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深入认识中国农村社会与推动农村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己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积极发展中国的农村社会学几乎为社会科学界的共识。目前,需要进一步认识的问题是:在研究选题与农村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基础上,保证研究结论和提出的对策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这是发展农村社会学,并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现代化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纵观费孝通先生70年的学术研究及其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他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具体地说首先是,他对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代表作有:《江村经济》(1939)与《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与《乡土中国》(1948)等。其次是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历史作用”。其三是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尤其是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传统界限扩展论,更有着重大意义的理论,它要建立的科学和人文统一的社会学,更需我们用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实现,这也可以说是费老的学术遗言。  相似文献   

3.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吴江人。1930年起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师从吴文藻等先生。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师从马林诺斯基,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1945年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后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务长。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在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主张发展乡村工业和区域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曾提出“生育制度理论、差序格局”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各美其美,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思想等一系列极富中国学派特点的思想与理论。注重实地调查,行行重行行。由于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曾获得马林诺斯基应用人类学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章等多项国际荣誉。16卷本《费孝通文集》,是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家族及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一直以来是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探讨的话题之一。文章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对近现代以来有关家族、家族文化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家族文化在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复兴或恢复及其对社会运行产生种种影响,应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亚秋 《江海学刊》2023,(1):127-136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关注有一个重大转向,那就是从“生态”到“心态”的转变。他的研究从早年偏重“文”,到晚年兼顾“文”和“人”,甚至偏向“人”,力图克服“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社会学范式的弊病。他提出的“文化自觉”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究,对当下的社会学发展有重要意义。费孝通学术研究转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潘光旦思想的影响。他早年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形塑作用,而对人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能力缺乏自觉的关怀。对此,潘光旦曾在1946年有过委婉提醒。但是,费孝通的正式回应是在1994年。费孝通提出社会学要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并在既有的实证方法之外去寻找新的方法。据此,他提出了直觉方法,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及其格局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潘光旦20世纪40年代倡导的人的科学的一个具体化和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已成为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关于社会转型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更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社会层面,但这种社会中心论极有可能引致社会学研究的失衡。对于当下的研究而言,必须“找回国家”或者至少把国家和社会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全面认识“国家”在社会改革中的重要意义,使社会学研究走向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胡文虎生平的一些回忆和报刊杂志史料进行整理,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分析胡文虎如何结合自身经济积累,利用中国近现代复杂的历史环境和客家在海外的特殊境况,运用“社会资本”参与客家运动,塑造客家“族群意识”的过程。目的是将客家精英的所作所为与客家族群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求对客家社会历史和客家族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不少学者已在探讨韦伯学说中有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遗产。社会学类型的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对认识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是一致的。在他那里,社会学由“理想类型”找到了属于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按照韦伯的论述,“理  相似文献   

9.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7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委托作者带头恢复和重建社会学。本文对 2 0年来重建社会学、人类学的经过进行了学术回顾 ,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对发展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乃至社会科学的看法。作者从下面 6个方面展开论述 :( 1 )重建社会学的方针 ;( 2 )学科建设的“速成”、“补课” ;( 3 )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 ;( 4)“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 5)学科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创新 ;( 6)知识分子的“正气”与第二次创业。作者强调 ,我们要有文化自觉 ,即对本文化的“自知之明”。它可以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以求和其他文化和平共处 ,联手发展 ,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文化自觉实际上是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反应。阐发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可以作为实现文化自觉的一个入口。作者指出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年芝加哥大学争创一流大学和发展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时期很有些相仿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 ,有历史责任感 ,有学科意识。文末 ,作者呼吁 ,知识分子要有正气 ,要讲真话 ,要严守科学家的竞赛道德 ,加强队伍团结  相似文献   

10.
<正>精选中外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社会学史、人类学、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立足基础理论,面向实践应用,既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理论问题,又重视国家急需的应用性、对策性课题;致力于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有深度的高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不仅是一个标志着“新的发展”的人类学的实地研究 ,也是一种特定视角的经济社会学即社区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费孝通的独特贡献 ,在于开创了经济社会学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即功能主义社区研究视角。他通过对一个农村社区即江村的经济体系与其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变迁的研究 ,发展出了三个中程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即经济生活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理论、乡村工业改革理论及城乡关系理论。费孝通不仅开启了将社会人类学方法引入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而且 ,在此过程中还对这种传统的功能主义社区研究方法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功能主义社区研究视角虽难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视角 ,但它对于改进经济社会学中的经验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具有明显的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特征 ,寻根溯源 ,法国强大的实证主义的哲学传统 ,2 0世纪欧洲丰富的社会历史科学学术研究背景与学术氛围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以恩斯特·卡西尔为代表的“文化哲学”理论的鲜明的“人类学转向” ,都给予了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理论以丰富的滋养与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学》(月刊):大16开136页单价:26.00精选中外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社会学史、人类学、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立足基础理论,面向实践应用,既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理论问题,又重视国家急需的应用性、对策性课题;致力于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有深度的高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早期中国农村和农民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有关中国乡村政治的研究现状,从跨学科的角度提出乡村政治研究需要政治学、社会学甚至人类学方法与视角的综合,注重本土契合性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并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对乡村政治中具体事件过程的分析,来揭示其中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鸿保  姜振华 《学术论坛》2002,1(5):123-126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 /共同体”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后的 1 0 0多年过去了 ,社区研究与时俱进 ,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出发 ,对社区作出不同的界定 ,因此 ,“何为社区”值得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思考。本文试图从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和学术发展的角度对百余年社区概念的演化脉络进行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6.
布朗把制度看作是保持一个社会秩序的关键要素,并且通过对社会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各种风俗习惯和制度是如何帮助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拓荒者,布朗的制度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后来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层是布朗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布朗在其人类学理论和方法上有着渐进武的改变,学术着眼呈现出由文化表现到文化功能、由文化象征到社会结构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与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 《江苏社会科学》邀请我作为主持人 ,将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公平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所获得的部分成果 ,以专题研讨的形式 ,供有兴趣的读者和学术界同行共享。这次研讨会是与重点研究基地这一高校新型研究机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想先就作为研讨会背景的人大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谈这样几点 :第一 ,人民大学社会学基地得到了我们尊敬的老一辈社会学家费老和雷老的关怀。正如我在会上所说 :“我们要特别感谢费孝通先生 ,费老以 9…  相似文献   

18.
《管子》富民思想在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都提出了许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张,以农、工、商诸业并举、贫富有度、俭侈兼顾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民众利益要求的。由于《管子》富民思想是在管仲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极强的务实性,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远影响。在当前我们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也能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89—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萧条,而农业却连年丰收,农村社会学研究所经历的也是一个相对蓬勃发展的时期。仅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及其所附“索引”和有关资料,在3年半的时间里,除几种公开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刊物以外,全国有百余种报刊发表了300余篇有关农村社会学的论文、调查报告和评论,6家出版社出版了以“(中国)农村社会学”为书名的教材或者专著。此外,还有一批专题著作面世。本文旨在对3年多里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农村社会学的文章的论点作一辑要,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城市社会 ,城市化正成为人类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本文从人类生态学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 ,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探求城市发展的文化密码与社会再造文化密码的意义 ,首次提出“城市文化因子”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的观点 ,并用以分析城市化与城市进化的关系 ,以求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来临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