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惯习:对教育行为的另一种解释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校场域中,有一种行为并不为常人所关注,也不为自身所关注,这就是惯习所导致的行为。惯习,作为“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其烙印深深铭刻在每个场域之人的身上,平添了场域关系与场域行为的复杂性。作者以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借助于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对学校场域中的一些教育行为作出了另一番解释,提供了另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并对弱势群体寄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善政是通向善治的关键,而欲达到善治,首先必须实现善政,在我国,想要达到环境善治这个目标就必须先实现环境善政。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环境治理路径的选择历程,分析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与环境善治这个终极目标存在的差距;为了缩短差距,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一条道路来治理环境?是按照目前的治理路径还是学习西方的多中心治理?本文认为这两条道路在我国目前的过渡时期都行不通,从而提出了一条创新式的路径,即从环境善政走向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汉文化独有的艺术,熊秉明先生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说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它是对中国传统的理性精神最地道的阐发和表达。本文通过对书法这一“文化核心的核心”进行反思,反思的角度是由现代书法的案例透视传统书法,从现代与传统的对抗中领会书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对写作规律的认知和理解上,长期存在着不统一的状况,其分歧大都出于对“写作”范围理解的偏差上。写作是有阶段性的,从动态过程看,它可分成学习准备期,文章写作期,成型完善后才能形成文章(作品),这两个时期都有相对独立的规律,即学习写作的规律(学的规律),写作的规律(写的规律),本文试图对“学”和“写”的规律内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分配正义的空间正义,关注的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领域中公民空间权益分配正义的问题;作为承认正义的空间正义,则是以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承认为基础的。立足维持空间中内构关系的正义性,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规范空间生产,是现代空间正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分配正义的空间正义,要体现基本需求满足的原则、按劳动(贡献) 分配的“应得”原则以及在利益分配中实行“差别原则”;作为承认正义的空间正义,要关注城市化过程中“新市民”的身份承认问题,也要关注人的城市归属感问题,同时要重视“底线承认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7,(4)
近些时候,一些城市出台了各种对社区工作考核的量化标准。其“标准”之多,似乎是上面有什么号召,下面立即就有相应的达标体系出台。如,文明社区、示范社区、人文社区以及当下的和谐社区达标体系等等。每每看到这些十分繁琐的数字化标准,总让人有一丝飘忽的惆怅袭上心头,似乎还夹杂着一缕深沉的茫然感。  相似文献   

7.
杜瑾焕 《南都学坛》2008,28(5):47-48
贾宝玉的性格及行为若用拉康的思想来阐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镜像时期、语言阉割时期、主体分裂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贾宝玉实际上是受着人类童年镜像世界的诱惑,把这个虚幻的形象看做是自己的形象,从此形成一个虚幻的自我,并因此产生一种认同机制,使得主体永远不能对自我产生正确的认识。在第二个时期,成年后家庭期望过高使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厌倦、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使他选择了看似十分荒唐怪异的言语与行为。第三个时期,他自我解压、自由释放又不至于被冷落和遗忘,还能在诗性大观园世界与姐妹丫鬟厮磨一处,独享自由和欢愉。这使他的生命有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度过诗性生活和美丽人生。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用意曲折隐晦,寄寓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8.
环境善治:我国环境治理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环境善治内涵出发,指出环境善治是对传统环境管理的一种突破,强调进行环境治理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这一单一主体,而应该是多主体的,即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来共同治理,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并且使得生态环境利益最大化;结合善治的几个基本要素,指出衡量环境治理是否达到环境善治的四大衡量标准;分析环境善治作为我国环境治理目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面试     
陈蓉 《成才与就业》2009,(15):81-81
一电脑培训公司急招一名教员。消息传出,前来应聘者络绎不绝。经过筛选,只有十名应聘者获得了复试资格。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秩序     
另一种秩序姜丽LiteraryReview85年第2期,一篇介绍霍金博士宇宙观的短文里提到黑洞时这样写道:“AblackholecanberegardedLlterallyasaghost──notofapersonbutofastar.Agiant...  相似文献   

11.
另一种温暖     
朱春生 《社区》2010,(29):14-14
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畦菜地里,播在菜畦里的种子充实地吸着肥料和水分,慢悠悠生长着,不去争抢养分。不担心被淘汰.静看日月星光。而那些散落在菜畦边上的种子因为没有充足的肥料和水分,便只好顽强地吸收着能吸收的养分,很有力地发着芽吐着绿,  相似文献   

12.
另一种幸运     
陈胜 《可乐》2008,(2):26-2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办渔场。那年,我没有考上理想大学,只好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他和我住在同一个宿舍,也和我一样来自偏远农村,我却总觉得他比我幸运。  相似文献   

13.
另一种遥远     
大漠听雨 《可乐》2008,(9):47-47
人生大概是有一个分界的。30岁以前,每一个生日都是一种迎来,从第一缕青黑色的小胡子到伤痛、情感、事业和荣耀,每一种经历对我们而言都是那么鲜活可感。而30岁以后呢,又是一种送往。最先离我们而去的,怕是瞳仁里的清澈、跳动的童心和对所有事情的新鲜感吧?然后还有信仰和许多期待。我想,这有点像把已长大  相似文献   

14.
另一种拯救     
那天,他和一位同事身着便衣,像往常一样在公交车站等候扒手的出现。 当一辆公交车刚刚进站停下,车门刚打开,乘客便争先恐后地向上挤。他站在一旁,职业的敏感使他的目光落在一个留着平头的小伙子身上,果然,夹在乘客中间的小平头把手伸进了他前面一位乘客的裤袋,很麻利地将这位乘客的手机偷出。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生活     
出门在外,路遇磕长头的藏人,心中是戒备不起来的。阿妈亲切地招呼你过去,腾出一块地,你瞧见脏却还是没想便坐下;阿妈端茶送水,用不流利的汉语唤你喝,杯口沾着污垢,你也没多想,大口地灌。没多久,你便能像他们一样,笑起来很憨,想起来很简单,照一照镜子发现眼睛也变得透彻——如果你用心体会这样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16.
另一种胜利     
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呼喊声、喝彩声、议论声,叹息声汇成一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太阳听了,陶醉得脸儿红透了半边天;鸟儿听了,将和谐的音符悄悄衔起,轻轻地挂在树梢上。而我却怀着百无一用的失落呆在跑道边的大本营内,任凭眼前穿梭的高弦之箭疯狂地拔动我那松弛的心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从视觉文化等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民族化"动画做深入研究,有利于摆脱目下中国动画史研究的粗疏局面。从自我塑造等角度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的"民族化"动画形成原因与构成特质做讨论,从经典化与经典修正角度认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民族化"动画在中国社会的沉浮,有利于在中国动画史研究中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他曾经希望将一生献给配音事业,却最终在影视剧中找到了能够徜徉的天空。他曾是“冯氏贺岁片”中连名字都没有的“龙套王”,却终因冯小刚的《集结号》而大器晚成。  相似文献   

19.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个案,解读中国男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真相,并由此质疑以经典文本与精英思想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指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结构,以及正统道德观念与社会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文中强调传统通俗小说的纪实特点及其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可以观”,观世态知人情,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弱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另一种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诺顿为代表的弱人类中心主义者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试图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为环境伦理学提供一种"充分"的论证。他依据"感性偏好"和"理智偏好"区分了强人类中心主义与弱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价值观念,并强调环境伦理学必须超越现代西方文化中主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实现价值思维的重大转换才能走上学科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