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母子公司与交叉持股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叉持股是指企业法人互相进行投资 ,互相成为对方的投资人而持有对方的股权。交叉持股的具体形态可分为简单型、直线型、放射型、环形等几种基本形式。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交叉持股形式有利也有弊。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 ,我国应针对纵向交叉持股和横向交叉持股的不同特点 ,分别进行不同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思考——从日本交叉持股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持股是许多国外资本市场中常见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其中日本的交叉持股现象最为典型,在50多年的实践中,日本既体会了交叉持股的甘甜,更品尝了交叉持股的苦酒。我国的交叉持股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解禁更暴露了交叉持股的两面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更是放大了交叉持股的利益和风险。伴随2007年中国股市价格的飙升和暴跌,中国的交叉持股过早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旅程。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殊的交叉持股和交叉持股的两面性,借鉴日本交叉持股的经验和教训,从法律和市场机制上规范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行为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交叉持股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尽管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方便财务运作、对抗公司收购以及稳定股价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但可能导致虚增公司资本、造成经营者巩固效应、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以及限制竞争等严重弊端.应当在全面、正确认识交叉持股的基础上对之进行适当规制,不能以交叉持股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雇佣制度与职工持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资本化了,即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与此相适应,企业的雇佣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已经或将要从单向的资本雇佣劳动转变为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的制度,或者转变为劳动者自我雇佣的制度,即劳动者自己的资本雇佣自己劳动的制度。人力资源性质和企业雇佣制度的这种革命性变革的集中表现,就是职工持股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建立和扩展。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形成的时间还不长,并且带有很大特殊性,还有若干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讲,“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是奶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社紧密结合的形式,如果说,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在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创新领域里发生的诱导性制度变迁,那么奶业产业化经营和合作社结合则是在相对高层次上对微观经济组织的重新组合,这种产业内部关系的优化整合,并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不是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利益驱动条件下产生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通过“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的构建,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原料奶安全,更重要的是增加奶站以及奶农的收入。“奶业合作社和企业均持股”的制度安排,比较合同制,具有各方利益一致的优势,它解决了单一的合同制和合作社组织的不足,同时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放大了组织优势,还保障了奶业产业化经营中占多数的奶农和奶站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张洁 《南方论刊》2009,(7):12-14
职工持股制度,俗称“金手铐”,起源并风行于西方国家,成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界产权组织形式。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是由企业和广大职工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最早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推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进而在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引入,以后,全国一些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陆续采取了吸收职工入股的做法。但是由于职工持股在我国法律地位尚不明确,在实践中各地各部门的具体做法五花八门,亟须规范统一。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成熟运行的员工持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却是历经波折陷入困境,以至于受到政策限制.反思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设计的主观偏差以及监管者和制度环境等客观条件不成熟、不完善,而非该模式本身的缺陷.推进员工持股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经验教训,在理清问题的基础上,回应对员工持股的质疑,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基于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使员工持股制度能够真正成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有效制度安排.如何更好地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未来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的核心,现阶段可以在开放程度较高的竞争性领域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先行员工持股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企业创新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变量。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实体投资见效慢、回报率低,导致企业管理者将闲置资金过度投放至金融行业,从而挤占创新资源,使得企业脱实向虚现象严重。金融资产投资作为公司内部资金管理的一部分,其在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值得探讨。文章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员工持股计划在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员工持股制度是指国有企业在进行公司制改造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企业员工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股份,直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而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这种制度的创新,通过企业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界定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企业领导体制的优化实现了企业决策的民主化;通过资本逻辑与劳动逻辑的有机统一建立了员工分享利润的激励机制;通过监督的内生性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通过员工的自觉参与,保证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而正是这些作用,保证了员工持股对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企业层面经济民主的实现以及劳资双方企业所有权的科学分配。在员工持股制、利润分享制、收入分享制、劳资合伙制和劳动合作社这几种企业制度形式中,恰当的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都有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但我国现行的员工持股制存在缺陷,必须加以完善。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既可以单独实行,也可以同时实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自治组织的关系是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和制度关系。改革以来,农村基层产权与治权及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农村集体产权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与治权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与选择。从现实来看,为满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及村民自治有效管理的需要,产权与治权可以根据集体经济的实践形式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的需要和方向,在进一步改革和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前提下采取“产权明晰、政经同构”“产权明晰、政经交叉”“产权明晰、政经分开”等多样化的组织和结构实践形态,从而推动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有序配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基层社会有序治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是指那些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对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乡村治理”研究、“农村非正式民间组织”研究、“第三部门”研究四种路径.从理论视角上看,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三种角度.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的复杂性要求学者整合相关的学科视野与理论范式,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必要尝试从综合性视角来构建一种新的研究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曹艳春 《河北学刊》2002,22(4):156-158
职工持股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等人提出的二元经济学理论。职工持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 ,即从雇员变为所有者 ,使职工更积极地关心企业生产 ,参与企业管理 ,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激励方案。职工持股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民主化趋势 ,是顺应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以及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而出现的 ,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财富。我国的企业职工持股是在改革中产生的 ,应从具体的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 ,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相互持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公司相互持股所具有的正负效应犹如一柄"双刃剑",既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又可能导致经济停滞不前,因此应采取合理的制度设计完善相互持股状态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股份合作制理论与企业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企业改制形式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 ,但其特征、性质以及效率目前仍有歧义或许多不清晰的地方。股份合作制是一种以职工持股为主要特征的股份制 ,因此应按股份制的框架去规范其运行 ;把股份合作制视为合作制 ,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 ;股份合作制的性质之争 ,根源是劳动与资本的作用之争。股份合作制为我国企业改革的初始阶段提供了较可行的组织载体 ,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业绩的提高是战略管理的核心,非市场领域的战略研究是解释绩效差异性的重要方面.本研究设计试图从环境的复杂性和竞合性-动态环境的视角,探讨动态环境特征对于非市场资源与绩效的调节作用.在26家企业、政府及协会负责人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将非市场资源划分为组织非市场资源与高管非市场资源,并利用市场绩效和合法性来衡量企业绩效.试图通过扩充非市场资源与绩效内涵,并将动态环境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探讨不同的环境特征下,不同的非市场资源对于不同绩效的影响作用.文章初步假设企业非市场资源包含的组织非市场资源与高管非市场资源都会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在高竞合一复杂性高、低竞合一复杂性高的环境特征中,相较于组织非市场资源,高管非市场资源对企业绩效的正影响都更显著;在高竞合~复杂性低,低竞合一复杂性低的环境特征中,相较于高管非市场资源,组织非市场资源对于两种绩效的正影响都更显著.该研究从理论上可以验明动态环境对于非市场层面研究的意义,实践层面更能予企业以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方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华。始终重视解决方法问题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特点。方法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传统经济理论根本的局限性。文章从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体制)结构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相互联系的几个方法:在制度结构与其功能、目的关系中,强调前者从属并服务于后者,三个“有利于”是制度结构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在生产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强调二者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和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中,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交叉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产业或国家的层面分析国际贸易的条件和动因,在其分析框架中,国际直接投资是不可能发生的。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从竞争市场开始的,其分析的层面也仅局限于公司行为和工业组织理论。随着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体系的深化,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交叉与融合的趋势。7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大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部分研究内容的交叉;80年代中期以来则出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一体化的理论;进入90年代,人们更多地从国际微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微观层次的企业行为理论和工业组织理论日益与宏观层次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研究一直缺乏对其中蕴含的理论思想作深入地探讨。本文通过梳理社会资本理论所遵循的社会学传统 ,将“过程性”和“嵌入性”作为社会资本的两个本质特征 ,并在“社会结构的网络化性质”这一框架下对“过程性”和“嵌入性”特征加以整合 ,以此作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建构基础。这一分析框架突出了行动者权宜性行动策略对社会规范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意义 ,以及人际关系互动所体现的行动者能动性对社会结构网络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员工持股制度具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优点,因而在我国的国企股份制改造中应积极推行这一制度。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持股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强制性、平均化、福利化、短期行为化、无计划性、金融证券部门基本没有介入等,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进行再设计,主要是制订一个长期的员工持股计划、一套基本的法律制度,同时政府在信贷和税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