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与世界能源安全形势紧密相联,深入分析与切实把握世界能源战略格局的基本状态与未来走势是确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前提。维护我国能源安全,需要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利益分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中美两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上的双边合作是富有成效的.然而,作为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代言人,中美双方在以联合国为平台的国际环境合作中存在立场和利益的交锋.环境问题现已提升为各国和国家间的政治问题,中美两国之间存在战略互信的基础,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两国在环境问题方面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是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东西,内涵丰富。国际法是各国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也是通过原则、规则、制度等形式,通过法律的拘束力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规范。国家利益的表达和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下,充分运用国际法规则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趋利避害,是实现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家间的信任问题作为学科热点问题研究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前,诸多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习惯于将国家间的互信称之为战略互信,而且将建立信任措施、信任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提升到维护国际安全与地区稳定的战略高度。当前的国际社会无法诠释和约束不可预测的极端行为,这就需要一种筹划和指导国家间或国家和国际组织间为维护总体利益和安全而建立相应的信任机制,即战略互信。  相似文献   

5.
朱丽 《阴山学刊》2006,19(4):92-96
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内因素和世界各主要力量影响中美双边外交。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和“9.11”之后中美双边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取代了中美安全战略合作关系,美对华政策正向着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转变,经济贸易外交成为巩固两国关系的基础,反恐外交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人权外交。美中关系总的趋势是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中国的发展不必然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也不必然具有对抗性。对中国来说,在对美外交中处于被动反映的模式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俄经贸合作向战略高度发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俄经贸互补性较强, 9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经济涨伏后,两国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两国经贸的发展与其潜力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俄两国在外贸多元化格局发展中没有把中俄贸易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发展为中俄经贸向战略高度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国际秩序在中美战略竞争、新冠疫情蔓延、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革,中韩关系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韩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随着政府换届、执政党轮替而出现政策摇摆变化,因此分析韩国对华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对冲战略为理论视角,从理论和政策层面上,深入分析韩国在中美竞争背景下的对华战略,韩国基于中美相对实力的变迁、不确定环境及可能产生风险的研判、国家利益的考量,经过成本-收益的综合评估确定对华采取对冲战略,提出在中美战略竞争环境下稳定中韩关系,可以进一步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既有合作空间下拓展更广阔的领域,构建起面向未来的中韩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确认冷战后中国现有的有利的战略安全地位、多极化世界格局中中国政治分量的提高和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同时,探讨了对外战略环境中几个不利于中国对外战略利益的问题,如中美关系疏远问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国防现代化的两难困境及对台政策问题等。作者认为,我们在面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时,需要冷静思考和权衡,要有恰当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环境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我国经济、政治利益形成巨大挑战.实施正确的环境安全战略和措施,不但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实现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而且能够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扩展我国国家利益发挥重大作用,成为落实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对外战略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际体系的两个突出特征是美国霸权主导的单极世界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既存在着结构上的战略矛盾,但由于美国霸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国内面临的种种困难,特别是中国经济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又使得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至于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冲突。由于中美关系之间这种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性,两国关系近年来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周期性的起伏不定的突出特点。从近期来看,中美两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并不存在根本冲突;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避免冲突、加强合作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同时,国际政治中权力本质的变化也将改变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的变动必然导致大国之间发生冲突的传统认识;另外,外交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和平方式促进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俄关系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源于共同的战略利益需要,是两国国家利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交合,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俄罗斯因不对中国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加速发展。中国在此番浪潮下选择东盟建立自贸区,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选择,又是抵抗金融危机冲击、扩大贸易的必然选择,符合本国的经济利益。自贸区的建立大大促进了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不过要想进一步深化自贸区内的合作还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强双边政治互信和沟通,完善合作机制,将有益于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国际体系转型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体系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使地区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各国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推动着地区多边机制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国际环境。在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在未来东北亚国际秩序建构、美国谋求地区霸权战略以及政治互信和地区文化共识等一系列问题上,要求中国确定相应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中国崛起而引发了世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我们必须正确认知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制定国际规则、对外政策、经济吸引力等因素,在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构造既有自身特色又具普世价值的软实力;同时理清中美软实力战略冲突的根源与动因,加强战略互信,避免中美软实力战略的零和博弈,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稚 《学术探索》2003,(9):57-62
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从21世纪初世界格局、国际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层面来审视,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对于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安全环境,确保我国21世纪的经济安全、资源通道以及扩展全国的经济发展空间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国际大通道建设并非是云南一省的地方性行为,而是国家战略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逐渐脱离两国政治关系的桎梏,一步步走向成熟。经贸关系不仅有力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也对中美关系大局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敬鑫  刘秋玲 《理论界》2008,(10):223-224
在普京担任总统的八年时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机制和法律夯实了政治基础,贸易和投资激发经济活力,互信和合作巩固安全基石,“文化年”注入人文交流新活力,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合作力度加大。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互补性造就的实际利益、相似性产生的理解和共识、共同的国际环境催生的利益和责任诉求以及双边关系的历史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段立全  赵丽霞 《理论界》2007,2(6):15-16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正确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及其发展的趋势基础上。站在新的国际战略高度,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国际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利益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利益观、国家政治利益观、国家经济利益观和国家文化利益观。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稳定国内的经济发展、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中美之间全面展开的科技创新战略竞争驱动之下,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收缩的重大现象。同时,在持续性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可能会形成中美各自主导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对以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和贸易为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产生挤压和重构的双重效应,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产生复杂的影响效应。面对中美科技创新竞争驱动下全球产业链演变格局所蕴含和暴露出来的新格局、新问题和新风险,中国必须以战略博弈思维和长短期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应对。为此,在全球正在形成的两种相互隔离式科技创新体系的复杂格局下,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自身的全球第一大规模市场优势来尽快培育全创新链式和全球产业链式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主动通过打造与欧盟、东盟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互利共赢体系,以“集体”对“集体”和“利益同盟”对“利益同盟”的策略,维护国家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是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对外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现我国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尤为必要。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也要求实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存在制度缺失、立法层次不高、立法内容陈旧且存在冲突等问题。推进我国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需要制定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来规范战略物资储备的基本问题,并对粮食、石油、矿产等若干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进行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