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5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人大代表们公开法院处理物业管理纠纷的原则时,首次明确了业委会的诉讼主体资格。此后,业主们就可以通过业委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业委会往往因“无名分”而处境尴尬2003年8月,广州市东山区东悦居业主以业委会的名义将诉状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部颁布的《业主大会规程》中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参与,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而在沈阳市和平区和平湾家园住宅小区,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小区业主从未召开过业主大会,却无端冒出一个业主委员会。为此,和平湾家园的业主张先生和李先生代表小区的800多名业主为此状告沈阳市和平区房产局,要求撤销房产局关于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批复,确认“业主委员会”违法。法院经两次开庭审理,于2005年11月8日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被告沈阳市和平区房产局作出…  相似文献   

3.
陈凤山 《社区》2013,(4):32-33
住在高层住宅一层的业主是否应交电梯费,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业主和物业公司。在不少城市,都发生过一层业主认为自己平时不坐电梯拒绝交纳物业费,而被物业公司起诉至法庭的事情。通常,法官都会支持物业公司的诉请,判决业主应当交纳电梯费。但业主们在补交后,仍会对此感到不合理,矛盾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  相似文献   

4.
陈凤山 《社区》2013,(6):32-33
住在高层住宅一层的业主是否应交电梯费,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业主和物业公司。在不少城市,都发生过一层业主认为自己平时不坐电梯拒绝交纳物业费,而被物业公司起诉至法庭的事情。通常,法官都会支持物业公司的诉请,判决业主应当交纳电梯费。但业主们在补交后,仍会对此感到不合理,矛盾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  相似文献   

5.
张鲁豫  柳春秋  盂谦 《社区》2005,(24):6-9
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时,业主盼它成立,因为它是业主维权的“英雄”和依靠。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业委会有权代表业主和业主大会选聘物业公司,但条例并没有规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曾经,为成立业主委员会跑断腿、磨破嘴的牵头人。随着业委会权力逐渐进入监管“真空”之后,原本是维护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却开始面对它曾经的拥戴者们的质疑。有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业主维权重心将从对物业管理的不满,转至对业委会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6.
业委会由业主选举,是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可谓是业主的“娘家人”。可是不久前,南京秦淮区香格单拉花园小区的部分业主和“娘家人”闹起矛盾,还把业委会告至法院.原来,业主质疑业委会私立小金库,要求业委会公歼维修基金使用账目。该案在秦淮法院审理后未当日判决。  相似文献   

7.
王彬 《百姓生活》2012,(3):16-16
装修时将户门外移,把楼道侵占约两米,变成了自家的玄关。物业要求业主自行整改,但业主始终不配合。在物业起诉两年之后,法院强制执行拆除了外扩部分,恢复楼道原貌,维护了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杨金奇 《社区》2005,(18):39-42
金秋将至,许多业主都接到了开发商的收房通知,告知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新房的交接手续。眼看着即将搬入新家,业主们心里自然高兴。不过,收房在一些业主眼中却并非乐事,很多新房的公建设施在交房时还未启用,好端端的房子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就后患无穷;要想拿到新居的钥匙,又要缴纳一项项名目繁多的费用。什么标准的房子可以办理交接手续?验房的技巧有哪些?到底哪些费用不该由业主承担?为了帮助众多的业主应对收房这个难关,记者邀请了相关政府部门、专业人士和律师对时下的收房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北京华清嘉园甲15号楼的9位业主将北京市海淀区人防办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确认该小区的人防地下室归业主所有,并且由人防办负责消除小区的地下安全隐患。这一案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实际上,在北京的3000多个商品房小区、1000万平方米的地下人防工程,都存在产权归属的问题。商品房小区的人防地下室到底属于谁?人防办有权将其出租给物业公司并收取费用吗?对待人防工程这一特殊产品,政府该如何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围绕业主委员会的诉讼纠纷愈演愈烈。作为业主大会执行机构的业主委员会自然扮演了业主维权的角色。但业主委员会是否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一直未有明确规定,导致相关案件法院的处理结果各异。文章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对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明确,分别阐述业主委员会在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主体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林凤斌  曹丽娟 《社区》2004,(17):4-6
2004年4月28日,石家庄世纪花园的业主委员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定程序辞退了原物业公司——华远物业。然而,业主的维权行动并未给他们带来一丝喜悦。原物业公司带走了小区的经费和资料,新物业公司又无法正常工作,加之业主之间相互猜忌,世纪花园业主们的维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相似文献   

12.
师欣  陈鹏 《社区》2006,(13)
得知传染病医院将在家门前拔地而起时,业主们开始表达不满:联系跨国企业,写信给有关领导;濮存昕也在“两会”期间提交了相关提案。5月12日,业主诉北京市环保局案开庭。作为第二被告,地坛医院的搬迁被认为“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而选址过程“并不透明”。这场官司打到了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在其他省市都发生过此类争端——不光是传染病医院,还包括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的选址。可见,传染病医院和疾控中心的选址,并非小事,它牵动着周边无数百姓关注生存的那颗心  相似文献   

13.
陈凤山 《社区》2013,(15):34-35
“做联南社区的业主,真的很幸福。”这是浙江省宁波市联南社区业主委员会给业主“发红包”时,业主们给出的评价。2013年1月26日,82岁的业委会主任杨国彦老人率领业委会9名成员在小区广场设点,向小区业主发放红包,红包为价值100元的超市购物卡。当天,联南社区共有900多位业主领取了“红包”。  相似文献   

14.
何如平 《社区》2005,(20):57-57
我们小区不少业主都养了宠物狗,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在一起遛狗,偶尔也交流一下养狗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养狗一族”。我家楼下的阿成无业、不养狗,却爱遛弯儿,总是和养狗的邻居碰到一起。阿成有个毛病,就爱对事情品头论足,小区里的狗们自然成了他评论的对象,但他极少夸别人的狗,却总爱给人家挑个毛病,并由狗及人,常把养狗的邻居说得灰头土脸、面红耳赤……有时邻居们被说得上火了,也常反唇相讥“:阿成,别天天给我们念狗经,你也弄条狗来给我们开开眼。”阿成也不含糊,没几天就牵来一条,却让狗友们抓到了“把柄”。这是一只普通的宠…  相似文献   

15.
梅礼成 《社区》2004,(15):36-37
最近,因开发商未按合同约定按期给住户办理房产证,武汉“星桥苑”小区业主根据2003年6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司法解释》)规定,将开发商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令开发商赔偿47户业主违约金95万余元。至此,在武汉此类案件消费者胜诉率竟高达100%。透过此案,我们郑重地、善意地告诫全国的房地产开发商,迟办产权证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迟了”,将会面临“吃官司”和“亏血本”。同时,我们也诚恳地提醒广大业主,若要预防开发商迟办产权证的问题,可以签订“防迟”合同;遇到开发商满口承诺为业主办理产权证而又迟迟不办时,更可以理直气壮地拿起法律武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可以为“迟拿产权证”的业主撑腰。  相似文献   

16.
许琛  刘蓉  子言 《社区》2005,(3):32-33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占全市小区总数的13%左右,这就意味着,在87%的小区,业主们还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其自治性的维权组织。可近一个月来,广州不少小区的业主们却都在为了相同的事情奔忙着,那就是组建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2004年11月1日,《广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细则的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关于物业管理收费政策的最大变化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可根据物管服务质量的高低来协商约定物管费用的高低,但协商的前提是小区必须拥有业委会,拥有和物业公司对话的主体。于是,小区成立业委会成…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7,(18)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的H小区是一处环境优雅的高档小区,却经常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2006年6月,该小区曾出现业主在绿地之上私建车库的事件,最终,长春市政府相关领导出面,问题才得以解决。今年6月,小区第84栋洋房的业主又在顶楼4层之上建起第5层……  相似文献   

18.
小王 《社区》2010,(15):10-10
星期六早晨,家住某小区的刘女士正打算洗漱,却发现停水了。“物业也没发通知说要停水啊。”刘女士赶忙拨通了物业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家住一层的业主因为管道漏水需要维修,便把整个单元的总闸给关了。刘女士询问何时能修好,物业表示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19.
陈凤山 《社区》2012,(30):25-26
说到小区自管,很多人并不太理解。尤其是新闻媒体,很容易在报道中把“小区自管”与“业主自治”混淆。业主自治,就是小区业主们依法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出业委会,由业主们讨论决定小区的物业服务定什么价格和标准。至于在业主大会成立后,如何提供物业服务,《物权法》确定了三种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其他管理人,还有业主自行管理。其中的自行管理,通常简称为“小区自管”。简单地讲,实行自管的小区,就是不再把物业服务外包出去,而是由业主们自己管理,或者由业主们自己成立起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供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徐成华 《社区》2005,(20):20-21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美之国小区,面积30万平方米。小区从2000年开发,到2006年底工程全部完工。目前已有1400多户居民入住。2004年12月31日,兴鸿业物管公司与美之国小区的物管合同自然终结,由于小区业主委员会未与兴鸿业公司续约,而是经招标选定上海美隆物管公司接任小区物管工作,并与之签订了物管合同。但就在今年1月1日凌晨零点,当美隆公司准备接管美之国时,部分业主却以业主委员会签订新物管合同未经2/3以上业主同意授权为由,阻止美隆公司进入小区,而兴鸿业公司也以部分业主盛情挽留为由,继续行使物管职能,双方在小区门口争执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