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自商鞅变法后的租赋徭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租秦征收租赋的标准是什么?杜佑、马端临皆言“舍地而税人”。有的同志认为秦“田租的征收办法,是以一户(五口之家)有田百亩的假设,而按人户征收的”。其实,秦的赋税制度是既“税人”而又未尝“舍地”。一部分按人户征收,若户赋之类。而田租刍稿则是按四亩征收的。这可从如下事实看出。第一、出土秦律《法律答问》指出:已经向农民收了租,不报,叫做“匿田”:“弗徭使,弗令出户赋”,叫做“匿  相似文献   

2.
根据走马楼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张家山汉简中的《田命籍》或许应定名为《田命令籍》。之所以被称为《田命籍》,很可能是《户律》的抄本漏抄了"令"字。《田命籍》是登记对某些特殊人群豁免田租的籍簿。综合文献记载,汉初被免征田租的,有卿以上高爵、中高级官吏、"乐人""邮人"和优秀工匠等。《田租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纳税民户耕种了多少舆田(垦田)和必须按舆田(垦田)缴纳多少田租,也具有分户统计耕种田亩总数和缴纳田租总数的作用。它的券书格式,就是北大秦简《算书》记载的舆田亩数、税田亩数、产量租率和应交多少田租的文书格式。之所以会出现误券和更改券书的现象,是因为算术知识的普遍缺失和县、乡有简、详两个券书版本。  相似文献   

3.
战国授田制有两个特征:一是授田对象为全体人民;二是土地授予后仍归国家所有,被授予者没有私有权。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之受田宅律文,其实施对象是汉初军队系统的复员人员,而非全国人民,"授田"授予前属于国有,但授予后即归被授者私有,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因此,汉初土地制度是私有制,汉代不存在战国授田制性质的土地制度。刍稿税与田税是不同的税种。秦朝刍稿税按顷计征,但田税按实有亩数征收。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大量材料证明,汉初田税是以亩为单位,按实有亩数计征的,所谓西汉田税以顷征收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正> 由魏晋迄唐代两税法的颁布、租和调一直是封建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两个主要项目。但各个阶段的租调制度,从剥削数量到剥削方式,又都不尽相同。宋、齐的田租征收多少,史书里没有记载。我们知道,东晋孝武帝在太元八年(383)对田租进行过一次调整:“又增税米,口五石”。“口五石”可理解为一丁纳米五石,半丁纳米二百五斗。在梁武帝进行赋税改革时,所规定的田租数量也是这些。这说明,东晋太元八年以后的田租数量和梁的田租数量是相同的。据此,我们有理由推测,介于东晋、萧梁之间的宋齐二代,它们的田租制度应与晋、梁相同。而梁的田租制度,不过是继承东晋、宋、齐的成规罢了。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的税、租、费错位,税租费体系不明晰;税种设置不合理,征税范围狭窄;税率设计欠科学,计税标准欠合理,从而限制了房地产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必须科学地确定房地产的税、租、费体系,合理地设置税种,规范房地产的税收体系;扩大征税范围,发挥房地产税的调控作用,科学地设置税率,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6.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云贵 《人文杂志》2003,(2):113-117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州牧的地方官化是东汉政权瓦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普遍采用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办法筹集社会保险金,我国也正在研究开征社会保险税。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在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在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社会保险金征收管理等方面做好具体准备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保证这项改革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 ,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州牧的地方官化是东汉政权瓦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保基金的筹资方式是决定制度能否执行的基础,费改税作为解决目前资金缺口的方法,争论一直持续。本文通过梳理费改税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费与税征缴主体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优势、税收征缴的优点与时机选择、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理论上支持社会保障税代替现行的社会保障费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秦代赋税结构及其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力图勾勒出 ,秦代首创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结构模式———赋税与徭役并行制 ,一般统称为赋役制度。探索秦一代的赋役制度 ,就其结构来说则以田租、口赋和徭役为三大支柱 ,辅以其他杂税和复除制度。农业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 ,秦代国家向土地占有者 (地主和自耕农 )征收的土地税 ,即为田租 ;口赋亦称口钱 ,即人头税 ,计口征税 ;徭役 ,则为无偿征取力役之课 ;其他杂税有工商、盐铁、关市类之课 ;最后是复除制度 ,由此构成了完整的秦代赋役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用税监督权与纳税人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睿  王太金 《理论界》2006,(3):99-101
用税监督权是纳税人实质权利的体现,更是公民宪法权利的表现。纳税人诉讼则是纳税人用税监督权的司法行使方式。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赋予纳税人用税监督权并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以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制度,并对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理论必然性和制度构建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为前提,描述和分析了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管和运行的实践,提出和阐述了“渐进费改税论”,并就“社会保险费如何向社会保险税过渡”和“何时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两个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主张征收社会保险税,并从税目设计、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率、征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社会保险税的制度设计和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有害税收竞争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二十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动全球最低税改革。全球最低税改革的核心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广泛、协调的最低税制度,旨在确保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就其在每个辖区经营产生的所得支付最低水平的税款。但在理论层面,全球最低税改革或将对税收主权造成过度限制,对税收竞争形成严格规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价值创造原则;在实践层面,全球最低税改革将对各国的税收立法、税收征管和税收争议解决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最低税改革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政府应当审慎推进全球最低税制度在中国的转化立法,积极参与构建全球最低税制度的税收征管和争议解决机制;中国跨国企业则应当灵活调整集团的投资布局,提前作好税收信息合规准备,合理运用各类排除、豁免规则。  相似文献   

15.
从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看,秦汉户税包括户赋与户刍,其特征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户赋的基本形态是货币,户刍的基本形态是刍草.秦户赋可以折纳为实物征收;汉初户赋每年每户征收十六钱.秦汉户刍每年每户征收一石,可以折纳为钱征收.在征收数量上,户税远轻于人头税.汉初户税的征收对象为卿以下等级,是几种主要赋役的征发对象中等级覆盖范围最大的税种.秦汉户税自秦孝公十四年开始征收,约于汉宣帝时废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经济生活中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税外收费越来越多 ,以费挤税问题日益严重。费改税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在正确划分费税界限的前提下 ,有些收费可以进行费改税 ;有些则仍须以费的形式存在 ;有些收费则应坚决予以取谛。与此同时还要搞好几项配套改革 ,以挖掉乱收费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7.
秦亡与汉初的黄老政治田静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宣告了统治者单纯依靠法治思想实行统治的彻底失败。继之而起的汉王朝,及时总结秦亡的原因,调整统治策略,确立以“黄老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实行约法省禁、休养生息的政治。这一做法,在汉...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新的国际税收争议,主要表现为数字税三种属性下主权国家之间及其内部关于数字税相关问题的博弈。数字税国际争议使得全球经济治理的治理赤字、发展赤字和信任赤字都有所扩大,全球经济治理的协调机制和合作秩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应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好WTO、G20等多边平台,主动与美国、日本、欧洲国家沟通数字税相关问题,在区域和全球多边等层面参与和推动数字税收规则谈判,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数字税相关政策试点。  相似文献   

19.
路文成  魏建  贺新宇 《江海学刊》2022,(1):91-97+255
OECD提出的“数字服务税”因缺乏充分的经济学理论支撑造成了数据红利分配不均、数据流通壁垒等问题。数据要素确权是强化数据保护和设立“数据税”的前提,据此赋予消费者和政府部分数据要素的所有权符合公平性原则,消费者和政府应是数据要素所有者群体中的一员。“数据税”是实现消费者和政府出让数据使用权而应得的“数据租”,以“资源税”定性“数据税”也准确彰显了数据的生产要素属性。在税收制度设计中,以数据要素为征税对象可以实现数据要素的全产业链监管,以数据要素规模为税基的从量税设计可以解决数字服务税的税收转嫁、双重征税等缺陷。  相似文献   

20.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保护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比三种对水资源保护制度,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分析我国国情,认为水资源保护税最适合我国目前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