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德说过:"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依赖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人来说,职场生存必定要先过"沟通"这一关。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一项底层通用硬核能力。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沟通力呢?试试下面这七把"金钥匙",说不定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哦。第一把:换位思考无论你的沟通对象是谁,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要注意与对方的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自己和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经常剖析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中存在的择业偏见、目标不明确、期望值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好的启示。面对择业,一是要有一定的自制力与理性,减少偏见和过度需要;二是要有明确目标和合理定位,避免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4.
蒋子龙 《可乐》2008,(12):27-27
生活在这样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想见怪不怪,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行,要让自己静下来,静得住。静——可比动难多了。步兵都知道,齐步走和跑步要比立正容易得多。因为,我们的灵魂几乎不会有完全的寂静。《荒漠甘泉》里讲了一个"海底坐垫"的故事:谁都知道海洋  相似文献   

5.
self-esteem从西方心理学界引进而来,中国心理学界一直将之翻译成"自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但中国文化中的"自尊"与self-esteem在多个维度上存在着不同。Self-esteem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或者情感,具体表现为自我胜任感、自我价值感或者这二者的结合。中国文化中的"自尊"包括个体自尊、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个体自尊"指的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民族自尊"指的是捍卫自己民族的尊严,抵御外侮;"文化自尊"指的是尊重和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不可以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要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国本土文化中的"自尊"在涉及的内容、情境、应对方式等方面都和self-esteem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6.
李小萌 《新天地》2016,(12):10-11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猴年宝宝的扎堆出生,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要承担起养育两个孙辈的责任.在一些"婆婆圈"、"外婆圈"里,老人们倾诉着自己的想法.多数老人认为儿女有难处,不能不帮.但这一帮就把自己拴得死死的.尤其是已经带大了一个孩子,现在又要带第二孩子,身体和心理上都不太能接受.  相似文献   

7.
在"文革"这样一个最典型的泛政治化时期,"人"是不存在的,政治统辖下的知识分子没有了"人"应该有的吃饭穿衣婚丧嫁娶的权利.特殊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婚姻形式,这些婚姻带给双方的不是对个性的尊重,甚至不是原始生命力的勃发;一向以追求文明、自由、平等、博爱自居的知识分子,他们自己的文明竟是一个盲区.实现文明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在认识别人之前要先认识自己,在提高别人之前要先提高自己,在要达到的目标之前要先对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后,知识分子才有资格谈启蒙.  相似文献   

8.
道德从来都不限于共同道德,尽管道德总是包括共同道德.这是因为,每个共同体都由数个个别共同体组成,而每个个别共同体都具有自己的成员身分资格,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环境道德美好的追求,但若将之等同于我国目前的道德责任选择,既不实际也无战略.追求"持续生存"才是我们当前的第一要著.  相似文献   

9.
学术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生于自然,但超越自然.学术活动的第一步是要找到与自己的研究活动有直接关系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并把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学术只能是创造的,而不能是因袭的.对于一个学者,诚实较之才华更加重要.学术研究常常表现为用一些常识颠覆另外一些常识.在学术研究中,没有脱离开思辨的"事实",也没有脱离开"事实"的思辨.学术首先是对自己心灵的表现."学术人格"是宁可不说,也不说对自己假想中的读者无益的话--为自己的读者负责.任何一个学术文本都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构.假若连我们自己都把学术当作敲开权力和金钱大门的敲门砖,当成一种"身外之物",我们又将学术发展的希望寄于谁人之身呢?学术的创新不是打倒对方,而是为自己找到发展的空间.任何一个学术框架都不能只有两个对立的基本概念,至少要有三个.凡事总须研究,方能明白.  相似文献   

10.
海纳 《中华魂》2012,(1):30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袁隆平的第一个比喻:"我是一粒种子"。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力量。但要做一粒好种子,就必须埋入泥土,深入基层。想当初,袁隆平也是可以留在城里的。因为他出  相似文献   

11.
地方综合性大学首先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真正具有地方性;要让学生享受到综合性的资源,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真正具有综合性."地方性"和"综合性"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年人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街道、社区、家庭,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应该关心、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感到"老有所乐"。当然,老人们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除了外界条件外,老年人自己也应当不要封闭自己,要想办法调节生活,减少孤独感。要多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到社会这个大的世界当中,开阔自己,多培养自己下棋、养鱼、养花等生活情趣,多  相似文献   

13.
《兄弟》中李光头努力奋斗,获得了财富和权势。但李光头不仅没有生活幸福,反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悲剧。他从小受尽苦难,成长中也历经坎坷,最后他在人世间举目无亲,要带着兄弟的骨灰到太空去。李光头认为自己是根"骨头",小说的开篇和结尾都与骨头有关,文中许多地方出现"骨头"这一意象。李光头这根"骨头"的悲剧给人们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  相似文献   

14.
正儿子从上初中起,就自己缴学费。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真是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我问他:"你哪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儿子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男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  相似文献   

15.
"让每个师生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技之长,让每个师生都拥有自信的心态和生存能力,让每个师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体现和发挥……"这是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张宝民对其学校办学理念的诠释。这位在"东辉"职校工作13年,其中,有近一半时间主抓职业教育的副校长,对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他说,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既要强化教研活动,又要重视学  相似文献   

16.
"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许多人有个头疼感冒的小病,一般都是自己到药店买点药,有些药店还开放非处方药的货架,让消费者自己选购。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17.
隐私生意     
买房买车、注册会员、考试招生……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要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而且多数时候都是输入电脑,随便哪个环节都可能把信息泄露出去。有人叫卖你的隐私这些经营"隐私生意"的公司的网页上都有"欢迎电信、房产、银行、证券、律师、公检法等部门精英加盟"的字样。  相似文献   

18.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章。历代以来,对其义之理解众说纷纭,分歧较大。历代学者如皇侃、苏轼、张栻、陈天祥、王夫之、杨树达、南怀瑾等对此均有各自的理解分析,共有四种意见: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比自己强或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要和与自己同道的人交友。实际上,"无友不如己者"应与前文"主忠信"联系起来考虑,是指不要与不能够像自己一样讲忠、信的人交友。  相似文献   

19.
她说:"我不奢望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样,在一个行业一做就是15年,但求回忆起每一段光阴,都没有白白浪费,都学到了很多,这就足够了。"今年是金英在博雅的第15个年头,这个曾经放言40岁便要退休享受生活的小女人,在博雅创始人夏博新老先生的影响下,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她,竟也要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延伸至90岁,甚至更长久,从此,小女人的心中住下了一个女汉子。金英目前是博雅中国区总裁,同时  相似文献   

20.
少打些“官腔”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魂》2007,(9)
针对部分领导讲话、发言打"官腔"现象,某市市委日前在全市党政机关推进文风建设,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把能"说"会"写"作为一门基本功,善于从实践中、从书本上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多讲些有个性的话。笔者认为,这个要求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