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五四时期是郭沫若创作的第一个高涨期,以诗集《女神》为代表,那么,抗战时期则是郭沫若创作的第二个高涨期,以六部历史剧为标志。特别是历史剧《屈原》,更是郭沫若史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开派大师 ,其创作手法代代承传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不可撼。形成屈原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屈原的个性心理机制是原动力 ;屈原的审美理想是思想基础 ;楚国悠久的文化积淀为诗人的浪漫演绎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思想解放的战国时代为诗人个性的张扬和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屈原创作时有五个层面的想象,即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创作中的心理变态,即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分裂。实现心理变态的途径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积累、敏锐的情感体验、独具的心理特点。屈原创作中的短暂“变态”,是形成其作品奇幻瑰丽风格的重要心理条件,是极为可大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4.
屈原对自己生命的根源、自己家世的积极美好意识,是屈原美好内心世界滋生壮大的动力源泉。屈原“美政”理想与“浊世”现实的碰撞生成无尽哀怨,因此,抒发此种哀怨以求得读者同情,以为“修名不立”之补偿,应为《离骚》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屈原爱楚国与“思九州”相一致的大一统思想,对整个华夏共祭之神的描写和其关心同情人民的爱国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叙述,指出屈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具体内容是不仅爱乡国兼君国的楚国,而且受传统思想中认为构成华夏神话谱系的大一统的先祖之国,其核心则是由其君国——楚国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相似文献   

6.
屈原美学思想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没有美学著作传世,也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但是,屈原有美学思想。因为屈原不但人美(参沈亚之《屈原外传》),而且爱美,终生都在追求美,古今中外象他那样为“求美”而身殉的人实在并不多见。血到『出原死后两千多年的今天,人们提起他来,也还是赞美之声不绝于口。这样一位彻底“美”化了的人物,如说他没有美学思想,能讲得通吗? 屈原的美学思想主要是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即辉煌的诗歌中的。尽管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但质朴、鲜明,尽管零敞,却不失精辟。下而便从四个方面来对屈原的美学思想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也是杰出的思想家、美学家。尽管他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著作,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则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本文拟就屈原的美学思想作简要地探讨,以求教于海内外方家。一、屈原美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的关系。屈原美学思想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融汇在一起的,这恰恰也是先秦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从哲学思想来说,屈原吸取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精华,既是一个朴素的唯物论者,又是一个大胆的怀疑论者。他既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位杰出的美学大师。他降生于威王鼎盛之时,自沉汩罗于顷襄王衰败之际,而主要“从政”和创作活动,则在怀王多事之秋。此时正当战国后半期,社会急骤变化,秦楚齐争强更为激烈;而适应时代发展便出现了思想解放、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生长在南楚的屈原虽然没有创立学派或为后世遗留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教育家。屈原的教育思想在先秦诸家教育思想中很有特色,热爱祖国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培养优秀的品德是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品德包含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崇尚内美的情操、对自然社会的探索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而诗乐融合是其教学形式的方法。楚地独特的文化也造成了屈原教育思想的特点,即突出的忠君思想、教育的贵族色彩和传授知识的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10.
屈原具有深厚的历史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本应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当前的史学史研究却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对于其历史思想鲜有提及。屈原的历史思想主要表现为:反天命、重人事;主张历史在变化中向前发展;重视以史为鉴;具有浓厚的君主论。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诗人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诗歌中表现出法家思想的诗人。屈原生于公元前三四○年,死于公元前二七八年。他一生经历了战国后期阶级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阶段。战国时代,在强大的奴隶起义的推劲下,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历史在前进,人民要求统一,是当时的主要倾向。在这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中,是主张“法治”,拥护新制度,坚持革新前进;还是顽固地维护旧制度,坚持“礼治”,搞复古倒退?这是当时政治思想领域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围绕这场斗争,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纷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美政”理想上;其次表现为与党人群小的坚决斗争;第三,表现为对故土、故都的依恋;第四,表现为重视人民群众的民本思想。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忠君”是密切结合的,这是他的历史局限。屈原爱国思想的形成,既有当时的客观条件,又是他主观修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有着重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教育家。作为教育家的屈原,在人才的培养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主张全面培养和发现人才;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师长的表率作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屈原的教育思想则又体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4.
哲学名著《逻辑学》是黑格尔的代表作 ,是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的骨干和理论基础。在这一巨著中 ,黑格尔极其深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 ,可谓集哲学史上辩证法之大成 ,是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顶峰 ,也是黑格尔哲学精华。列宁说 :“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 ,就是辩证的方法 ,———这是绝妙的。”① 因此 ,可以说 ,黑格尔《逻辑学》是我们学习、研究辩证法不可或缺的必读之书。大家知道 ,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黑格尔辩证法体现在思想方法的见解 ,也是极其精辟和十分深刻的。现就…  相似文献   

15.
张君叻思想简论王其水,欧阳英张君(1886—1969)是位哲学家,也是位政治家。他的信条是搞哲学不忘政治,搞政治不忘哲学。他与一般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谈哲学理论,而且把自己的哲学信仰具体化,提出一套颇为完整的建国方案。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尸佼即尸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晋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1990年是他诞辰238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现将他的主要历史贡献作简要评述,以表缅怀之意。一、尸佼的生平和著述尸佼(约公元前390——前330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魏国曲沃(今山西曲沃)人。尸佼的生平,刘向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  相似文献   

17.
(一)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市)人,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唐甄八岁时,其父唐阶泰以进士出任江苏吴江县知县,他跟着到了吴江。后又随父调职辗转江西、北京、南京各地。明亡后,清兵攻占南京,唐甄随父避难到浙江的山阴和新昌(今浙江绍兴市和新昌县),后又还居吴江。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唐甄回到四川原籍,于阆中考中举人。后又通过吏部考试,分发山西,任潞安  相似文献   

18.
罗泽南为湘军早期将领 ,内圣外王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他以理学为本 ,经世为末 ,其思想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和教育三个方面。在政治上他提出了自己对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系列看法和要求 ;在军事上他以书生杀敌 ,善于用以静制动的策略获取胜利 ;在教育方面则以理学为尊 ,重视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孔融思想以儒家为主,非儒思想相当程度是对曹操专擅的无计可施的傲诞反应。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占据他的头脑,非儒思想从没能真正成为他行动的指南。孔融的非儒思想是在主体无意识中创造出来,但具有可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屈原美政思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美政思想系论廖化津关于屈原的美政思想,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可为代表。他说:“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①他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然很少,但认识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