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环境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层 面。必须明确,地方政府是国际竞争战略的组织协调主体,承担起从战略上推动本地区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的重任。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施人才竞争的战略措施;发挥政府的经济 职能,学习国际先进筹资经验,增加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经济 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秩序在中美战略竞争、新冠疫情蔓延、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革,中韩关系也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韩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随着政府换届、执政党轮替而出现政策摇摆变化,因此分析韩国对华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对冲战略为理论视角,从理论和政策层面上,深入分析韩国在中美竞争背景下的对华战略,韩国基于中美相对实力的变迁、不确定环境及可能产生风险的研判、国家利益的考量,经过成本-收益的综合评估确定对华采取对冲战略,提出在中美战略竞争环境下稳定中韩关系,可以进一步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既有合作空间下拓展更广阔的领域,构建起面向未来的中韩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和邻近效应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产生显著影响,调节作用因目的地收入水平不同而存在门限效应,只有当目的地经济增长率较高时,调节作用才会充分体现出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受邻近效应的影响,且邻近效应整体表现出聚集性,各分区域邻近效应均显著,但不同区域分别表现出聚集性或竞争性。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客观评价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同时应注意区域贸易布局平衡,减弱区域贸易竞争效应,促进贸易关系良性发展,配套政策应注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广东参与CAFTA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推进了自身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泛珠三角是广东参与CAFTA建设中提升内外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它有利于弥补广东省对外经济战略的不足与缺失。泛珠三角区域统一市场经济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的逐步形成,从地缘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化和提升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广东的经济发展有了广阔的战略腹地和实质支撑,将大大促进广东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政策:反思与瞻望蒋清海成就与问题:对中国区域政策的评价建国后的30年中.中国政府为了粉碎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上的封锁,从国家安全和旧中国工业基础及工业布局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与之配套的的区域发展政策。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沿线开放即实行沿线经济发展战略作为突破口是实现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形式。根据沿线实际,该战略由“金三角”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资源开发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四部分组成。为了落实上述战略,本文在对沿线各种优劣因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投资环境的改善、企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等五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确认冷战后中国现有的有利的战略安全地位、多极化世界格局中中国政治分量的提高和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同时,探讨了对外战略环境中几个不利于中国对外战略利益的问题,如中美关系疏远问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国防现代化的两难困境及对台政策问题等。作者认为,我们在面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时,需要冷静思考和权衡,要有恰当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府政策调整、直接干预、行政不作为等政治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政治举措、外部政治事件对推进"一带一路"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着大国博弈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局动荡风险和文明体系冲突四种政治风险。推进"一带一路"需着力避免战略误判和大国直接对抗,积极创造"顺势而为"的战略环境和机遇,继续推进陆海统筹和沿线市场化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论反垄断法实施后我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由于二者干预经济的理念、目标和手段的不同,如何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就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难点,也是我国实施反垄断法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实施反垄断法后,要使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发展,而两者最终都要以服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目的.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时,要注意产业政策的阶段性和反垄断法的长期稳定性.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要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加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作为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国,两国都面临着调整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和国内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制定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中央政府的重要任务。中国诸多长期战略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目标,而俄联邦改革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完整性这一政治目标。中国经济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分权模式,而俄罗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倾向于中央权威下的集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实施,中国在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利益进一步扩展。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涉及的地域广阔、国家众多,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沿线各国禀赋和认知态度差异巨大,相关大国和国际社会舆论反应不一以及中国维护海外利益的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有效维护海外权益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明显增加。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完善这一战略的顶层设计、制定海外利益维护的预警方案、不断凝聚相关大国的共识、提升沿线国家的安保能力、传播和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国际维权经验,切实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安全,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与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技术体系中,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具有使命导向功能,技术政策则是技术战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使命导向型"技术政策和以德国等国家为代表的"扩散导向型"技术政策体现了不同国家技术战略的定位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差异。在日趋激烈的世界技术竞争格局下,中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落差,甚至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赶超,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技术战略顶层设计,还要在动态追踪发达国家重大前沿技术基础上,围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远景目标,加强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互动,强化产业基因的培育,实现专用技术政策与通用技术政策的战略互动。要将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科学政策、创新政策相融合,构建系统的技术政策体系,实现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的战略是由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外交场合中所倡议的,现已演变为中国国家愿景与行动以及沿线国家共同参与的区域合作战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过去66年里已签署双边条约1000多项,为“一带一路”未来合作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未来只有通过平等协商,尽快出台反应区域社会共同民意的区域性国际法律规范,才能早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产业发展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和物质经济向非物质经济的全球性战略转变,以及人类社会正在遭遇到的资源和环境发展危机,都使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今后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际社会广泛的战略选择和国际战略竞争新形态。10年来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思想史和实践发展史两个方面的积累都使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得整体上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建树与创新,成为一个重大学术使命和责任。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系列调整,以及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的提出,都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和战略机遇。如何科学地回答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紧紧抓住这未来10年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发展了的我国文化产业实际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总体战略要求,重新确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于将深度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行动方略。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增强风险治理与经济韧性的耦合性是关键政策目标。研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通过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耦合性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类型学研究和要素市场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被归为引领情境、惯性情境、停滞情境和失衡情境四种类型;中国、韩国、新加坡等耦合型国家最早受到风险冲击但能通过有效的政策响应较快进入引领情境,匈牙利、塞浦路斯等非耦合型国家经历了惯性情境、停滞情境乃至失衡情境的摇摆;劳动力市场在风险治理与经济韧性的耦合性中具有预示作用,既是危机的先导又是复苏的特征,有76%的国家在经济复苏指数转正前就实现了劳动力指数的复苏。风险治理与经济韧性的耦合性治理是破解发展与安全潜在矛盾的重要路径,要健全协同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发挥数字优势,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韧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入世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南京应当实施积极进取的应对战略。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发挥江苏·南京比较优势,力创我省竞争优势;抓住入世挑战性机遇,努力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协调区域竞争规则;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实行错位竞争发展。在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中提升江苏·南京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和平与动荡交织并存,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近年来,美国日益强调中美关系中的竞争性,对华战略竞争趋势逐步增强。其根本动因在于中国的崛起和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实践引起了美国霸权焦虑。随着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需要追求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正当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这与美国尽力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以实行强权政治的目的产生矛盾。霸权焦虑导致美国对华战略判断发生改变,转而采取战略竞争政策。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战略竞争在拜登时期得到全面加强,通过联盟战略聚焦于经贸、科技创新、军事与安全、全球治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严重影响,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利弊,并努力寻找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西方国家实施的“治理模式”和“加速模式”有其合理性,其核心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保持在环境平衡的限度内。而中国实施的“快速模式”无疑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选择“快速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可以实现环境的不断改善,最终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承载民族复兴,成就美好中国,推动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自发起、实施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了,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已令世界瞩目。在倡议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遭遇的困局也如影随行,如,美日欧的战略围困、沿线国家的心理屏障、本国企业的能力瓶颈、高昂的战略运作成本等等。对此,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那"一带一路"倡议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甚至还有可能给我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从外交、经济、军事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困局的方略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刍议魏后凯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轨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一方面,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逐步转移到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