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三者相加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用"的互动关系,要正确鉴别判断中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提供生长点,在哲学精神、哲学方法和哲学与世界的关系方面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哲学界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迫切需要通过中西哲学的对话以及现代与传统中国思想之间的融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打开哲学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哲学对话的重要性,在当前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共识。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之下,如何加强不同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问题的厘清必须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何以可能谈起,从何以能对话(前提根据)、为什么对话(目的意义)到以什么对话(话题内容)的分析进路,不仅是对话问题的展开逻辑,而且内在地蕴含着对如何来对话即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的现实路径这一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交流和融会贯通,需要生活世界的基础。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为了我们自己平凡、真实、快乐地生活,考察和选择既有的哲学理论资源,我们发现,批判传统哲学的虚假崇高,批判资本逻辑的统治和支配,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共同任务,是三者会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是 学术 界颇为关注、并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诞生后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分成了东西两支,一支在苏联东欧 地区 尤其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显 然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走向了对峙。因此,在今日,倡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对于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编者认为,沟通与对话存在于三个层面: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中国的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发表这组文章就是想引导这方面的讨论,探讨沟通与对话 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合适路径,供学界同仁思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是 学术 界颇为关注、并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诞生后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分成了东西两支,一支在苏联东欧 地区 尤其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显 然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走向了对峙。因此,在今日,倡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对于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编者认为,沟通与对话存在于三个层面: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中国的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发表这组文章就是想引导这方面的讨论,探讨沟通与对话 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合适路径,供学界同仁思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在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传统中生成的,它有自己独特的品格,代表着本体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实质,要以对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总体发展演变的认知为基础,而这一点正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弱点.国内哲学界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加强学术意义上的比较与对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是 学术 界颇为关注、并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诞生后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分成了东西两支,一支在苏联东欧 地区 尤其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显 然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走向了对峙。因此,在今日,倡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对于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编者认为,沟通与对话存在于三个层面: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中国的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发表这组文章就是想引导这方面的讨论,探讨沟通与对话 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合适路径,供学界同仁思量。  相似文献   

8.
现状与限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沟通与对话是 学术 界颇为关注、并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诞生后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分成了东西两支,一支在苏联东欧 地区 尤其是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东方的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显 然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走向了对峙。因此,在今日,倡言马克思主义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对于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编者认为,沟通与对话存在于三个层面: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中国的现代 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发表这组文章就是想引导这方面的讨论,探讨沟通与对话 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合适路径,供学界同仁思量。  相似文献   

9.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必须正确和充分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当代西方哲学这两种思想资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来看 ,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 ,不能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 ,作非此即彼的选择 ;努力寻找两者的共同点 ,以提供启示和借鉴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引领、主导作用 ,充分认识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我们要构建的当代中国新哲学。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对话范式"一跃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范式。如果说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等主张只是揭开了当代西方哲学对话范式这首交响乐曲之序幕的话,那么马丁·布伯的"对话主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话伦理学"则以共同的理论旨趣把这首交响乐曲推向了高潮与极致。对话范式不仅是诸多人文学科走出自身困境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重构的新的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时代进行"问题式"对话,与不同哲学形态进行"交往式"对话,与解释者进行"解释学"对话,才能使自身勃发生机与走向当代。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各种形式的哲学观点展开直接的对话交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境遇和路径选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着眼于世界历史变革和未来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思维为工具,分析比较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致思特点和理论旨趣,大胆地吸收借鉴其中所蕴藏的合理因素和思想营养,必将丰富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哲、西哲、马哲之间的对话不能局限于学科层面 ,而应当立足于这几大思想传统在当代的流变及其历史性展开的沟通对话活动。仅仅在传统西方哲学的存在论层面 ,中、西、马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是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恰恰是在当代背景下 ,西方哲学本身就发生了一场在马克思哲学启动与引导下的存在论转换或生存论转向 ,这一转变的意义就在于敞开中、西、马之间的对话与融通 ,并直接有益于激活中国哲学传统的生存论资源 ,推动中国哲学形态的当代转换。当代中国哲学应当借助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哲学走势 ,实现文化自觉并完成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的反思与重构。当代性问题研究要从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与方法论开始。其表现之一是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重新解读;表现之二是直接沟通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硬核与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表现之三是要激活马克思虽天才地提出、却并没有真正见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荣海 《东岳论丛》2004,25(4):44-4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 ,它有待于理论上的再读 ,更有赖于当代人的塑造和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塑造 ,是一种多维途径的综合过程 ,是立足于现实的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与实践互动与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对话的统一过程。哲学的当代性有赖于哲学家的当代性 ,哲学家的当代性即哲学家在对哲学的综合理解以及对哲学的运思方式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呼唤新哲学的产生,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社会实践的探索,还是哲学理论的探讨,都在呼唤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当代中国新哲学的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当代中国新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其哲学创新的现实根源,当代中国并存的三大哲学体系是其哲学创新的理论资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指导,现代西方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补充,中国传统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可以预言,上述三者的有机统一和优势互补将建构起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哲学现状、问题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一次会议在桂林召开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共同召开了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新开展。我们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期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中西马哲学开展成功对话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最广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它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从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思想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新世纪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融通的发展态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会后,我们根据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文章。在本组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研究员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仍然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张恒山 ( 1· 4)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学者的责任陈先达 ( 4· 4)哲  学当代中国哲学 :从对话走向创新 深刻变化的世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使命赵剑英 ( 1·1 0 7) 中国新哲学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功能陈学明 ( 1·1 1 2 ) 从西方哲学研究看中哲、西哲、  马哲的学术范式对话韩东晖 ( 1·1 1 6) 中哲、西哲、马哲互动与建立中国  新哲学彭永捷 ( 1·1 2 0 ) “道”与“逻各斯” :中西哲学  对话的可能性张廷国 ( 1·1 2 4) 中西方人类中心论的比较与对话白 奚 ( 1·1 2 8)从科学技…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一次会议在桂林召开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共同召开了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新开展。我们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期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中西马哲学开展成功对话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最广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它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从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思想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新世纪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融通的发展态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会后,我们根据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文章。在本组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研究员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仍然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20.
继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一次会议在桂林召开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共同召开了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新开展。我们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期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中西马哲学开展成功对话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最广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它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从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思想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新世纪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融通的发展态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会后,我们根据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文章。在本组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研究员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仍然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