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荟 《河北学刊》2023,(6):168-177
人口负增长,既是世界性现象,也是人口现代化的具体表征。作为全球人口发展史上形成机制最复杂、影响面向最为广泛、经济社会后果最有风险意涵的变化过程,中国人口负增长是人口规模巨大而又独具深刻性的人口变动格局。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人口国情,该颠覆性人口变革势必挑战现代化的既有动力体系,重塑世界现代化新格局。西方现代化动力学说忽视了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的价值追求,在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与国家治理等领域也存在关于“人口现代化”的多重悖论。各国实践表明,国家关于人口负增长的基本立场、价值品格与发展历程,为人类文明现代化创新动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中国式现代化动力与人口(负)增长的国家效应不再是西方国家建设逻辑上的竞逐富强,而是勾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自觉型人口现代化的新图景。构建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力体系,即以人口负增长定位中国式现代化阶段性任务、探寻中国式风险与新安全格局,并且创新与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红利,既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也将为21世纪全球人口负增长的持续繁荣贡献中国动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趋于步入人口负增长的发展阶段。人口负增长治理的核心是对少子老龄化的有效应对,其实践关键之一即解决家庭中“一老一小”的问题,这个过程涉及全人口生命周期的家庭建设。中国家庭具有独特治理价值,它使中国人口与社会治理结构呈现为“国家—社会—家庭”相均衡的三元模式,在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发挥中介和缓冲的作用。重视和支持家庭应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和少子老龄化的重点和突出特点之一,当前家庭政策发展应规避个体主义家庭观。在人口发展格局中,识别并落实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应以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为家庭赋能,来统筹婚育提振和老龄化应对等议题,进而形成新时代家庭发展的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3.
贺俊  刘庭  毕功兵 《江淮论坛》2006,98(5):22-26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谓众说纷纭。目前的定量分析一般都是根据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而这种研究方法会因统计样本和统计方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论。本文首先应运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得出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结论;其次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潜在可能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考虑我国国情和世界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口全要素的整体变化,延伸人口发展规律的轨迹。低生育率是未来人口的基本面,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如影相随,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后果惯性显现,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日渐明显,均是人口规律呈现的必然和大趋势,难以更改。然而,"七普"数据展现了当前和未来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超低生育率水平引发人口总量安全、结构安全和流动迁徙安全问题,区域人口流失造成人口负增长与区域发展矛盾尖锐,家庭功能整体弱化带来社会安全隐患等。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周期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面对新生事物,要理性认识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辩证分析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利弊,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激活老龄社会的新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消费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重心研究文献主要研究重心演变的轨迹和特征,而关于重心移动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鲜有涉及.通过分析1952年至2005年我国消费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其与经济重心演变路径的互动特征,然后从重心均值和方差两个角度,考察我国消费重心演变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消费重心呈现了向西→向东偏北→向西偏南→向西北→向东南方向的移动轨迹;我国消费重心移动受到了全国各省市消费的均值和方差的显著影响,均值增大,消费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而方差增大,消费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制度内涵也日渐丰富,体现了多重维度的有机统一.制度内涵的多维探索就是从制度的不同方面做出解析,力图展示出清晰立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系统思维阐释制度的内容特点,以历史思维阐述制度的发展历程;以理论思维认识制度的思想基础;以实践思维探析制度的演...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年来,依靠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实证验证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加强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作为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一个基本思想,生产关系概念及其范畴的创立,具有一个逻辑上不断演进、理论上不断完善的过程。回归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经典论著中考察该理论的历史起源和理论前提,沿循原著的逻辑发展轨迹进行解读,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生产关系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经济与伦理关系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勇 《兰州学刊》2004,(4):112-1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困惑需要深入探讨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已有观点的主要缺憾是笼统讨论二者的背离和整合 ,没有多层面、多角度的透视。立足于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 ,从经济关系与伦理关系、经济行为与伦理行为、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经济评价与伦理评价等层面来剖析二者关系有利于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萧君和 《学术研究》2003,3(6):133-136
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是人口文艺的创作源泉。人口文艺不仅要反映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方面,揭示其规律,还要表达人们在自身生产再生产问题上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人口文艺具有多种形式、形态或类型,并能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特别是人自身生产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生活。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人口文艺就是社会主义人口文艺,其“特有内容”是彭佩云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实现人口与物质资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把人口控制在最大容量之内,又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还要发展可持续农业。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要协调好产业结构与人口———劳动力资源分配结构,尤其是对进入城镇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工商业,必须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人口转变过程和快速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人口转变过程的实现。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经济人口密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山西的实际人口要大于经济人口容量,人口压力较大,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人口总量已超负荷。因此,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提高经济适度人口容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提高人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最高层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都能持续发展。然而,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其途径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校正经济发展目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减少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理论。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人口与环境相适应,要秉承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建立人口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转型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新龙 《理论界》2007,(3):198-199
重获独立后的俄罗斯经济转型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以“休克疗法”进行的最初转型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灾难,在修正“休克疗法”并提出“第三条道路”改革路线后,俄罗斯经济走上了恢复与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把抢救、保护乡土建筑作为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护乡土建筑原真性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某些古建筑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的保护方式进行了探讨.依据保护乡土建筑的现实,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提出了多维规划、多维保护、多维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资源消耗的速度。在综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计算方法上有很大的突破。而国内人口承载力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中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和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相对人口承载力一般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来研究。适度人口测算常运用生态平衡的生态足迹模型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心观和中国中心观都是我族中心论的放大,都是在自我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对比中确立的,有着自我文化优越的思想观念.但是欧洲中心观有着普世的价值,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为欧洲在世界的霸权服务.对它们进行回溯、比较,对今天构建公平公允的对话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索从生产工具、机器、生产流水线到无人工厂这个机器或技术系统替代人力的发展过程,可以找到无人经济出现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借鉴已有学者研究成果,无人经济可被定义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在生产经营某些相对独立环节利用技术系统完全替代人力的经营形态。根据所运用技术的先进性程度和技术系统替代人力的程度,广义无人经济可划分为传统少人经济、传统无人经济、现代少人经济和现代无人经济。权衡成本和收益,当前无人经济的应用重点应在技术相对成熟、生产组织方式更加完善的子系统上实现技术系统对于人力的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快速转变之后,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由于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特殊时序结构,人口经济关系兼具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刘易斯拐点"的显现、人口红利的过早终结等增加了经济减速的风险。从更长远的时期看,我国将迎来人口减少、老年抚养比大幅提高的局面,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人口形态,在这样的人口形态中如何避免陷入长期停滞,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对于我国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