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家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同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间的利益竟争、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安全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安全因素,构建科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有利于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本文从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详细阐述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体系.通过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深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对新闻宣传的领导作用、改变意识形态的语言表达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法律建设是这一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日益频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异常重要。意识形态安全是具有层次性的,制度变迁通过动摇、修改或重建不同层次的合法性来影响意识形态,并进而带来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尽管我国实施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社会转型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仍须注意把握好舆论准备、事件宣传、人口结构变动、注意力调整、良性互动架构等方面的事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4.
5.
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障功能的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其思想内容的科学性、真理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具有指示方向,促进观念变革,激发人的情绪,纠正认识偏差,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和“西化”等多方面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是信用构成的主体体系,金融市场是信用产品运行的市场。金融业是一国经济体系的核心构成,而金融业完全依靠金融信用构成和维持,风险极大。因此,必须保障金融信用的安全,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仍然面临着来自国内转型期的挑战、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和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管理和利用,以此来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哲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从出生便生活在各种意识形态编制的以太里,同时自我也迷失其中。主体缺席的个人因漂浮在各种意识形态之中而无法依据理性看清事实,很容易受到错误的误导,做出非理性的判断,从而引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误解而导致认同危机。通过实践并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让主体重返现实,获得批判意识,最终使个人理性对意志做出合理引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今天经历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文化境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确保文化安全的文化力,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霸权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文化繁荣与文化危机并存,因而文化安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通过追求文化认同,依托文化本体,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翼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8-9
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灵魂,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同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做个简要的梳理,认为阶级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传媒领域纵深发展,智能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技术,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信息生产样式和传播格局,隐蔽且巧妙地发挥着意识形态功能。智能传播时代下,算法推荐的倾向偏颇、深度伪造的虚假难辨和虚拟情境的过度沉浸都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对智能传播加以科学引导和合理利用,通过加快主流媒体发展、加强平台运行监管和提升主体媒介素养,实现智能传播与思想引导的融合共进,切实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中的灵魂。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的多重影响,我国原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遭遇了诸多挑战。针对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动力、运行途径和保障环境等几个方面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安全的精神内核,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校作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坚持包容引导的重要方法、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等基本原则,方可取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制胜密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我国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攻击的第一对象;新媒体成为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战的主要平台;美国实施软硬结合的"巧实力"意识形态战新战略;美国实行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思考: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抢占新媒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打好新媒体意识形态战;实施"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战略;将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消费观的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对我国网民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网络“非理性”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理性”所操纵.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资产阶级文化殖民的需要及其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互联网的文化包容性以及活动主体的技术性隐身,“去意识形态化”成为互联网娱乐精神的主旨.维护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既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和抗颠覆力,又要在技术操作上主动应对,建立全方位意识形态战争的防御体系.网络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需要在内涵与技术两个层面树立新的理念,发动新的防御,开拓新的路径.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35-37
私有财产权制度是近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法律制度,在各国宪政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权利,包括对私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权利.通过阐述宪法意义上公民财产权的含义,回顾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论述完善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中枢和灵魂,党的重要执政资源。要从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创新,构建动态执政安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员进行系统科学管理的制度就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它由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制度组成。公务员的权利保障就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务员依法享有较为明确、广泛、真实的权利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执政安全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民族分裂破坏活动已经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主权构成了现实威胁。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