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融个性鲜明,以至终为曹操所不容而被杀,学界大多归咎于曹操。本文探讨了汉末以来的文化氛围与知识分子的行事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孔融的一生行事做了细致梳理,对其取死之因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孔融论     
<正> (一) 曹丕把孔融列为“七子”之一,看上去是很古怪的,因为其余六人都可算是曹氐集团的文学侍从之臣,而孔融则是一个反对派。鲁迅先生早已指出: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欢和曹操捣乱。曹丕在《典论》里有说孔融的,因此也被拉进‘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两样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早的是明朝人杨德周,他辑印《汇刻建安七子集》,即剔出孔融,另加曹植以凑足七人之数。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夜杀掉孔融,跟后代某些帝王大兴文字狱随便杀戮文人不尽相同。对  相似文献   

3.
“人死如灯灭”。一口气不来,不能吃饭,不能说话,连涉及死者的事也无法申说。此之谓“死无对证”。 三国时,孔融被曹操杀害,罪状之一是孔融不孝。据路粹揭发,不孝的证据是,孔融对弥衡说过,父亲之所以要生我,不过是  相似文献   

4.
孔融(公元153-208),字文举,山东曲阜人,孔子20世孙。融幼有异才,性敏好学,官拜御史、将作大将,迁少府。孔融的一生可以建安九年(204)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积极与曹操合作,后期多有乖忏,终被操杀。本文就其文学创作在汉魏之际的影响和地位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辑刊》2007,(2):195-199
邺下文人集团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色彩极为明显的文人集团。关于集团的领袖,涉及到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历来说法不一。曹丕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在邺城,不仅组织了大部分文事活动,而且善于总结集团经验,成功推动了文人集团的发展,因而是邺下文人集团当之无愧的领袖。而曹操常年外出征战,少有和文人们的共同创制;曹植年少单纯,缺乏号召组织集团活动的实力,作品丰富但多为单独创制,二人皆不符合成为邺下文人集团领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中的名士才华横溢,个性张扬,但皆深情绵邈,无论是对故国还是对艺术,抑或对亲人、爱人、友人等都情深义重,感人至深。名士深情的根源在于魏晋的乱世、血腥的政治、玄学的影响及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论刘桢     
一建安七子之名来自曹丕《典论·论文》。但孔融比曹操还大两岁,胡应麟认为:“文举自是汉臣,与王、刘辈迥异,列之邺下,其义未安。”(《诗薮》)《王粲传》里也未列孔融,所以实际上只能算是建安六子。曹氏父子罗致这些文人,或以之夸示文苑之盛,或以之代行书簿之劳,或以之交流文章乏乐,主要目的不在培养干练之士为政治效力。吴质与六子同时,就曾说过:“凡此诸子,于雍容侍从,实其人也。若乃边境有虞,群下鼎沸,军书辐  相似文献   

8.
曹操的诗歌历来受到高度评价。然而,曹操一生征战,无暇专心作诗,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至今论者不多。纵观曹操现存的诗歌,无一不是书写其政治理想和抱负。曹操发挥个人的才华,把政治理想加以诗化,转而成诗,曹操的诗歌完全是其政治理想的副产品。正是曹操政治理想催开了他诗作这朵光耀千古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人物,向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小說或戏剧中的經过艺术加工的曹操,而根据历史記載,曹操究竟是何等样人——对此并不怎么了然。应該承認,这两者之間是有区別的。在文学艺术領域里,曹操是奸訐的典型、是个十足的坏人。从史学的角度来研究曹操,却不能完全否定他。用馬列主义观点,正确地估价曹操的功过和他的历史作用,曾成为一种客观需要。王仲犖先生就钻了这个“客观需要”的空子,于五六年十一月出版了“曹操”一書。虽然他也为自己提出給曹操以“恰如其分的适当的評价”(見  相似文献   

10.
贾诩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名列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及其侄子荀攸合传,地位甚高。然而,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家裴松之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认为陈寿对贾诩的评价过高,对其传纪的安排不伦不类,有背史法。陈寿的安排反映了史家个人识见及好恶等因素在史著撰写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开军 《殷都学刊》2011,32(1):52-5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典范,曹操是《三国演义》重点突显的反面人物。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屡次掀起为曹操翻案的热潮,无不指《三国演义》为丑化曹操的罪魁。小说中曹操的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确有所出入,但小说并没有丑化曹操,演义中曹操的劣迹、罪行都有史料依据。相反《三国演义》在详细描述曹操的征战、治国、齐家诸活动时,客观上对其进行了美化与拔高。为曹操翻案的无病呻吟的奇怪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受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气候影响,并不是学术自由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四月份举行了两次关于如何评价曹操问题的学术讨论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系主任杨荣国教授和戴裔煊等其它教授、讲师、助教以及一部分同学。会上,大家都认为应该替曹操翻案,但是对怎样翻,翻到什么程度,大家的意见有不少分歧。如戴裔煊教授认为曹操是人民英雄,认为曹操打击了豪门,打垮黄巾军的领袖,没有消灭黄巾军,却将他们收编过来,没有违反他们的目的;曹操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制度,平定乌桓等,都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陈锡祺教授、陈玉森讲师等不同意戴裔煊教授的看法,他们认为虽然应该替曹操翻案,但不要翻得过火,不要将曹操的一切都  相似文献   

13.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家庭的影响及个人的经历使他带有明显的名士风度.名士风度主要的精神内核为个体的独立意识,这也在其小说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它是以小说人物外在形貌上的清新、性格言行上的征放,文采、思想上的才气以及精神气质上的从客来表现的.由此展现了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某些传统精神,并使人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作品的价值:即新派武侠小说中为人所忽略的思想价值.在以往文学的雅—俗对立的研究模式中,武侠小说常被人忽略,但是,当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研究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时,还是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对于人的独立意识的认同与维护、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反思正史的尖锐与深刻.  相似文献   

14.
45年来,对曹操在社会史方面表现的评价可分为总评、曹操与汉政权、曹操的军事行为、经济措施、个人品质五个方面;对曹操思想的研究可划为曹操的主导思想、人才思想、军事思想、神仙思想四个方面,建国以来,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内对曹操的研究皆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失误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姜广辉一、名士流变汉末魏晋时期,“好名”成了士林习尚,出现了所谓名士现象。名士现象是重名社会的产物。名士派代代有之,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当推汉末魏晋时代。在这一时代中,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名士派也发生演变,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引言 曹操的问题应该定案了。自从1959年郭沫若院长、翦伯赞教授发表了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先后很多关于曹操评价的讨论。除了很少的意见外,大都肯定曹操对当时社会确有贡献,对历史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理由是:从政治上说,曹操抑制权豪,禁止兼并,减租轻税,兴修电田,安定民生,破格用人,网罗英俊;从军事上说,三十余年战争,亲  相似文献   

17.
曹操的游仙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操是一位开创建安诗风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他既是建安诗坛公认的领袖,又是上继风骚、下启新乐府运动的一代诗豪,有着很为特出的重要地位,起过极其显著的作用。关于曹操的社会诗,从我们当代的评论者看来,尽管持论的角度不同,具体的分析更不是完全一样,但那种肯定的倾向,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8.
论曹操     
曹操作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应该给以适当的评价。但“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动政治目的,却对曹操极力加以吹捧美化。今天,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在曹操评价问题上所散布的种种谬论加以批驳。  相似文献   

19.
任慧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40-41,48
王粲《从军诗》是其加入曹操集团后的代表作品,诗中洋溢着昂扬的乐观精神。本文对《从军诗》作出三点分析:首先,曹操实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理想,诗人对曹操的赞美发自内心;其次,作为依附于政治的文人,王粲保持了正直的节操;其三,《从军诗》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魏晋名士倡导"自然",行为"放达",不拘儒家礼法,蔚然成风,影响中古思想文化各个方面。此风并非如风暴骤起,而是渊源有自,无论其根本的思想脉络,还是其具体表现形式,都肇始于东汉中后期。汉末诸多特立独行之士,如戴良、马融、孔融等人,皆追求"达生任性"、"任情不羁",在日常生活之态度、待人接物之仪表、居丧守孝之礼法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重情轻礼的特征,不以儒家伦理规范为意。究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摆脱了僵化的世俗儒家礼法的束缚,获得了道家自然精神的支撑。随着汉晋之际的社会变革,此风演化成为波澜壮阔的时代思潮,也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