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曾构想出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工作一年休息一年,或是工作一两年,再休息个两三年、四五年,那几年里我不用去挣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一些我想去的地方,学一些我愿意学习的东西。结果,我稀里糊涂就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晃晃悠悠》一口气卖  相似文献   

2.
老不离伴     
大儿子、儿媳从国外来信,一定要我和老伴去探亲,而且怕一起去不放心这个家,建议我们轮流去。这可使我们老俩发了愁。不去吧,儿子、儿媳盼着,两人一块去吧,还真放心不下这个家。轮流去,每人半年,那就意味着两人要分开一年多,这对花甲老人来说简直太长了。 老伴说:“我出去,留你一人在家怎么办?”我说:“我把你的大照片放在写字台前,就像你还在我身边一个样。”老伴回敬说:“我是怕你得了‘空巢综合症’,等我半年回来,你又呆又傻的连我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3.
败之所值     
杨澜 《可乐》2011,(6):40-41
我的生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完美。有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我只是无奈地一笑。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从2000年到2005年,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我都处于这种状态。1996年,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我去做出镜记者,报道亚洲事务和美国华人社区,但我觉得,  相似文献   

4.
家国十年     
每到岁末年头,我总是不禁唏嘘,一年又这样过去了。在唏嘘慨叹中,我常常问自己,过去的一年,在我的生活当中留下了怎样的印痕。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举国上下无不回首十年国家发展之路。我想,自己何不也转过身去,去回眸,去总结一下"家国十年"?十年间,我四处漂泊打工,如今已在城市里落地生根,有了老婆,有了家,有了爱情的结晶:十年间,我整日奔波于城市的人流中,如今已完成了一个打工者到店老板的转变:十年间,只能靠租房子住的我,经过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一百五十多平米的小高层;十年  相似文献   

5.
忆赵力之     
赵力之副省长是我非常敬重的老领导,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期间,有幸在他身边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是1981年春节前夕,一天下午,赵省长告诉我:"你安排一下,过了初一,我们下基层去慰问老区群众。"我问:"去哪里?"他说:"去平遥太谷一带,抗战时期我在那地方工作过,过节啦,去看看乡亲们。"还特别叮嘱我不要给下边打  相似文献   

6.
社区杂志编辑:你们好! 我是个下岗职工,今年45岁,下岗一年多了, 一直没有找到合意的工作,心里十分苦闷。 一年里,我去过不止一家职介所,社区居委会也帮我找工作,我看到报纸登的招聘广告也去试聘过,但  相似文献   

7.
毕胜  雷晓宇 《可乐》2011,(8):30-31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我是市场总监。2006年,我离开了百度。 出来之后的一年半,是最痛苦的。天上一个大馅饼掉下来,把你给砸晕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我和我老婆,还有几个哥们儿,每天斗斗地主,一个礼拜总得一块儿玩上好几天。玩儿不久就腻了。有很多公司邀请我去,高不成,低不就。大点的公司比较沉闷,我不愿意去;小公司又看不上眼,接受不了别人管我。  相似文献   

8.
胥加山 《山西老年》2009,(11):28-28
15岁那年我考上了一所中专,这本来是一件喜事,然而,却令贫困的父母左右为难,让我就读吧,学费从何而来?本来家中因父亲患病早已债台高筑;不让我去报名吧,村里几年也出不了一个中专生。眼看去省城报名上学  相似文献   

9.
热土·激情     
1970年2月,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与全国学生一样停学在家已近4年。我整天除了买菜做饭就是闲玩。一天翻看报纸,我立刻被一行醒目的标题所触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于是我决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过多方联系,我最后确定要去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临行,妈妈哭昏在大门口,她舍不得唯一的女儿到几千里之遥的地方受苦,我忍住眼泪。不敢回头,生怕动摇好不容易才下定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专业户》的忠实老读者了,记得89年我高考落榜,心灰意冷,呆在家中无所事事。一天我去一个初中同学家玩,无意中翻到一本他订的《专业户》(89年十二期)。其中有一篇报道阜阳市姚启放同志引进8000尾3厘米胡子鲶苗养120天,获纯利1.5万元的文章,使我很受启发,当年4月我不远千里去福建购  相似文献   

11.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学校派我去韩国著名的私立大学高丽大学去做交流学习。由于二叔之前一直在韩国做生意,且离高丽大学不远,坐地铁很方便,因此一有空闲时间,我便去二叔那儿。二叔在韩国的一个大型服装商贸城里做生意,在那里已经有近4年的时间了,有一间自己租借的小门面。  相似文献   

13.
蜜糖变砒霜     
多年不联系的一个女同学,在MSN上意外逮到我。"好久不见了,这几年你跑哪儿去了?"开场白是她惯用的语气,一如上学时。"我能跑哪儿去,其实是你不在,应该说你跑到哪儿去了才对?"我在这边很平静地回答,这几年,的确是她不在而已。良久她才打出一行字:我在东京。  相似文献   

14.
我大学毕业后入伍,辗转于西北。在兰州军区,年近不惑时,组织上突然通知我去司令部报到——去肖华同志身边工作。时不待人,肖华垂垂老矣,他离职返回北京后,我仍留兰州,没想到分手不久,他便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转眼间,肖华过世15年了,一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我县创办了一所老同志大学,当时我高兴地参加了。说实话,我去参加,主要是为摆脱退休后的孤独和烦闷,至于能学到什么,我那时从来没有去想过。在老同志大学,我学习书画、文艺、保健科目。一段时间学习后,我便对这三个科目都有浓厚兴趣,而尤爱书画。我天天有计划地练字,特别爱写篆字。开始是早一张晚一张地练,不久便大量地练写。从1993年起,我的篆书作品,在赣州市老年书画作品评  相似文献   

16.
郑黎明 《社区》2011,(8):21
我在社区工作已经有十五年了,回想这十五年在社区工作的日子,许多事情历历在目。那是1995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白石街道青年路社区工作时,社区居委会考虑到辖区居民老龄化,为了方便居民,居委会决定义务帮助居民跑银行。当时身为会计的我,每月要为辖区三十多位老人去银行办理一次零存业务,整取业务由他们自己去。可是,有一次孙秀茹老人来社区找到我,说她急用四万  相似文献   

17.
周道纯 《老友》2008,(7):57-57
我过去也抽烟,抽了好几十年。但我的烟瘾不大,有时抽几支,有时一天不抽也没啥。7年前我戒了烟,现在一闻烟味就很不舒服。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尚是烟民,因报道采访,常往企业跑。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他们办公室6个人,有4个抽烟。每次去他那里,带一包烟去,互相敬来敬  相似文献   

18.
黄健 《今日南国》2006,(18):32-33
北京大学是闻名中外的中国最高学府,中国学术象牙塔的代表。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正处于思想充满幻想的年代,我梦想能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但最终因高考成绩达不到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只能遗憾终生。然而,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仍一直关注着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的传统、北京大学的精神和北京大学的学术成果,饶有兴趣。1996年以来,我因在工作上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有联系,几乎每年都去北京大学。2002年,我到中央党校学习一年,也曾多次去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在颐和园北面,北京大学的西面,离北京大学仅一…  相似文献   

19.
一 2004年,我等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我并没有感到欢喜,因为我的第一志愿没被录取,胡乱报的第三志愿,倒意外地给我发来了EMS特快专递,这所师范大学所在的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我思前想后不打算去报名,但又实在不想复读一年,父亲说,去吧,将来做老师也挺好的。  相似文献   

20.
提起笔,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干言万语也说不尽我对贵刊编辑的感谢。我于98年7月份汇款购买《专业户》1—6期,一直到十月还没收到刊物,便去信询问,不久就收到回信,告诉我杂志于8月份已寄出。我接信后立即去邮局查询,结果还是没有,我去信向编辑说明情况,很快就收到编辑部寄来的98年1—6期杂志。不料想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