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时期,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文化冲突,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发展及思想价值变化。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高校应全面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并以“以文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导方针、以文化自信为思政教育主旨、以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规律为基础教学依据开展相关思政教育活动,以实现文化自信与大学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出其教育合力,从而切实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学习深度,帮助其抵御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及良好道德品格,促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民族信仰,培养其成长为国家发展建设所需的高水平、高素质优秀人才。基于此,本文便围绕文化自信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路径展开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23)
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阻碍性问题,此时,就需要基于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力求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长远化发展和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笔者则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而后提出了自身的相关见解,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7.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8,(5)
在目前的高校文化教育上,将文化自信与政治教育相互结合起来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如今在学生中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忽视和对传统文化的蔑视现象,还有对信念理想的缺失现象,这些现象都很容易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将从文化自信内涵进行阐述,再分析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2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主要针对各大高校内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开讨论,希望通过二者的融合教育,可以真正意义上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19)
"共青精神"作为我党在领导青年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建设中产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容包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需要对共青精神大力弘扬,加强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信念教育、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担当精神教育。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和高水平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共青精神"体系下,引领青年学生立德树人的新思政教育模式,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社会进程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育中国梦筑梦人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所以,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和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梦,并与国家梦、民族梦融合为一体,推动中国梦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1)
我们开展教育生态化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知识有进一步了解,现代大学生是新时期建设主力军,他们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让学生有很高的思想认识,对于思想认识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学习,还要在今后的生活中进行学习还要进行继续的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在思想方面,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够让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提高,因为思想层面的提高对于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职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本中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一课为例,探索如何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境、革新教学手段等方式,实现党史教育和中职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3)
实现高校思政课生活化离不开信仰教育的支撑。由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信仰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如何让信仰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链接,从价值观、环境、内容、形式、手段五个方面出发去增强信仰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功能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是高校思政课发挥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奠定了一个人的职业观、就业观,对大学生将来的工作态度有很重要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三观树立奠定了基石,同时在就业指导中也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课程思政融合意在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现状,社会的现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为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