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毛远新是毛泽民惟一的儿子,也是毛泽东认为毛氏三兄弟在世的惟一侄儿。1946年7月11日,朱旦华带着儿子毛远新和新疆监狱的共产党人一起回到延安。数日后,毛泽东邀请朱旦华母子到杨家岭家中做客。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形势尚未明朗化的时期,半知识分子总是最有影响的人物。在军队,毛泽东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半知识分子的特征。毛泽东不愿参加学生组织不只是因为自己年龄大,而且还是因为他对教育一直存在着矛盾心理。毛泽东担心学校生活对他的影响。作为毛顺生的儿子,他比自己所期望的更像一名有教养的绅士。他喜欢那些没有文化的士兵把他看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曾经涌现出两个最杰出、最伟大、最有影响的兵法谋略家和兵法实践家。这就是人所共知的毛泽东与孙武子。毛泽东与孙武子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毛泽东生活与活动在当代,孙武子是生活与活动于春秋战国末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位女将军更是一位特殊的妻子,作为毛泽东儿媳妇她43年来操持着领袖后代的家庭生活,在伟人的光环下,她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体验,在照顾丈夫和培养儿子的同时她又有着自己怎样特殊的追求,今天,走入面对面的邵华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李嘉诚教子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对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锴的培养教育抓得很早。他要求儿子生活上克勤克俭,不求奢华;事业上注重名誉,信守诺言。当李泽钜和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的时候,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让儿子到农村去劳动锻炼1946年1月,毛岸英在苏联学习结束回到延安后,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毛岸英多年不在毛泽东身边,这次就想把他留下来。毛泽东没有同意,他让岸英住在警卫团。后来,中央首长又让岸英到中央小食堂吃饭,毛泽东却说:"他没资格。"当毛泽东和岸英谈话问岸英在苏联都学习些什么时,毛岸英回答说:主要学习军事,还学习了一些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等。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从1950年冬到1966年夏,给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历时近17年,直接和间接地了解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些情况。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8.
李嘉诚自称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是李泽钜与李泽楷,“第三个儿子”则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相似文献   

9.
《决策》2010,(5):102-102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署名龚育之、逢先知和石伸泉,三位作者都是常年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同时也都是多年的文献工作者,都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或比较近距离的接触过,对毛泽东的读书情况非常熟悉,保证了本书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0.
正党员干部学好哲学,拥有这个"精神武器",能使我们在思考事情和处理问题过程中的主观思维更接近客观实际,对工作、生活和学习大有裨益。毛泽东是全党重视并下苦功学哲学的典范。1938年,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在延安成立,毛泽东任组长、陈云任副组长,四五十名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地点设在中组部,每两周开一次会,每次半天。当时,毛泽东对哲学的研究,废寝忘食。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记述:"毛泽东是个认真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毛泽东横空出世。"不管你是爱是恨,是赞扬还是批判,毛泽东比任何人物在中国现代留下了远为庞大的身影。这身影覆盖了、主宰了、支配了数亿人和几代人的生活、命运和悲欢"。毛泽东是语言和行动的巨人,尤其擅长政治修辞,堪称语言大家。1965年9月,毛泽东在给胡乔木改词时,批写道:"要造新词。天堂、霓裳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六年私塾”生活中,对四书之一的《孟子》自然是熟读成诵的。少年毛泽东一段“对对子”的佳话,就涉及到《孟子》里面的内容。1903年的夏天,正在私塾读书的毛泽东,见户外天朗气清,趁塾师不在,便与同学们一起到附近的池塘里游泳去了。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周溯源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本书是"历史学者眼中的毛泽东"系列丛书中的一部,采用学科划分与读物类别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毛泽东的读书历程,运用丰富的史料揭示了读书对于毛泽东个人成长、增长智慧、对敌作战、处理矛盾、战略谋划、治国理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展现了毛泽东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天天学习、毕生学习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8,(9):130-132
施氏与孟氏——管理都是有“背景”的哲理的故事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好学儒家仁义之术;另一个儿子爱好军事。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用他的儒家思想去游说齐王,齐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叫他做了儿子们的老师。爱好军事的那个儿子到了楚国,用他的法家主张去游说楚王,  相似文献   

15.
权延赤 《领导文萃》2012,(22):45-46
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元帅中只有彭德怀和林彪敢坚持己见,顶撞毛泽东。毛泽东睡觉困难,一旦睡下,没有谁敢惊扰,鸟都不敢从屋顶飞过,远远就被卫士们用竹竿绑了红布驱走。聂荣臻元帅去见毛泽东,在门口立正两个小时,卫士长请他坐等,他不坐;卫士长要去叫醒毛泽东,他不许。毛泽东说:"聂帅才是个厚道人呢。"彭德怀则不然,径直闯入毛泽东卧室报告军情,没有谁能拦得住。毛泽东多次为了睡觉被人打扰而发脾气,这次却没有发脾  相似文献   

16.
周本清 《经营管理者》2009,(24):350-351
在旧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其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和主要同盟者是农民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如何调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就择其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一、关心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生活、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和群众关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在民主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7.
何为贫穷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 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陕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但却没能再踏上这片黄土地。然而,在这片黄土地上,却有着——历史定格在1935年10月19日的延安吴起镇。这一天,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踏上了黄土地。毛泽东把这一重要时刻称之为“到家了。”从此,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选在陕北,毛泽东和党中央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当年,就是在延安那个还不为外人所知的陕北小镇,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毛泽东思想在这里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正>闲暇读史,获益匪浅。几则革命先辈清正廉明的家风故事,犹如一缕缕清风正气,沁人心田。毛泽东的一席批评话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都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从女儿懂事起,毛泽东对她俩就从不溺爱,总是让她们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过普通人的生活。上世纪50年代,李敏和李讷读大学时,吃住都在学校里。由于学习紧张,加之学校离家远,她俩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卫士们对俩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全面教育思想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毛泽东关于改造人的思想、改造世界观的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面教育思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它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站在改造社会的基石上将所有改造人的活动都视为教育;二是强调改造思想在改造人心时的重要性。之所以将上述两个方面视为毛泽东的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