历史意识的介入而达成的文化批评的情状。在《万》中,关于万延元年农民暴动的所有传承、记录、记忆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以特定的意图被讲述、被接受的,而大江所真正要抒写的绝非"历史"本身,而是重复着这种"历史"的"当下"。这部作品是深层次进行民族反思的操作,从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唤起和对"历史意识"的追究来进行的对日本近代史的批判。大江健三郎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又开拓出了他身为"启蒙者"的又一条新路,即通过对历史的追究进行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13.
岐山完颜氏祖碑和泾川完颜氏祖先画像证实岐山王家村1200多口王姓村民和泾川老鸦窝500余口完颜姓村民是女真人后裔.凤翔重修存真碑、皋兰杨氏族谱和永登火氏族谱证实凤翔紫荆村2500多口屈姓村民,皋兰新湾村1000多口杨姓村民,以及永登、皋兰、白银、榆中、红古等地的火姓村民是蒙古人后裔.这五件实物证据极具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文献史料,分析了谶纬与汉代迁都思潮之间的关系、谶纬对汉代都城文化的影响。分析认为,西汉末士人欲以迁都解"更命"之危机,王莽欲迁都以应谶纬;光武修旧都以证其承"尧后火德"之正统,却导致了人们的迁都之念;明帝时人们怀疑都洛不应天命,于是迁都之议再起;董卓以图谶为由迁都长安,曹操迎天子于许昌,曹丕应图谶而代汉。分析还认为,迁都思潮往往是国家信仰危机的产物,往往与权力之争和政权变迁密切相关;受谶纬天命思想影响,都城不再仅仅是行政区域的代称,往往成为天命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孔尚任在石门山隐居期间创作了《桃花扇》初稿,他在《桃花扇本末》中说:正是有感于李香君的故事“新奇可传”,才产生了创作《桃花扇》的动机。可见,他创作《桃花扇》首先是出于一种“传奇”的心理。孔尚任积极入世,1678~1681年三年之间,两次求取清廷功名,这期间的创作根本不可能抒发兴亡之感。事实上,他隐居期间创作的诸多作品也没有任何一篇与抒发兴亡之感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桃花扇》最初并非为表达兴亡之感而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方流派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实验性的作家,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做过多种尝试,他的早期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这部作品的创作思想显示福克纳在上世纪30年代从人道主义向自然主义迈进。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身世平凡,战前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真切自然,整个战争经历真实而感人,人物的情感世界描绘自然而生动、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典型而富有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作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诗人西奥多·瑞特基对自然怀有真挚的爱。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夜旅》是瑞特基最优秀的诗作之一,它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从行驶中的列车卧铺上看到的自然景色。不过,这不仅仅是一首自然景物诗,它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9.
余华小说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标志着一种转向,其前后作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与审美趣味。一个作家在短短的创作生涯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一次大断裂,是值得思索和探究的。经过仔细审视和分析,可以发现余华前期作品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救赎,是对童年时代创伤的疗救,起始多是以幻想的、夸张的、闪闪烁烁的方式,至《在细雨中呼喊》因赋予具体的生活细节而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疗救,其后的创作则因主体性的迷失而使其作品徒具形式的迷幻与语言的狂欢而失去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除涉及政治、军事、民族融合等诸多客观因素外,还与孝文帝个人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迷恋,其南征战略及追求正统的心态,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因素等,都是促使其决意迁都洛阳的内在动因。孝文帝迁都及其全面汉化,既加快了当时鲜、汉民族上层的融合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鲜卑迁洛集团与恒、代保守势力的分化,而南迁集团的不断弱化则加速了北魏统治的衰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