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西藏美术的开端始于20世纪中叶,当时西藏画坛上出现了可称为现代西藏美术先驱的绘画大师安多强巴.他的艺术道路经历了早期探索、成熟和传承发扬三个阶段.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他创作了不少前无古人的传世之作.作品题材包括历史名人、宗教内容、自然景物和风俗风物等.他的艺术创作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理性实证和藏西合璧的特征.本文对安多强巴的艺术历程、重要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黑龙江省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迅速.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黑龙江省朝鲜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焕发了活力,实现了大发展.目前,全省朝鲜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蓬勃兴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壮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经历长期的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首先是壮族的民族认同.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随着壮汉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特别是西南边疆遭到外来入侵,壮族的国家认同日愈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促进了壮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壮族的国家认同有了质的提升,维护了祖国南部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宋神宗、哲宗时期.随着熙宁、绍圣的开边拓土,蕃汉民族交往日益增加.土地关系、民族关系以及新旧归附区社会稳定等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为了保障西北边疆政策的顺利贯彻,政府强调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西北蕃部的治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西北蕃部各族的民族法律法规.它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对于处理西北边地各族矛盾和纠纷、打击西北缘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西北蕃部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峡巫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6400年前的大溪文化.巫咸国和巫载国是三峡地区以盐立国、名闻遐迩的土著文化.巫成、巫盼等十巫曾到巫山采药,改进了巫盐技术和丹砂开采,是中华医药学的最早传承者.巫师发明的八卦.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虽是伊斯兰经学的一个分支,但无疑具备了中国的特点和特色,然其主旨却始终坚持着经训传统.本文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的经、经学及经学传统、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学科内容及基本特征.认为伊斯兰传统经学是经典之学、信仰之学、诠释之学和经世之学.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及其教育形式是对伊斯兰传统经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选择了适中而不偏倚的教材,倡导了温和而不偏狭的思想,培养了德才兼备、出类拔萃而不骄奢的人才.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但不失原典要义,“不背呼教,亦不泥呼教”.同时,促使我们深刻思考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对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贡献.因此,进一步挖掘并探究中国伊斯兰传统经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对我们当今弘扬正能量无疑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书中记载了很多精灵古怪的异兽,充满了神奇荒诞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神话的灵感和母题.本文对其中的部分异兽形象进行了列析和研究,为《山海经》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概述了同心的历史,介绍了同心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何时传入同心及同心伊斯兰教历史的分期.其次对同心清真寺、拱北、道堂、墓地进行了介绍.在介绍同心清真大寺时,又从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建筑特色、建筑成就、文字记载等多个方面展开.接着探讨了同心经堂教育、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最后,探讨了红色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1936年同心的和合,包括这种和合的主要表现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流域满族历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流域是满族及其先民的发源地.从文献记载来看,满族先民是黑龙江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为黑龙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祖国东北边疆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在历史上.满族及其先民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朝和清朝三个政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为教学和科研保驾护航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本文就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12.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14.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6.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西藏地方之动乱最先在拉萨爆发,且此后该地一直为主要战场,故而这场以拉萨为主要战场的整个西藏地方的动乱局势被通称为"拉萨动乱".该乱事虽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发生,但其性质不同于内地各省响应革命的行为,难以归于"革命"范畴,更不属于辛亥革命起义的一部分.所谓辛亥"汉藏冲突"这一定性并不妥当,称其为清驻藏陆军与藏族民军间的混战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22,13(8):1-12, 153
基于共同性意识构建的铸牢要求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吸附力和统摄力,一多辩证的基本问题关怀容括了人群社会之中“一”和“多”问题的共同存在。费孝通所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范围上的伸缩性,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世界性的存在,这种伸缩范围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共同性意识的建构需要基于多元一体的理解来构造出一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世界将会朝向一种互惠共荣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中国文明立场上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多元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可能。从人之向善的共同性追求上寻求共同体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有助于以共同性意识构建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下的构造与铸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