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电子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性改革:课程教学与现代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子技术课程系列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叙述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手段优化的必要性,阐述了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为后续课程的教学优化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强化了作为重要技术基础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同时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硬件软化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了多种最新的EDA软件,保证了不同的教学阶段EDA技术教学的连续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给出了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特点,结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从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实验课教学改革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硬件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广、概念多,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为了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就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试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电子技术》课程在非电子专业中的重要性,对非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结合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我院电子技术教研室已取得的成绩;对目前高校逐渐流行的基于软件平台进行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寻找了与重点院校之间存在着的差距,本着争创"全国知名,山西一流"的思想,提出了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要改革教学内容,要加大实验室投资力度,加强管理,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注重学院系与系之间师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1960年沈阳农业大学设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是农业电气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它奠基于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理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等基础理论,还与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新理论新  相似文献   

9.
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电子技术课程本科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学科竞赛,竞赛内容反映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如何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促进本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教学长期以来是学习电子学同学的头痛课程。《电子技术》的学习要积极主动,有恒心,能吃苦,善思考,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笔者作为在校本科生,本文从学习者的体验和需要的角度就该课程的教学提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5.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