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建英  刘源  李晓娟 《职业》2011,(17):147-148
随着我国"十二五"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机遇期。职业教育从"大众化"阶段步入"精英"发展阶段,笔者所在学院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个平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薇 《职业》2014,(35):58-58
本文提出,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开展校企合作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和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建立一支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正 《职业》2011,(29):52-53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发展,逐步形成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践证明,以学校和课堂为改革中心,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佳伟 《职业》2011,(14):75-76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向职业人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目前的职业教育,过于强调所学知识的通用性,"轻工艺"的现象很突出,不自觉走上了"高考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也越来越需要具有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就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当前的经济情况,探讨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职业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6.
杨娈英 《职业》2011,(21):50-50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满足职业教育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严贤仕  李会林 《职业》2011,(14):135-13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职业教育还未被社会广泛认同,社会上仍存在"重普轻职"的氛围;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处于弱势,在教育整体发展中不均衡;三是职教资源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四是职业教育学校自身发展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招生面临严峻的挑战、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1,(9):7-9
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再次突出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提到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再次成为两会关注热点。两会代表们纷纷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和造就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杨晶  梁钢 《职业》2012,(15):140-141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教育部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周志旸 《职业》2011,(33):65-65
当今世界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各行各业都在谋求新的发展,都在寻找制高点,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现在的职业教育已从当初的开办职业教育转变成了"做好职业教育,做大职业教育,做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搞好职业教育,如何做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如何管理好教学和实习,  相似文献   

11.
莫竹浪 《职业》2011,(26):95-96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连续增长,就业形势非常好。但是由于"文革"后我国长期对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应用的重视,只注重"精英"教育,致使当今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谢林飞 《职业》2013,(24):36-37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侧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胡锦涛同志在参观珠海技校时说:"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中国的产品赢得世界美誉,就是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成功。要实现这个目标,职业教育应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双制"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本刊讯6月17日到20日,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和劳动部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研究制定了实施《职业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政策措施,总结交流了"八五"期间...  相似文献   

14.
李湘苏  王力群  付元秀  朱雷 《职业》2011,(11):72-73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以"双师型"教师和技能型人  相似文献   

15.
傅晓霞 《职业》2012,(15):143-144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强化应用、突出技能为特色,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培养制度"的办学主导思想,使得"双证教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基准。如何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加强专业教育相关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融通与衔接,已成为增强职业教育灵活性、开放性,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双证"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及各项保障措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将民族的艺术、民间的文化、民间的工艺,作为职业教育来传承,变成职业教育的专业,并赋予时代特色,使之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09年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所说的一番话。但早在2007年,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就已经开始了把民间工艺、传统文化引进校园、植入课堂的探索。该校以泥金彩漆专业为切入点,采用"引企入校、传人培养、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的教学新模式,深入开展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推广多元艺术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改革,累计培养了700多名新生代的民间艺术"传人"。  相似文献   

17.
刘亚丽 《职业》2014,(35):12-13
2014年,国家领导人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北京电子技校")作为北京支柱产业——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唯一的技工学校,承担着建设中的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严贤仕  李会林 《职业》2011,(33):133-135
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使职校招生难、管理难、发展慢等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目前急需解决职教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共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温州市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校"多、散、小"的格局延续数十年,直至2005年,温州市教育局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2008年两年间出台多项文件并开始实施职教强市的规划。时至今日,温州市已在"做大规模、做强专业、提升内涵"的变革中总结出一套带有温州特色的发展模式。本期特别策划选取在温州职业教育中独具特色的几所学校,探寻他们在学校布局、专业调整之后,自身内涵提升上的成功经验和独特做法。  相似文献   

20.
裘晓林  李惠 《职业》2012,(16):135-136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