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部、外交部2004年8月发布并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永久居留资格是一国政府依据本国法律规定,给予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人在本国居留而不受居留期限制的一种资格。外国人在居留国享有永久居留资格,所取得的合法居留的身份证件,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绿卡”。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再办理签证手续,凭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可出入境。截止9月21日,共有28名在京外国人首批领到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诺贝尔…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3月14日召开的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透露,我国将尽快完善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加大力度吸引海外人才。  相似文献   

3.
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北京市办理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永久居留将越来越简便。1月12日,公安部公布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次“北京人才20项政策”涉及到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此次出台的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针对北京创新发展中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和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四大类外籍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4.
允许外籍人才和投资者领取中国的"绿卡"制度实施三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686名外国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中国媒体的报道称,绿卡制度,既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外商投资数额,又吸引人才,填补中国智力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5.
允许外籍人才和投资者领取中国的"绿卡"制度实施三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686名外国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中国媒体的报道称,绿卡制度,既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外商投资数额,又吸引人才,填补中国智力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6.
要进入日本,首先必须取得人境签证。日本的签证事务主管为外务省和法务省。一般普通签证由法务省出入国管理局审批。由驻外使领馆签发。根据日本新的一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将外国人的身份和地位依据各自的在住目的种类规定为各种不同居留资格和居留期。外国人在日本未经许可而从事件有收人的资格外活动时会受到强制归国或不许可居留期更新及居留资格变更的申请等处分。中国公民赴日留学、进修、学术访问一般涉及到的签证有以下几种留学适用于在大学本科、短期大学、研究生院、专修学校专门课程和个别日本语学校学习者。就学适用绝大部…  相似文献   

7.
聚焦     
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外专局印发《关于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提供签证及居留便利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将“回国(来华)定居工作专家项目”“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55项省部级以上开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备案。今后由上述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均可比照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办理人才签证、居留和来华定居等手续,享受出入境便利和相关工作生活待遇。这将使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1,(9):57-57
8月12日,长沙市公安局举行仪式,为来自美国的外籍教授韩志玉的家人颁发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自2009年以来,长沙市已先后吸引了74名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6名,省"百人计划"人才28名)来长创业。长沙公安机关已为其中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办妥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多次往返签证、居留许可及华侨回国定居等手续,其中5人获得“中国绿卡”;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3,(1):10-10
近日出台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和《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将为“洋专家们”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居留和工作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0.
赴日导行     
近年来,国内因公或因私会日本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我国赴外人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将为广大对赴日有兴趣的国内人士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一签证与入境许可(居留许可)及其特点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取得签证即取得了入境许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原则上说,任何想进入日本国境的外国人都需要在日本驻海外机构(使馆或领事馆)办理签证,以证明其护照的有效性。但申请入境的外籍人士常常混淆签证与入境许可(或居留许可)的概念。实际上签证是由使馆发放的,而入境许可是由司法部授权的移民官员发放的。外交部常常会遇到申请入境者提出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德国将从国外引进 2万名IT人才 德国政府一向对海外移民呈保守态度,由于人才短缺,在高新技术方面发展的速度已相对落后。为了改变现状,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000年2月23日汉诺威世界最大的计算机暨机电博览会上宣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国策:德国将大批引进外国的高新技术人才。7月14日,参议院通过联邦政府的“绿卡”提案,从2000年8月1日起,德国政府将陆续给2万名非欧盟国家的计算机及IT相关专业的专家发放最长期限为5年的工作签证及居留许可。 中国将成为IT人才主要来源国 虽然“绿卡”工程并未宣称其政策会向哪…  相似文献   

12.
为吸引内地和海外优秀人才赴港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于6月28日推出了酝酿已久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即日起开始接受海外及内地人才的申请.负责挑选人才的咨询委员会将于今年10月举行首次审议会议,预计首批入选人才最快会在今年年底前获得签证抵港.  相似文献   

13.
过去10年来,在台湾合法居留的海外居民约49万人,外籍劳工约40万人,白领及技术人员仅2万左右,每年自台湾移出的人口有两三万人,其中白领占多数,台湾已成为人才“净输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将研究制定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法,以便吸引和聘用更多的海外高级人才前来工作。这一信息来自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纲要还指出,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高级人才,中国还将对引进的外国高级专门人才实行在华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制度。纲要说,要制定和实施国家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家,以及金融、法律、国际贸易和科技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将可享受优厚的薪酬。纲要…  相似文献   

15.
纵观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众所周知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科技越进步的国家科技人才的作用越大对科技人才越重视两者吴正比螺旋式向前发展的模式。纵观目前的国际人才市场分析一下几个重点国家吸引人才的策略和人才流动的规律和原因对我国的人才政策将有极大帮助。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流失是一种一下子看不出明显结果的最大的资源流失。在国际交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流动也日益全球化。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发展的环境吸引着不同的国际人才。各类人才也在不同的国度里进行自由选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的日益扩大,作为科技发展最基本要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深刻印证。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已经把科技人才安全提高到战略层次,而吸引他国科技人才迅速提高国家竞争实力,也是日本贯彻人才战略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6月30日,在以"创业基地与人才特区建设"为主题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介绍:目前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汇集4万名优秀海归,兴办15000多家企业。各高新区已出台80多个专项计划,建立了140多个国家级孵化器,吸引和帮助海归创业。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和建设“人才特区”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8.
最近,据日本科技局预测,如果要保持日本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到2005年将至少需要98万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可是,据日本教育部门测算,届时日本全国的高校毕业生最多只有50万,也就是说青年科技人才的缺口竟然高达将近50%! 对此,日本各大公司都在纷纷策划制定加强“搜罗人才”的近期和中远期的规划,计划在本国和外国加紧“人才争夺”。 据了解,在外国人才中,许多日本大企业,特别是他们的“中国分部”都把中国人列为首选。原因是他们都认为中国的人才通常有以下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大力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提高国家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2008年中央实施“千人计划”以来,吸引了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经成功引进6000余人,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转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关注中国引进人才政策的变化,寻求与拓展自身在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外专局印发《关于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提供签证及居留便利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将"回国(来华)定居工作专家项目""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55项省部级以上开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备案。今后由上述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均可比照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办理人才签证、居留和来华定居等手续,享受出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