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民族神话英雄主角的精卫,其冤魂结局恰好是中国专制体制下英雄末路的真实写照。早期神话原型中的精卫英雄含冤而死是先民在每每遭受自然“惩罚”而被迫改变命运之写照,而文明社会中精卫神话冤魂主题则是封建专制体制排抑英雄的历史现实反映。这一变化正是精卫神话冤魂主题文学移位的演变轨迹。精卫冤魂主题意象与专制制度背景促成的悲悯、感伤审美情怀具有很大的共鸣点,因此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书写,成为精卫神话文学移位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爱情文学传统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听人埋怨中国文学缺乏爱情,由来已久!其实,追溯渊源,中国文学史上爱情主题的兴旺比西方大约早两千年,只是中道衰落罢了。欧洲文学中的爱情主题实由文艺复兴开始兴旺,又经过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才普遍流行起来。而远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当欧洲文学还处于英雄史诗和神话悲剧的时代,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主题便巳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我指的是《诗经·国风》中采自民间的情诗。或曰:此不足为奇!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大量的情诗。这自然是对的。但产生在两三千年以前的这类作品在  相似文献   

3.
神话、传说、故事纯属民间口头叙事性作品,三者构成了散文作品的庞大体系,从广度上说均可称之为民间故事。但从狭义性而言,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故多数学者在有关民;司文学的论著中均分别予以介述,只是在产生的时代上略有分歧。从蒙古族文学发展轨迹来看,神话自然是散文形式(也是蒙古族文学)发展的源头,无论传说还是幻想性较强的魔法故事均萌芽于神话,由神话衍化而来,也就是说它们是从神话胚胎里孕育成长起来的一种口头创作,与英雄史诗堪称为英雄时代的姊妹艺术。当反映自然崇拜特质的神话进入表现英雄创立伟业的神话时…  相似文献   

4.
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低下的生产力和原始人对自然界认识严重不足的共同结果。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历史悠久,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风采。是黑龙江三小民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痕迹,是三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之一。作为三小民族英雄神话中的最主要角色———英雄,都带有着浓厚的渔猎风采。可以肯定地说,在各种神话类型中,英雄神话是最具社会属性的一种。关于黑龙江三小民族的英雄神话,不仅与整个神话体系中的英雄神话保持着相同之处,更加具有自己的文学风格,反映出三小民族人民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史锦秀 《河北学刊》2002,22(4):93-96
在印度的吠陀文学和世俗文学中 ,存在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中宗教精神和世俗精神并存 ,它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体现了人对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宗教的层面上看 ,神话中所赞美的神和与命运抗争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实际上是人类向自己提出的人生规范 ,最终还是突出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从世俗的层面上看 ,神话中包含着一种世俗精神 ,即热爱生活 ,追求幸福 ,执著于作为人的合理愿望。同时强调人的情感 ,推崇人性的和谐。总之 ,印度神话中体现了人类关注命运的主题 ,以及对人文价值、终极关怀的寻求  相似文献   

6.
武侠小说独特的虚构叙事模式和上古神话之间存在着历史层面的承继关系,主要体现在二者都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故事,注意在一个虚构的文学世界中通过叠加的方式塑造读者心目中的英雄。通过对二者的研究,笔者以为上古神话与史传文学一样,是中国武侠小说的远祖。  相似文献   

7.
神话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影子:神话不是哲学,却是哲学的萌芽;神话不是文学,却是文学的前身。上古神话是上古先民世界观的综合反映.同时又是上古先民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而且其反映的方式与文学相通相似,因此,神话最具有文学的基质和特征。神话正是原始人充分发挥和运用想象的产物。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写道;“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诈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来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在此认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神话研究史的回顾反省,借鉴西方原型批评关于神话文学移位学说的理论,以及西方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主题学的研究方法,从构建中国式神话研究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在神话研究领域以“中体西用”取代“西体中用”的理论设想和具体操作程序,希望引起学界关注,扭转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的角度和视野,把中国神话的历史学、宗教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拉回到文学研究的本体中来.  相似文献   

9.
英雄主题在英美文学中曾是绝对主角,但其在当代却面临着消解的境遇。英雄主题文学的精神美感在世界大战中烟消云散,代表着西方精神朝圣的非理性人本意识一去不复返,英美文学完整地记录了社会精神体系的分崩离析,痛苦地还原了机械世界的荒诞表象,在无尽的缅怀与批判中走向逻辑与理性的精神复苏之路。该文阐述了英美文学中的"英雄"创造特征,分析了英雄主题消解的现实原因,揭示了隐藏在文学创作背后的人类思维心智与情感投射的精神位移。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形夭千”为是,而“刑天舞干戚”为非。因此专说精卫衔木填海,虽无千岁之春,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此与十三首之基本旨意相贯通,既赞颂,又叹惋,既神话,又现实,是借咏精卫以自咏也。这是陶渊明对自我人生价值之认可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实践"新神话主义"文学主张的重要文学成果,叶兆言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创作的长篇小说《后羿》彻底颠覆了后羿、嫦娥等神话人物的传统认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神的堕落与英雄的缺失"的远古社会图景。《后羿》是作者个人与远古神话的一次凝视与对话,通过各种神话人物的重塑,《后羿》展示的是一个神的堕落、英雄消失、人性迷失的蛮荒世界。  相似文献   

12.
N.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认为,文学发展史也就是不同的“神话结构和原型象征模式”递次变换的历史,可概括为三种模式;原生神话模式、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后两种模式都是前者的“置换变形”.弗莱指出在三种模式进行“置换”后,文学又重新回到它的起点,现代派文学实际上就是“现代神话”。[1]弗莱的观点在现代派文学研究领域处于显著的地位,“现代神话”几乎已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说法。毫无疑问,现代派文学中存在着一种新的神话模式,但当我们对整个现代派文学进行俯瞰后,会发现弗莱所说的“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同样是…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但均不能让人十分满意。本文主要从分析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入手,指出他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日常性和神话性兼而有之。《西游记》完整地描写了孙悟空从诞生、求仙、反叛、失败、死而复生到最后胜利终成正果的过程,把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分配到不同的角色身上,通过人格冲突的拟人化,强化了英雄性格成长的艰难和复杂。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应该跳出具体取经故事的框架和佛教外衣,看到它以神话原型和东方哲思表现英雄成长和救赎的主题,具有普世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母主题存在于中国和希腊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但同一文学主题在不同的民族神话中呈现出不同的生态审美意蕴。从现代生态审美视域和跨文化比较的角度,运用现代生态文艺学的批评方法来探析在中希文化语境中地母神话故事的审美精神,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异质特性、生态审美意识以及文学隐喻,透析出中希地母神话故事在书写地母形象上叙事模式、精神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黄仁志 《南方论刊》2022,(3):84-85,98
狼,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原型在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丝绸之路文学中亦是如此.在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丝路文学中"狼"意象的演变历程可被归结为"神化—世俗化—丑化",具体表现为:狼祖神话中被神化的狼,英雄史诗中被世俗化的狼,民间故事中逐渐被丑化的狼."狼"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强化...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珞巴族神话与生殖崇拜 我院于乃昌在《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5期上著文,对珞巴族神话与生殖崇拜作了论证。他认为珞巴族神话极丰富,其内容大致包括:开天辟地神话、万物起源神话、人类诞生神话和祖先——英雄神话等各方面,构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神话大观。珞巴族神话,其核心主题即“生殖”,生命力的自我表现和对生殖的崇拜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时期 ,山东文学呈现了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自然融合 ,表现平民英雄 ,歌颂平民英雄 ,形成了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小说创作。齐鲁英雄豪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英雄豪杰 ,也是山东作家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一个区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德军 《殷都学刊》2008,29(4):111-113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和日益低靡的文学环境,生态文学已成为必然。而中西方文学共同的启蒙载体——神话无疑成为这一思潮的原动力。本文从中西神话,生态危机、及生态文学的源起和现状等方面对这一思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虽然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和科技发展终结了古典神话,然而,神话思维共时性地潜藏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依然对文化和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在后现代的历史语境中,神话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之中,演变为一种现代意义的神话方式,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现代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商品神话、政治神话、国家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们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有所变异发展,尤其是借助于科技手段获得更广泛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迅捷强大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意识形态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神话在审美特性方面,首先,表现普遍的功利主义和审美活动的世俗化,更多地将意识形态融入到美感和审美评价的过程中,体现官方权力和民间观念的合流;其次,技术崇拜、商品崇拜和权力崇拜逐渐置换英雄崇拜,成为大众新的审美对象和崇拜对象;最后,游戏意识的建构和审美活动中感官功能的高涨成为现代神话又一个鲜明的审美特性。现代神话以其多样化的审美特性丰富和改变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审美趣味,并对文艺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颜建真 《齐鲁学刊》2008,(3):123-127
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曾与黄帝在涿鹿作战,最后被杀。他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在宋元时期却以不同的面目不断地出现在诗人笔下:或者直接指神话中的蚩尤,或者是作为战神祭祀的蚩尤,或者是象征战乱的蚩尤旗,或者是与蚩尤有关的一系列历史遗迹,等等。蚩尤作为神话原型,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特定心理,并在宋元诗人的反复使用中,又获得新的意义内涵。蚩尤作为神话人物已经移位为文学殿堂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