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用本体论方法认识事物的本原和本性,将从诉诸事物本身的终极存在的意义上廓清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本体价值.本体论方法对文学研究的有效性表现在在"思"的层面上聚焦本体的方法论指归,在"言"的层面上把握文本结构谱系的技术设定,在"诗"的层面上思辨文学存在方式背后的本质意义与价值,解答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已经证明,"文学性"对绘画的创作与发展一直存在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叙事、描述、想象、虚构、隐喻等文学模式的"文学性"与基于技术、材料、形式,非预设性、直觉、无意识、即兴想象等范畴的"绘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一差异不仅是作为门类的"文学"与"绘画"之间的最大差异,而且是绘画借助"文学性"这一文学表达模式的优势来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该文从文学与绘画的潜在关系入手,从"文学性"向绘画领域的蔓延,科学认识"文学性"和"绘画性"这两个"种差"对于界定文学与绘画本质的意义,"文学性"与"绘画性"在中外绘画史上的相互博弈现象,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融两者之长的探索价值以及对当下绘画创作的启示诸方面来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流行的文学性研究并不是本体意义上的文学性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化研究而与文学本体建构无关。当人们细致梳理西方形式主义文论中文学性概念的产生及其蔓延之后,就会发现,在后结构主义文论中,文学性概念即已泛化,而在后现代语境中,文学性研究更是转型为"文化化"阐述,所以当前亟待重建文学性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既不能在单独的形式审美维度上展开,也不能充当文化范畴中意识形态的阐述说明,而是在本体的审美建构中,融入主体的内在精神深度。  相似文献   

4.
文学阅读行为既是阅读者与文本以及写作者的一种对话行为,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行为中主动参与、介入,与文本、写作者、自我建构对话关系的一种行为。在文学阅读行为中,阅读者的主体能力的参与形成了他的"在场",而文本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对于阅读者的"在场"产生一种反向解构力,这种反向解构力又导致阅读者的"不在场"。这种阅读者的既"在场"又"不在场"的辩证关系就构成了文学阅读行为的人学辩证法本质。  相似文献   

5.
论清末"拜伦"译介中的文学性想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拜伦热"主要受到政治功利性意图影响,这一意图较多地掩盖了拜伦诗歌译介中的文学想象.在其译介中,梁启超注意了诗歌感染力、语言译换、精神传达等;马君武注重了诗歌形式、节奏和自我情感映射等;苏曼殊突出了个性抒写、诗歌韵律、意象、审美等本体性的文学特质.这些译介中的文学性想象与多种因素关联.在新文学发展脉络中有着隐含性的前奏意义.相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观念,这里的文学性想象还不够丰富,但已包含着对文学本体性和自主性的诉求等新质.  相似文献   

6.
"文学性"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者对之进行定义的莫衷一是,其实每一种定义都是对"文学性"某种意义上的丰富与发展,都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对"文学性"的论争其实掩盖了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即把"文学性"作为研究非文学领域的工具还是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生产"式的研究。文化研究无疑为这种混淆提供了引子。但同时,文化研究为"文学性"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与视角。文学作品"文学性"研究的知识生产恰恰为非文学领域"文学性"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7.
被人称之为“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韦勒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其毕生的事业。他的理论探索涉及文学本体,文学史,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文学理论》是韦勒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从总体上对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他所阐释的文学史观主张将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要...  相似文献   

8.
文学性是定义文学的尺度,从理论上看,对文学性的理解有两大类:本质主义的与非本质主义的。在反本质主义的背景下,须对文学的谱系心中有数: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殖民现代性、文学体制化息息相关,何谓文学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也与王国维等人的援西入中不可分割。现代文学沿着现代性的不同路径进行博弈,艺术自律历经坎坷。文学性应置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定位,这种共时结构中的暂时共识依然有其约束力,但生生不息的历史意味着它始终是一项无以完成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文学在场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出场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其聚焦的问题谱系、相对稳定的研究理路、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标识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文学在场学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最大启示在于研究思路的更新,即运用"两大地平线、四个模块"的研究方法,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经典文本如何在历史语境的转换中,重新建构其出场逻辑、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文学在场学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在于运用其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在场的"反常事实"的阐释,以探寻文学史演进的相关规律。文学在场学对于文学批评研究而言,重在探寻文艺思潮的出场路径、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式和文学批评家的出场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学在场学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诗学的互构——“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是两种殊名异义、学理维度有别的文艺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是对日常生活文化、大众文化,包括各种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研究,它可以是日常生活的美学研究,也可以是泛文化研究;而“文化诗学”是基于“诗学”审美品格的学科前提基础上而言的,是一种文学文本与文化之间互涵互构的研究,并且其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具有诗意审美维度的文化。“文化诗学”包含两个研究向度:一是文学的文化研究,即应该研究文本中的文化,重视文学文本与文化之间的互涵互构关系,激活传统;二是文化的文学性研究,即应该研究文化中的文本,研究当下日常生活中各种鲜活的具有文学性的艺术形态,关注现实。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生命本体是文学存在的物化形式,还是物化外壳下别有孕育的生命?中西文学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莫衷一是。文学的物化形式可谓之诗语言,在前文学“婴儿期”以静默方式蕴蓄诗的潜能及其有机性,若无诗的“发声”,文学终归无所凭依。然而诗语言又并非文学的生命归依。自从诗诞生以来,形象、情感、事件、图像、身体等纷纷登场,借助语言而存在却又顽强地排斥语言的在场感,其极限化的表征就是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已经很少或不再对语言精雕细琢,那么决定文学生命根基的本体究竟是什么,便成为文学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文学的本体显现为诗语言呈现的完整生命序列,诗语言呈现的前与后承载着诗的在场与退场的奥秘,其生命本体伴随着诗语言的呈现产生内在的变异。言、意、象、像诸变因的在场比重与文学构成的逻辑相位呈反比态势,从而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可以实现披一而挂万,巧妙将文学的后续生命成因导入宽幅的生命场域,改写文学传统的诗语承载方式为更切近客体的诗语激发,诗语言的完整生命也由外在物化表征的逐渐衰减转换为主体的受孕性变异与更新。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传播技术革新和传播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播从工具属性向功能主体属性转变,影响了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文学存在方式、文学接受方式及文学的评价标准。文学批评的传播学范式更加突显了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的"在场性",开启了一种探索文学意义及价值生成的大门,其所关注的关系性思维不仅能发现文学研究中许多被遮蔽的问题,拓宽原有文学研究范式所无法深入的领域,也为区域性文学批评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阐释模式和价值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传统西方哲学体验世界本体的主旨在于追求永恒的"在场",试图从复杂的存在世界中发现统一的本质,认为"不在场"是不真实的,导致了本体与现象的分离和对立.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都对在场形而上学进行了怀疑、反思甚至作出了最彻底的解构.后现代哲学的不在场理论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相通融的.阴阳互为依托、互为渊源,在场的与不在场的互为根据.阴阳五行之间具有本体论上的平等和同样的真实性,不存在谁对谁的占有和主宰,从而克服了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在场对不在场的超越.阴阳五行"终始转移"、往复循环,构成一幅无底的世界图景,形成独特风格的本体世界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文化学和图志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文化学问题的内涵极其丰富,文学作为审美的精神文化方式,它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千丝万缕的互相制衡和互相渗透的关系。文学的图谱系统是一个与文字文献系统相对应的非常庞大的浩如烟海的待开发资源。文学图志学以自身的学理和方法,对这两个系统进行现象的、考据的、阐释的和接受的二维统观和深度开发,可以形成图文互动互释的综合效应。这样重绘的文学地图,在意义、范式、资源、学理诸多层面都会有新的气象,就不只是一个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问题——当然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文学性与文学艺术终结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有关文学是否会终结于电信化时代的话题目前成为文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争论不休难达一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终结"一词的含义界定不清晰所致,缺乏一种对理论前提的批判意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文学的"时代"终结了,而不是"文学"本身.另外,某些学者对"文学性"泛化的言说,造成了"文学"与"文学性"的错位,看似是对文学出路所作的一些变通性思考,其实是真正意义上对文学的杀戮.文学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生命和谐与完整的需要,至今仍然是人类无法离弃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主张作品、语言、形式即文学本体之所在的文学形式本体论,进入新时期理论批评视野后,一度成为文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它经历了作品本体论(视文学作品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本体)、作品形式本体论(将文学本体归结为作品的某种形式因素)和形式本体论(以抽象的形式为文学本体)的发展轨迹.文学形式本体论在提供文学基本特征研究的新视角、丰富文学理论的概念与术语、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合理性,有助于理论批评界克服过去在内容与形式关系认识上的机械化、简单化倾向,树立正确的形式一内容观.但它也存在着诸如割裂文学"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有机关联,片面强凋形式甚或纯形式价值等方面的理论缺憾.  相似文献   

17.
摄影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文学是以20世纪初产生的摄影配诗、摄影小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是文学的多义性、超越性与摄影的视觉性、在场性的艺术复合.摄影文学理论的建构,主要在时代合理性、发展空间、文体研究和创新品质等四个层面展开.随着世界进入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经济时代,文化消费的现实压力促使文化产品迅速地朝观赏化、人性化、优质化、个性化和品牌化转型.多年来的努力显示,这种转型正是摄影文学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学:现代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本完整意义上的旅游文学史,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概念是现代才提出的。什么是旅游文学?文学理论界至今未达成共识。作者认为:旅游文学本质上是旅游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旅游性不止是指旅游题材,它的特定内涵是:旅游者是文学的主体,作品的叙述人;旅踪结构是文学本体的基本结构;文学展示的客体世界是个实构的旅游世界。旅游文学的文学性则是多层次的复合的审美范畴,它的外延很宽,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把虚构性文学归入旅游文学,会造成旅游文学本质的异变,而把旅游文学视同散文游记,便缩小了旅游文学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19.
刘先平是我国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在大自然文学中,自然与人是文学塑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情感对象。自然与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体,更是作者文学观和价值观的隐喻体。自然的在场、人的在场;自然与人的关系存在、价值生成都远远高出文学性和文学价值,从而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间的构成以文学作品为表征,体现出作家、世界与作品的关系,也展示了作品的文化生成和言说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出发,梳理出寻根及其后不同流派的作家的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与民间意识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述评,剖析了不同创作倾向中民间意识与主体意识的位置与关系的误区。并指出主体意识应超越作为“文化意识”上的民间意识,以作品的文学性形成对文化的“本体性否定”,从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具有存在意义的独特审美空间和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