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核心价值,坚持"抓监管、保安全,强服务、促发展",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提高队伍素质,转变行业作风,稳步推进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设。我局先后被表彰为"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三万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再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率全  相似文献   

2.
邢思琦 《经营管理者》2013,(29):219-219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首要条件,每个人、每天都与食品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由此,食品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容忽视。然而,这么重要的问题却总是被我们无视,只有在出现问题了才想起来规制,本文意在探求一个能够起到预防作用的途径。虽然刑法是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其在预防犯罪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笔者主张用刑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规制,然而现在的立法已比较完善,关键是如何执行以达到预防目的,给公民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3.
《领导之友》2011,(7):F0004-F0004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打造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近期又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11日,"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召开"2013中国医院管理学术年会暨颁奖典礼",颁出了诸如"全国十大百姓满意放心医院""十大百姓用药放心药企""百姓放心示范药店""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等几十个涉及领域专业、名头响亮的奖项。据介绍,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此次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5.
食品已经成为继种子和农药之后,排位第三的“农村消费者最不放心”产品。2011年9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假劣食品,进一步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相对于城市。目前广大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还很不健全,存在大量“监管盲区”。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18):2-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你们中心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  相似文献   

7.
张德川 《经营管理者》2009,(21):202-2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三鹿奶粉事件以后,食品问题已成为全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食品安全体系的建构应该被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已有食品安全体系和国外非常有成效的食品安全体系的研究,提出了现阶段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初步构思,努力让食品安全体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及食品安全极为重要。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得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频出,"肉毒杆菌"、"鹤顶红"、"黑心油"等事件的曝光,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将食品企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食品企业在这种现状下想要发展壮大,除了在消费心中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美誉度、保证食品的安全,还要通过合理任用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来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进入丰裕社会之前,人们所关注的"食为天"仅仅是吃饱;但在经济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的当前,饥饿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过去,人们所关注的"食为天"就是安全。然而,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民生角度说,食品安全危机无疑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极大挑衅。"吃得不放心",在相当程度上将"吃得饱"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给抹煞了。一方面,这种危机是对"信用经济"的肆意嘲讽,足以让信用这一市场经济的基石浮于薄土表面。但问题远没这么简单。规范是环境的产物,而政府是环境的守卫者。但道德谴责、法律制裁,能用的监管手段都用了,为什么还保不了餐桌安全?如果意识不到食品行业的特殊性,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监管局面就改变不了,百姓的恐慌心理就去除不了,而食品向我们发出的警报声,还将刺耳地响下去……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4,(47):22-23
正2014年11月12日-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旨在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坚持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展开积极探索,经过14年努力,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八大体系",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观察     
武汉"租地绿化"成效显著武汉市洪山区在全国较早推广"租地绿化",利用市场运行机制,将原本属于公共投资项目的政府行为巧妙地转  相似文献   

12.
最近,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实,重视食品安全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出现在周代.唐宋时期的法律都规定,对于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应给予严惩. 古代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借鉴意义,古代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都施以"重典",对掺假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管也毫不含糊. 周代:果实不熟禁止上市 周代,尽管囿于技术落后及交通不便,食品安全事件似乎不多,但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还是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的直接采摘、捕捞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如今吃菜怕有农药残留,吃肉怕有“瘦肉精”,吃鱼怕浸泡了甲醛,吃一个西红柿又怕打了催熟剂,吃辣椒酱还怕里面含有苏丹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有约65%的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也就是说十个消费者中就有六至七人给中国食品安全投了“否决票”。这个调查结果引起全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坚持"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经营之道,构成政府、企业立体食品安全结构。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是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  相似文献   

15.
"放心店"让人不放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关部门授予的"放心店"招牌,按说是应该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可时下的"放心店",却不能让人放心,问题出在对"放心店"的管理缺失."放心店"是经过有关部门多次检查应是消费者公认的,并通过一定的程序评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12月7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宣布:国务院已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成为我国首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试验田",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趋势     
物价上涨势头可望趋缓农业部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3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为123.6,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11.3;"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4.6,同比下降6.9,环比下降14.1。在我国CPI统计中,食品占据34%左右的权重,是最大的一个"板块",各类食品价格从3月份  相似文献   

18.
汪名旵 《决策》2001,(9):11-13
武汉之"大": 如果说武汉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在经济实力上还稍显不足的话,那么在湖北省内,武汉的龙头地位以及集聚、辐射功能不可替代 到过武汉的人,都感叹武汉之大. 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期望武汉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全国除"大上海"以外,能在城市名称前加个"大"字的只有一个"大武汉".时至今日,武汉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虽略有下降,不过,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城市综合实力测评中,武汉的排名却一直比较靠前,2000年居第六位(包括直辖市).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关系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经济增长,关系社会的稳定和谐。近年来,瘦肉精、SARS、苏丹红、红心蛋、多宝鱼、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3月以来发生的"双汇火腿肠事件"更是让消费者对中国食品丧失信心。本文就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市场食品安全,重塑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提出了建议和改良之策。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17):40-48
近年来,上海松江、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并取得了成效,成为全国家庭农场五大发展样本。上海"松江模式"走在全国前列鼓励发展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实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是上海松江区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