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6):106-111
法治认同实质是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当代公民法治认同的现实基础在于认同是一种利益期待,法治为公民提供一种正当、现实的利益保护。法治树立权威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民众对法治的内心响应与理性权衡,法治凭依政治属性和政治向心力能最大化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树立权威。法治政府权威提升既需要一种内在的情感认同、价值引领,更需要一种外在的实践规范、制度保障;先立法、后行为成为一种法治常态与法治认同,为提升法治政府权威打造了畅通的制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法治、宪治、人民主权及当代中国应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具有丰富的内涵 ,法治是法律之治 ,而不是用法来治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依宪治国 ,法治即宪治 ;宪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就是坚持人民主权原则。依法治国最终必统一于人民主权这一宪法原则之中。当代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在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上大力培植。  相似文献   

3.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命题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置于同一体系之中。一体建设可以从逻辑前提、运行机理和路径选择三方面展开,一体建设的逻辑前提是在同一体系下厘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内涵,一体建设的运行机理需要探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者的逻辑关联和重心定位,一体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充满辩证思维的理论体系,诸多论述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范例。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论,立基于政治与法治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三者在逻辑上的不可分割性、在功能上的有机协同性、在结构上的复杂统一性;“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论,立基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深刻揭示了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矛盾,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主要方面;“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论,立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逻辑,深刻揭示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理论逻辑、“法律之中有道德、道德之中有法律”的规范逻辑、“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的实践逻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论,立基于政治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关系,抓住了“统筹兼顾”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总方法,深刻展示了两点论、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切社会问题,根本都是人的问题,都应该以人为主体,反映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或称为人民的主体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属性之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就是“人民至上”的文化。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行为主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人民的行为文化,具有代表人民的行为主体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6.
从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精义及实质内容上看,民主与法治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民主是法治产生的内在根据和真正实现的基础保证,法治是民主落实的唯一途径、根本保障和基本标志。民主与法治关系的科学揭示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自觉性,并且正确地把握实施这一方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导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它的底色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中国国情的人民性以及习近平实践经历的人民性。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评判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的内涵所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要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廉洁和清醒;要推进良法善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要加强队伍建设,牢记为民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李春明 《东岳论丛》2007,28(6):139-146
传统中国的"法治"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权大于法"、"以法治民"等人治性内容,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然而,传统中国的"法治"文化中含有一些精华性因素,又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做好全社会的现代法治启蒙工作,克服传统"法治"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吸取和利用传统"法治"观念中某些体现法治精神和原则的有用资源,促进当代中国公众法律认同建设。  相似文献   

9.
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从来而且永远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单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只有得到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认同,具备一定法治意识的人们能够自愿接受才能够推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与正常运行。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建立与维系的过程中,法治意识的培养与认同固然重要,但是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维系的基础仍然是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并延续下来的基本道德。  相似文献   

10.
米良 《学术探索》2023,(9):25-31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体系,包括国内法治及涉外法治两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国内法治的思想具有基础性价值,而涉外法治的思想则涉及到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同等重要。在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的当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主张。这些主张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为国际法的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张松 《学术探索》2023,(1):65-72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法治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确保人的法律安全、实现人的法治获得、提升人的法治幸福的新要求。当前,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推进的战略部署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文明理念、全面提升法律制度的供给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理的能力建设,实现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致力于构建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法治文明。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既吸纳了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又超越了既往法治文明形态。从根本属性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践行民主、反映民意、保障民权、改善民生、赢得民心贯穿于法治运行全过程,充分彰显中华法治文明的人民性。从体制构架看,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党的领导优势,确立起既有集中统一又有分工负责、既有协作又有制约、既有公正又有效率的新法治体制。从价值理念看,坚持高位阶价值观,容纳更为多元的价值目标,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建立起更高境界的法律价值体系。从创新动能看,坚持科技引领,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把科技伟力转化为法治伟力,开辟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法治图景。从规模效能看,坚持“大法治观”,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的新型法治样态,展现出中华法治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  相似文献   

13.
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法治意识作为法治国家的内在灵魂与精神支撑,不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一国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全面认识法治与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治应当创新,也完全可以创新,一国法治如此,地方法治更是如此。但是法治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需要法律的保护、鼓励,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法治。创新的法治需要确立对创新的尊重精神和宽容精神,并将制度创新的成果予以法律化,需要赋予人民群众更多的创新自由空间。创新的法治需要对科技创新加以保护与鼓励,以保障地方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因素。但是,创新与法治之间又存在一些内在的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并予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段凡 《学术界》2022,(7):74-83
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法治基本观念,是对为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法治的认知确立和价值判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价值坐标和价值指引。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领导进行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形成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发展着中国共产党法治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本质要求,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不断实现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历史经验和法治实践规律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法治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结合和彰显。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目标,人权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人权法治建设应以中国核心价值导引和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其基本原则是核心利益法定化、人民主体程序化、法律地位平等化、人权国情现实化,并应从人权立法的领导权、主导权、评判权和民主权四大方面优化人权立法体制,重点强化经济权、政治权、社会权、文化权和生态权益的法治建构。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践行现代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成,人民法治信仰的形成是前提、关键和根本。法治信仰既强调的是共同体对法治的认同、依赖、信奉和遵循,也强调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的实践中践行法治原则,将法治内化为人们心中真诚的信仰。法治信仰社会化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追求的社会化目标之一,法治信仰社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实现和完成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难性两大特征:其长期性体现在根除人治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艰难性体现在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紧迫性和根除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等三个方面。因此,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过程需要法治的政治决策机制、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以及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协同发挥作用,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法治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基础上提炼而成,凝结了国家、社会、个人对法治在意识形态、治国方略、社会文化方面达成的价值共识。在新时代坐标中,法治价值观秉承"问题意识"、立足法治建设,以贯彻实践性来实现法治的价值承诺;强化意识形态、深化治理方式,以贯彻创新性来实现法治的价值承诺;坚持人民主体、贴近群众生活,以贯彻人民性来实现法治的价值承诺。只有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中,才能更好地把握法治价值观生成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使法治价值观按照规律产生并归于实践检验的结论中。  相似文献   

19.
尹禹文 《理论界》2022,(5):65-7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历了三次法治目标的飞跃。“法律信仰—法治信仰—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演进理路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过程中从现代国家建构到普遍法治建设再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进程中国家经验积累和政治认同的结果。法律信仰体现了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规范的核心地位,法治信仰从价值维度、目标维度和实践维度三方面对法律信仰实现了超越,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文化传统和文化自觉的历史逻辑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未来期待。  相似文献   

20.
论法治精神的逻辑内涵和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而言,法治精神仅指追求法治的价值取向,以及实现法治或良法善治的理想、信仰和思想原则.法治精神可以分为字面意思的法治精神和除此之外的人们赋予其上的法治精神,此外再没有其它法治精神,逻辑起点可以由此开始.这两类法治精神又可以称为顾名思义的最基本的法治精神和追求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最基本的法治精神包含法律至上精神和人民意志至上精神.追求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包括民主自由和尊重保障人权精神、公平正义精神、公正司法精神、监督制约公权力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还包括科学、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